(共41张PPT)
茅以升
(说明文)
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已经全部竣工,东接香港,西接珠海、澳门,全程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中国交通史上技术最复杂,建设要求及标准最高的工程之一,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其中珠澳口岸至香港口岸41.6千米,跨海路段全长35.578千米;三地共建主体工程29.6千米,包括6.7千米海底隧道和22.9千米桥梁;桥墩224座,桥塔7座;桥梁宽度33.1米,沉管隧道长度5664米、宽度28.5米、净高5.1米;桥面最大纵坡3%,桥面横坡2.5%内、隧道路面横坡1.5%内;桥面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全线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桥面总铺装面积70万平方米;通航桥隧满足近期10万吨、远期30万吨油轮通行;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20年,可抵御8级地震、16级台风、30万吨撞击以及珠江口300年一遇的洪潮。
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江苏镇江人,被誉为“中国桥梁之父”,三十年代即主持建造了钱塘江大桥,解放后培养了大批桥梁专家,著名的南京长江大桥就是由他的学生担任总工程师的。
茅以升
钱塘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
初读课文
理解本文的说明对象及说明对象的特征
中国石拱桥
历史悠久
分布广泛
形式多样
成就突出
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
赵州桥 卢沟桥
文章如何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历史和修建年月
赵
州
桥
全桥只有一个拱,长37.4米,桥洞像一张弓。大拱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大拱有28道拱圈组成。全桥结构匀称。
横跨在洨河上
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有1300多年
位于永定河上
由11个半圆形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桥面为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是一座联拱石桥。
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至今已有近800年历史。
结构特点
桥名
位置
卢
沟
桥
赵州桥与卢沟桥
一、只有一个大拱(最长、无坡)
二、拱肩上各有两个小拱(省料、防洪、美观)
三、28道拱圈拼成大拱(独立承重)
四、结构匀称,和谐美观(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独拱石桥
赵州桥的特点:
赵州桥的总特点: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 ,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大拱的 两个小拱
大拱的 两个
小拱
大拱的 两个小拱
上面有
两头各有
两肩上各有
37.40米
50.82米
弓型大拱
小拱
列数字
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拱圈有28道,各自独立承重。
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 合和谐,石栏石板古朴美观。
1.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很坚固。
2.桥面用石板铺砌,平坦。
3.石柱上雕刻有狮子,美观。
联拱石桥
卢沟桥的特点:
惟妙惟肖
卢沟桥上的狮子千态万状
胜景:
卢沟晓月
卢沟晓月卢沟桥拂晓晨景,斜月低垂,晨霭苍茫,西山诸峰,笼罩轻烟,古桑干河,晓雾蒙蒙,如同一幅月色迷离的画境,故称"卢沟晓月",卢沟桥的东头是宛平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即发生于此。
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说明的例子?
有中国石拱桥的典型特点,具有代表性、典型性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历史悠久
中国石拱桥
赵州桥
卢沟桥
“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雕刻的狮子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桥拱的四个特点
以前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
建于605年,历时1300多年
修建于1189到1192年间
讨论:中国的石拱桥很多,都有相同的特点,作者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说明的例子?
因为赵州桥和卢沟桥历史悠久、气魄宏伟、驰名中外,有着中国石拱桥的典型特点,很有代表性。
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使读者对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认识更具体、更明确、更深刻。
中国石拱桥
石拱桥的特点:
历史悠久、分布广泛、
形式多样、成就突出
历史悠久、形式多样、结构坚固
中国石拱桥
赵州桥
卢沟桥
取得成就的原因
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
石料便于就地取材
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及石拱桥的发展
请说说下列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1全长50.82米桥长265米 由16米到21、6米
2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象虹。
3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惟妙惟肖。
4唐朝的张嘉贞说:“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马可·波罗说:“独一无二。”
5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凶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
毁,但是这座桥从未出过事。
6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就叫联拱石桥。
列数字
打比方
摹状貌
引用
作比较
作诠释
说明方法
举例子
格式:
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清楚地说明了(被说明对象)的( )特点。
例如:(我国的石拱桥)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
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多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么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
作用:
通过举例子,具体而清楚地说明了我国石拱桥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创造。
打比方
例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对象)的(××特点)或(某方面特点)。
作用:
将石拱桥的桥洞比作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石拱桥桥洞的形状,突出了它形式优美的特点。
列数字
例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具体准确地说明该(对象)的(××特点)。
作用:
通过列举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赵州桥非常雄伟”的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文准确、严密的特点。
例如: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 和 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作用:
通过比较,把以前河堤常被冲毁和现在极少出事进行
比较,突出了卢沟桥结构坚固的特点,给读者留下具体清
晰的印象。
作比较
摹状貌
例如: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
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
万状,惟妙惟肖。
描绘事物的具体形象,增强说明对象的形象性、生动性
作用:
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 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卢沟桥柱头上不同姿态的狮子,突出了卢沟桥形式优美。
例如: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引用
作用:运用引用的说明方法,更具体地说明赵州桥构造的奇特,更让人信服。
“下定义”是用简洁而明确的语言,指出被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常用判断句式表述概念。以下属于“下定义”的句子是( )
A.“旅人桥”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
B.“赵州桥”是造成后一直使用至今的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
C.“卢沟桥”是通过每两个石拱之间的石砌桥墩,把11个半圆形的石拱联成一体的联拱石桥。
D.“长虹大桥”是当时最长的独拱石桥。
E.“双曲拱桥”是当时世界上所仅有的钢筋混凝土拱桥。
答案解析:C项指出了“卢沟桥”的特征和所属概念。其他各项只是普通的判断句,没指出事物的特征。
下定义和作诠释区别
下定义,就是用简洁而明确的语言,指出被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把容易与之混淆的对象区别开来的一种说明方法。
作诠释,则是对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和特点进行适当解说的一种说明方法。
从形式上看,下定义在说明事物本质特征时,常用判断句式表述概念,而作诠释可用多种句式来表述。
从特点上看,下定义要准确简明,概括性较强;作诠释则具体而通俗,有时带有一定的描述性。因此,从科学性的角度看,作诠释的语言比不上下定义。
从内容上看,下定义着眼于事物的本质属性,作诠释注重于外观的表象、性质和特点。
从严密程度来看,下定义要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说明的内涵和外延与事物相等,说明的对象与说明的内容可交换位置,意义不变;而作诠释对说明的对象解说往往侧重于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或者解说它的构造、成因、功用等非本质的因素,因而说明的内容不能与被说明的对象变换位置。二者的区别可用图示表示。
下定义:甲是乙=乙是甲 √ 作诠释:甲是乙=乙是甲 ×
准确说明事物,用语很讲究分寸。想一想,如果把下列句子中倾斜的词语去掉,意思会怎么样?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3.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4.(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1.“比较早”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
2.“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
3.“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很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4. “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八、说明文语言
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点:准确性和生动性
准确性一般体现在修饰、限制语上,主要有以下类型:
(1)表约数:约、大约、近(30米)、(30米)上下、左右
(2)表确数:30倍、1/5、30%、一千三百多年
(3)表程度:最(多)、至多(少)、几乎、全部、常常、往往
(4)表时间:当时、刚才、刚刚、有时候
(5)表范围:大多数、大部分、遍及、一般
八、说明文语言
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点:准确性和生动性
生动性——往往体现在文章中使用打比方、引用、
摹状貌等说明方法上。
说明文语言常见题型
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表述格式:
加点词表示(限制、约数、确数、程度、范围……),是 的意思,在句中表示 (结合具体分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分析: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比较”表示程度,说明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不是最早也不是很迟,准确地说明了石拱桥出现的时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表述格式:
不能替换。因为“xx”表 (限制、范围、程度……),意思是 (或:带词解释句子)。用来替换的词“xx”意思是 ,若替换,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 ,与事实不符。原词“xx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语言常见题型
加点词语能否去掉?
表述格式:
不能去掉。因为“xx ”表 (限制、范围、程度……),意思是 (或:带词解释句子)。若删去,句子意思变成了 ,这与事实不符(或“表达不准确”、或“太绝对了”)。“xx ”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语言常见题型
准确、简洁、周密
数字(概数、确数)
限制词语、关联词
一般 特殊
举例子 列数字 摹状貌
作比较 打比方
整体 局部
时间先后、由主到次
小 结
语言特色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小结
文章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的特征,以及解放后的新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文章语言准确而简洁,平实而周密,很好地说明了对象。
1.《中国桥梁史料》选段集中介绍卢沟桥本身的情况,分桥拱、桥墩、桥面、桥栏等几个部位,列举大量数据与事实,一一介绍。
课文侧重点介绍卢沟桥的结构特点、桥栏上的石狮子,也介绍卢沟桥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意义。
因为《中国桥梁史料》是一部桥梁学的专业著作,所以主要从学科专业的角度,介绍卢沟桥作为一座重要建筑物的技术细节;
课文是一篇科普文章,要让普通读者在有限篇幅内比较全面地了解卢沟桥,自然不能过多聚焦技术细节,但又要让读者对卢沟桥的建筑特点有所了解,所以选择结构特点和最著名的石狮子作为说明重点。
《夜宿卢沟观晓月》主要写的是什么?
它与课文对卢沟桥的介绍相比,写法有什么不同?
《夜宿卢沟观晓月》是记叙文,课文是说明文。
《夜宿卢沟观晓月》写的是观赏“卢沟晓月”的情景。
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和描写。
作者描写的重点是月光和桥下的流水,最后才烘云托月般落到卢沟桥本身上,有了前面的渲染,卢沟桥给读者留下美丽动人的印象。
课文则是用平实的方法、准确的语言来说明卢沟桥的特点。
一、“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中的“几乎”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能去掉,因为“几乎”是表示程度的,表示“差不多、基本上”的意思,但不是“完全、全部”,如果去掉,就成了“路面平坦,与河面平行”,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不能去掉,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二、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1、《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2、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3、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