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身边的结构 说课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1身边的结构 说课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18 11:1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身体的结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身体的结构》是科教版四年级上册《我们的身体》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是整个单元的总起,能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人体的结构,是后续学习的主要线索,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的培养: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知道人的身体可以分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培养学生的初步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的探讨: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闻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同时让学生感受残疾人的艰难与顽强的拼博精神,让他们关爱残疾人,学习和尊重残疾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人的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
教学难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选择有效的观察方法。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经过蜗牛、蚂蚁等动物的观察记录学习,有一定的方法基础和知识基础。有学习热情,但科学思维方式和记录方式还不成熟。
三、教法、学法
教法 :本课我以“活动”贯穿教学始终,充分体现启发性原则和主导性原则。根据“主导和主体”、“学习与探究”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以下教法:①激趣法。②直观演示法。③引导法。
学法: 根据我班实际情况,本课体现了“以活动探究为中心”的学习理念,学生采用“观察—体验—得出结论”的学习方法,使学习内容具体化、活动化。
教学准备:
气泡图、听诊器
五.教学程序设计
本课主要由两个活动组成:一是观察我们的身体,二是了解身体怎样工作。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把重点放在“观察我们的身体”这部分,并设计通过儿童喜爱的做游戏等活动,让他们形象地认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点以及各部分的科学名称。希望通过亲历活动,引发孩子们对认识自己身体的兴趣,并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培养学生充分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习惯和能力。在探究新知前安排了几个活动,目的是先让学生体验观察的方法,为观察人体的内部做好铺垫,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情绪盎然地进入课堂的研究情境,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我在教学“观察我们的身体”这部分内容时又设计了从身体的外形结构和身体的内部组成两大块来进行探讨。在探究人体外形结构时让学生观察、比较、讨论、交流同伴的异同点,从不一样到一样,由易到难,渗透辩证认识,另外我借助课件等活动,使学生自己了解了我们的身体从外形上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以及身体器官左右对称的优越性。当然从人体外形来看,结构上还有不少的特点,但对小学生来说观察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就把重点放在身体的左右对称这个特点上,从教学情况来看,选择这个观察点,不仅符合学生水平,而且选择的体验活动方便易行,人人都能参与,学生很有兴趣,也使课堂气氛很活跃,体现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思想。在研究身体内部组成的过程中,在课中让学生用触摸、手捏、用耳朵听等科学的方法自己去探讨人体内部有什么,这样突破难点,给学生一个舞台自主去学习,目的是让学生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情境提出问题,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概念了解身体的基本结构,教师定时引导学生掌握关于身体的科学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总之,在教学的组织方面我力求提倡以探究为核心组织科学课程的教学,以学生先前经验为起点,从他们熟悉的具体事物中展开学习内容,帮助他们逐步发展认识较为抽象的概念和理性规律的能力,遵循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充分促进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