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1-18 08:4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行星地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8小题)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两题。
1.下图中序号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据《每日邮报》2012年1月3日报道,墨西哥发现2012玛雅预言的“终结者”或是一颗小行星。结合“太阳系成员示意图”,完成以下两题。

2.这颗小行星将有可能来自(  )
A. ①和②之间
B. ②和③之间
C. ③和④之间
D. ④和⑤之间
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回答下面两题。
3.太阳辐射为地表直接提供(  )
A. 光能
B. 水能
C. 风能
D. 地热能
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165°E晨昏线上空时,当地地方时为8日19时。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4.6小时后该飞机到达西六区的芝加哥,到达时芝加哥的区时是(  )
A. 8日14时
B. 9日2时
C. 9日20时
D. 8日8时
 下图是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公布18802009年全球平均气温变化(以1~100年的多年平均气温为参照的变化值)。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5.图示气温变化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
A. 南海出现东海的鱼种
B. 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C. 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D. 全球平均海平面下降
下图所示为“某地朝南窗户二分二至日正午阳光入射图”。据图完成以下两题。

6.当阳光如②所示射入窗户时,若此时北京时间为10时,则该地的经度是(  )
A. 150°E
B. 160°E
C. 105°E
D. 90°E
下图屋顶的黑色“硅板”,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回答以下两题。

7.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 生物出现
B. 水体的运动
C. 风的形成
D. 火山的喷发
8.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当太阳光线从⑤处直射地球时,北半球节气为(  )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下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9.“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  )
A. 太阳
B. 地球
C. 行星
D. 恒星
2013年6月,一颗小行星与另一颗直径约600m的小天体“结伴”从地球身边“擦肩而过”,之后向小行星带飞去。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10.小行星带的位置位于(  )
A. 地球轨道和火星轨道之间
B. 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C. 木星轨道和土星轨道之间
D. 金星轨道和地球轨道之间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据此回答下列两题。
11.太阳的能量来源于(  )
A. 黑子和耀斑的强烈活动
B. 强烈的太阳风
C. 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
D. 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局部图”,回答以下两题。

12.下列四个城市中,太阳年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城市是(  )
A. 兰州
B. 海口
C. 上海
D. 昆明
13.以下关于四季和五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天文上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B. 北温带许多国家在气候统计上将2、3、4月划为春季
C. 天文上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划分五带
D. 苏州(北纬31°19′,东经120°37′)为北温带,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
女足世界杯于2015年6月7日至7月6日在加拿大举行,北京时间6月7日07:30中国队在渥太华市(45°25′N,75°43′W)的弗兰克·克莱尔体育场开始了与美国的四分之一决赛。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示意图”,根据材料回答以下三题。

14.比赛期间,合肥市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A. 昼短夜长
B. 昼长夜短
C. 昼夜等长
D. 无法确定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太阳活动预报中心:2015年10月12日至10月18日,国家天文台在日面上观测到7个活动区,共发生过4次M级耀斑,最大的一次为M1.5级耀斑。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5.本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到达地球后,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威胁“天宫一号”在太空中的运行安全 ④我国南极长城站会出现极昼现象
A. ③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
据图回答以下两题。

16.B处此时的时刻是(  )
A. 12:00
B. 6:00
C. 18:00
D. 0:00
美国国家科学院称2012年地球将遭遇强太阳风暴袭击,地球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将难逃其灾难性的影响。现在来看,2012年太阳活动波澜不惊,灾难“预言”不攻自破。结合下图,回答以下两题。

17.关于图中太阳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色球层
B. ②―光球层
C. ③―日冕层
D. ①―日冕层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的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以下三题。

18.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9.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表示的天体名称是________,D表示的天体名称是________。
(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具有__________性、________性、________性。
(3)图中E字母所表示的行星,从结构特征来看属于________行星。
(4)图中虚线是________的运行轨道,该天体上一次回归地球是在1986年,它的周期是76年,则它下一次回归将在________年。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读“6月22日太阳照射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南北半球看,此图所示的是________半球;图中E点的纬度是________。
(2)图中表示________线,图中所示地区是________季。
(3)此刻,图中A,B,C,D四处的地方时是:A________时,B________时,C________时,D________时。
(4)从D点处向E点方向吹出的风,偏向后变成________风。
21.下图是“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行星名称。
A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在图中绘出土星的公转方向。
(3)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_星和________星轨道之间。与E行星结构相似的行星是________星。(填文字)
(4)试分析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理环境的特点与生命物质存在条件的关系,并用直线相连。
①地球磁场       a.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
②地球的质量与体积   b.削弱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强度
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c.水处于液体状态
④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  d.减少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
22.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北半球节气是________,南极圈内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
(2)此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上,并开始向________移动。
(3)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B点昼长是________小时,________时日落。
(4)此时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________值,过三个月后昼夜长短情况为________。
(5)此时(双选)(  )
A.太阳入射光线与地轴垂直
B.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C.晨昏线与地轴重合
D.太阳直射点上入射光线的延长线过地心且与赤道平面有23°26′的夹角
23.读“日照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图中EF线的名称叫________。(晨线、昏线)
(2)这一天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___,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___。
(3)A点的时刻为________,B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_______小时。
(4)在A、C、D三点中,与B点时刻相同的点是________点。此刻,与B点太阳高度角相同的点是________点。
(5)此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将向________方向移动,湖北武汉市的昼长逐渐________(变长、变短),正午太阳高度逐渐________(变大、变小)。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黄赤交角是赤道平面和地球绕日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即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夹角。
2.【答案】B
【解析】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3.【答案】A
【解析】太阳辐射可以为地表提供光能,A对。水能是水的重力能的转化来的,B错。风能是太阳辐射在地表差异分布导致大气运动形成的,不是直接由太阳辐射提供的,C错。地热能是地球内能的释放,D错。故选A。
4.【答案】D
【解析】芝加哥与该地的区时差为17小时,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可求出到达时芝加哥的区时是8日8时。
5.【答案】C
【解析】全球变暖导致气温升高,与东海海域可能会出现南海的鱼种没有直接的关联;气温升高可能会导致天山博格达峰的雪线升高,而不是下降;气温升高会使植物的生长期提前;气温升高,会导致冰川融化,会使得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而不是下降。
6.【答案】A
【解析】该地正午12时(地方时)时,北京时间为10时,则该地的经度为150°E。
7.【答案】D
【解析】太阳辐射为地球上的大气、水、生物等的活动和变化提供了动力;煤、石油、天然气实际上是地质史上生物遗体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演化而来的,而生物则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能;而火山活动的动力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故选D。
8.【答案】D
【解析】黄赤交角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即图中的①。地轴是倾斜的,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太阳从⑤处直射地球时,恰好直射南回归线,此时恰为北半球的冬至。
9.【答案】D
【解析】“蓝月亮”本身不发光,其光照应来自能发光的恒星。因为“蓝月亮”是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的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因而其光照不可能来自太阳。
10.【答案】B
【解析】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11.【答案】C
【解析】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12.【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知,四个城市的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30<兰州<140,120<海口<130,110<上海<120,昆明=140,故选D。
13.【答案】B
【解析】北温带国家在气候统计上,把3、4、5月划为春季,B错误。
14.【答案】B
【解析】女足世界杯比赛期间正值北半球夏至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半球,先向北再向南运动。根据昼长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关系,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北半球是夏半年,昼长夜短。由此判断合肥市昼长夜短,B对。
15.【答案】D
【解析】太阳活动产生的影响:使地球的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威胁“天宫一号”在太空中的运行安全,D正确;只有两极地区才会出现极光;我国长城站没有位于南极圈以南,不会出现极昼现象,而且极昼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
16.【答案】A
【解析】根据地球运动方向知,图示从北极上空俯视,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为北半球冬至日,B点位于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地方时为12时。
17.【答案】C
【解析】图中①为光球层、②为色球层、③为日冕层。
18.【答案】D
【解析】12月22日(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即昼长超过12小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均小于12小时。
19.【答案】(1)小行星(带) 天王星
(2)同向 共面 近圆
(3)类地
(4)哈雷彗星 2062年
(5)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轨道安全,互不干扰)
【解析】(1)太阳系中绕太阳公转的八大行星由近及远的顺序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图中C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是小行星带,D为天王星。(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是:同向性(几乎都是自西向东绕日公转)、共面性(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几乎都在同一个平面上)、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都近似正圆)。(3)从图中可知E为火星,火星的距日距离、体积和质量等方面都跟地球相似,故为类地行星。(4)可从图中看出该天体在运行至太阳附近时形成彗尾,故图中虚线是彗星的运行轨道,由于周期为76年,可知下一次回归年为:1986+76=2062年。(5)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宇宙环境条件包括: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轨道安全,为地球提供了安全的宇宙环境。
20.【答案】(1)北 66°34′N
(2)晨昏 夏
(3)6 12 18 24(0)
(4)西南
【解析】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观察时,地球自转方向表现为逆时针的运动方向,在南极上空观察时,地球自转方向表现为顺时针的运动方向。6月22日为北半球的夏季。观察图形即可判断此半球为北半球。区分了昼半球与夜半球,因此是晨昏线。由图可知,此时为6月22日,晨昏线应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而E点正好位于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圈上,因此,E点的纬度应为66°34′N。根据图中太阳光线直射B所在的经线,因此,B点所在经线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时;D点所在经线为夜半球中央经线,为24(0)时;A点所在经线为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6时;B点所在经线为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时;从D点吹向E点的风是南风,在北半球做水平运动的物体要向右偏转,因此,偏向后应为西南风。
21.【答案】(1)水星 地球 天王星
(2)略(沿E所在公转轨道画逆时针方向箭头)
(3)火 木 木
(4)

【解析】(1)读图,根据太阳系结构判断,A是水星,C是地球,D是天王星。(2)土星的公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沿公转轨道画逆时针方向箭头即可。(3)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图中E星是土星,与E行星结构相似的行星是木星。(4)地球磁场的存在,可以减少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能够吸引住一定的大气,使得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平均温度处在15 ℃左右,水处于液体状态。地球大气中的臭氧层,能够削弱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强度,使生物受紫外线的伤害减少。
22.【答案】(1)冬至 极昼
(2)23°26′S(南回归线) 北
(3)66°34′ 8 16
(4)小 昼夜等长
(5)BD
【解析】本题考查对地球光照图的掌握。由图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节气为冬至。以此为切入点,运用地球运动的有关规律即可解答相关问题。
23.【答案】(1)冬至日 昏线
(2)C B
(3)12点 2点 8
(4)D C
(5)北 变长 变大
【解析】(1)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表示的节气为北半球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图中EF线上的点正由白昼进入黑夜,故其为昏线。(2)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距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C点距离直射点A点的纬度最远,C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所以B点白昼时间最长。(3)A点为太阳直射点,直射点的地方时为12:00;D点位于赤道,赤道永远昼夜等长,所以D点白昼时间为12小时,日落时间为18:00,此时D点地方时为22时,由于B、D在同一条经线上,因此B日落为22时,则B点的日出时间为2时;C点白昼时间根据C点所在纬线的昼弧长度计算,C点所在纬线的昼弧长度为120°,所以白昼时间为8小时。(4)在A、C、D三点中,与B点时刻相同的点是D点,因为B、D在同一条经线上;此刻,与B点太阳高度角相同的点是C点,因为B、C在晨昏线上,晨昏线上的点太阳高度角为0度。(5)此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动,湖北武汉市的昼长逐渐长,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