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蝉》课件(共3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 《蝉》课件(共33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18 15:2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中物理
第五单元 第20课
部编版 语文(初中八上)



导航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
=


1
学习目标
1、了解蝉的特点,把握蝉的习性;
2、学习本文的写法,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性兼顾的特点;
3、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他自幼爱好自然,经常观察昆虫和贝类的生活情况。晚年详细观察栖息于未垦地中的各种昆虫和蜘蛛,用了三十年时间将研究所得,陆续写成《昆虫记》十卷。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昆虫记》虽然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其内容及风格都比较和善,甚至妙趣横生,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敬重与热爱。鲁迅先生称之为写“昆虫的生活”和“昆虫的故事”的楷模。
作者介绍
读读写写
轧 鳍 暴晒
隧道 恶劣 倒悬
折皱 纤维 防御
顾忌 联结 跳蚤
车辙 黏土 寻觅
喧嚣 欢愉 懒洋洋
不怀好意 无动于衷
zhá yà

bào shài
suì dào
è liè
dào xuán
zhé zhòu
xiān wéi
fánɡ yù
ɡù jì
lián jié
tiào zɑo
chē zhé
nián tǔ
xún mì
xuān xiāo
huān yú
lǎn yánɡ yánɡ
bù huái hǎo yì
wú dònɡ yú zhōnɡ


解释词语
罅xià隙:
毫无顾忌:
一无所知:
匹敌:
喧嚣:
腾跃:
开合自如:
倒霉:
无动于衷:
缝隙。
指做事没有什么顾虑。
什么都不知道。
对等;相当。
声音杂乱,不清静。嚣,吵闹、喧哗。
奔腾跳跃。
分开收拢不受阻碍。
遇事不利;遭遇不好。
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
指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

2
课堂活动
活动一: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1.你了解蝉吗?说一说你所了解的蝉是怎样的昆虫?
百度百科:蝉:蝉科昆虫的代表种类。雄的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雌的不发声,但在腹部有听器。幼虫生活在土里,吸食植物的根,存活5-12年左右才能破土而出,成虫吃植物的汁。蝉属不完全变态类,由卵至若虫,经数次蜕皮,不经过蛹而变为成虫。近年来许多地方以金蝉为美食,大量捕杀蝉的幼虫。许多地方已经渐渐听不到蝉鸣了。
本文的说明中心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2.这是一篇非常生动的、充满趣味的说明文,与百度上的说明文字相比,或与前两篇说明文相比,你觉得有什么不同?
前者语言平实,常常是直截了当地说明事物;本文语言生动,是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文。科学小品文语言生动活泼,同时具备准确严密的特点。
3.文章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蝉的一生的?明确文章特殊的写作顺序,思考:如果照由“卵-幼虫-成虫”这样的生长顺序重新进行调换可以吗?说说文章这样安排写作顺序的好处。
蝉的地穴
蝉的卵

幼虫

成虫



1.两部分分别介绍了哪些具体内容?
梳理各部分内容,理清层次结构及说明顺序。
活动二:内容探究




蝉的地穴
蝉的卵
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第一层(第1段)
第二层(第2—7段)
第三层(第8—11段)
第一层(第12—13段)
第二层(第14—17段)
第三层(第18—20段)
第四层(第21—23段)
第五层(第24段)
第六层(第25—26段)
本文以作者对蝉一生的观察进程为线索,以幼蝉夏至出洞开头,又以幼蝉天冷入洞结尾,首尾衔接,将蝉一生的生长过程连接得十分完整,文章也因此而显得条理清楚,结构严谨。


2.请细读2-7段,说说这部分说明的内容,使用的方法,以及语言上的特色。
以上介绍,既有经过长期细心观察得来的准确数据,又有生动的介绍。体现着科学小品文语言双重特点。
齐读最后一段,体会蝉这个小生命之不易以及作者深厚的喜爱之情。
活动三
第二课时
金蝉脱壳
金蝉:金黄色的知了;壳:坚硬的外皮。 蝉越过漫长的冬伏期后,从地底下爬出来,通体土黄透亮,雅称“金蝉”。金蝉爬上树干或树枝,静静地歇着,开始蜕变。金壳背部裂开一条缝,新生蝉从缝里爬出,蝉翼丰满后飞走;金壳依然在枝头摇曳,不站近看,不知道新蝉已经飞走,这就是金蝉脱壳。
金蝉脱壳,用来指人,是一个比喻,指在危急关头,设法从某种境地脱身,脱身时,留下种种伪装,制造没走的假象,其实,人早已走了,因为有伪装和假象,他人还以为没有走。这实际是一种分身计,一种逃遁计。
学习目标
1、了解蝉的特点,把握蝉的习性;
2、学习本文的写法,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性兼顾的特点;
3、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1
课堂活动
阅读8-10段,说说本文是如何写蝉出洞及
蜕皮的过程的,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性。
写蝉出洞及蜕皮的过程,十分细致。尤其是第10段写蝉最后从壳中脱出,先以拟人手法说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然后用一连串的动词,如“腾跃”“翻转”“倒悬”“伸直”“张开”“钩住”等,把蝉从壳中脱出的艰难过程具体地写了出来,生动而准确。
活动二:品析第二部分
1.选文第二部分以“蝉的卵”为标题,仅仅是为了介绍蝉的卵的情况吗?
2.阅读第二部分,结合具体语句,体会本文语言的文学性。
??幼虫钻土(第23、24自然段):四处寻找软土,挥着“锄头”向下挖掘,将土抛出地面,挖开土穴,钻进去, 隐藏自己。? ?



一是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如写蝉产卵,写出了以为“可怜的母亲”生儿育女所付出的艰辛,也写出了蚋残害生灵的可恨。写由卵发育成蝉,表现出了蝉所经历的四年漫长历程的艰苦。这就使文章具有了较强的感染力,能使读者为这个小生物的成长慨叹,从而对作者的“幸福是如此的来之不易又如此的转瞬即逝”的议论和抒情产生共鸣。
二是运用文学的语言表达。如运用比喻的手法把一般不为人知的科学现象表现得具体形象,以“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来比喻蝉的离壳过程。又如以准确而形象的语言描写所观察到的情形,写蝉“身体在空中向后翻腾”,“翻转身体”“将折皱的翼竭力向外伸直、张开” , “用腰部的力量尽力将身体翻上来,恢复头朝上的争唱姿势,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再把尾部从鞘中脱出”,其中的动词准确而又生动地描写了蝉脱壳的整个过程。
三是把自己的观察过程写得富有波折,有情节,有描写,就像是小故事一样,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了对蝉深厚的情感。
试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思考:要想将幼虫的发育过程写得具体、生动,必须经过长时间耐心细致的观察,这需要坚忍不拔的意志,作者进行观察时的耐心程度是惊人的。从文中找一找,从哪些语段中能表现出作者的这种科学精神?
活动三
活动四:拓展阅读:法布尔的故事
他为了研究昆虫,花费了一生的时间如醉如痴地观察昆虫的习性。一天,他趴在地上,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死苍蝇,一连看了三四个小时,以致周围挤满了人。有人还骂他是个“怪人”,可他全然不知。又有一次,他爬上果树观看蜣螂的活动入了迷,直到树下有人叫“抓小偷”,他才从昆虫王国的迷梦中惊醒过来。
还有一天的大清早,他在路上散步,忽然听见蛐蛐的叫声,于是他循着声音来到一块石头旁,轻轻地躺下,观察蛐蛐的活动。几个农夫早晨去摘葡萄就看见了他,到黄昏收工时,他们看见法布尔还躺在那里呢。他们实在不明白,这个人怎么花了一天的功夫,只看一块石头,简直是中了邪! 其实他们不知道,法布尔在观察石头旁的蛐蛐呢。
一回,他在大路边,发现一群蚂蚁在搬运一只死苍蝇。蚂蚁们像在紧张地从事一项巨大工程,有的拼命拉,有的调兵遣将,有的传递信息……多繁忙的劳动场面哪!法布尔被吸引住了,他趴在路边,掏出放大镜,一动不动地观察蚂蚁们的行动。下地劳动的人们从他身边走过,看见他趴在那儿;他们结束劳动回家时,他还趴在那儿。他们无法理解小法布尔的行为,说:“这孩子大概‘中了邪(xié)’!”法布尔为了捕捉一只小虫,常常喘着气跟着虫子奔跑。有时候,为了不损伤虫子的腿或翅膀,他宁愿自己绊一跤。
正是因为热爱科学、痴迷研究、观察细致、善于思考和坚持不懈,法布尔才能对蝉、对昆虫有了这么深入而丰富的认识,才奉献给世界这样一部充满科学精神的《昆虫记》。

3
结束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蝉的地穴,以及蝉从产卵互幼虫再到成虫的整个成长过程,蕴含了作者对蝉的喜爱和敬畏之情,也体现了作者观察细致入微的科学探索精神。
学了本课,你对作者的科学探索精神、对生命有了怎样的感悟?能结合你的实际谈一谈吗?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