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饮酒(其五)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2)通过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感悟诗人热爱自然,回归自然,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走近作者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诗人。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
陶渊明现存的作品,大都写于归隐之后,有诗一百六十多首,辞赋散文等十多篇。在这些作品中,作者写农耕劳动,写与农民的交往,写农村恬静优美的自然景色,着力表现了自己田园生活的怡然自得之乐。情意真切,格调清新,简洁含蓄,富有韵味,称为“田园诗”。
对子交流:
1.对子间互相听读古诗,明确字音,划分节奏。
2.对子间交流古诗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预时3分钟)
检测主题:
1.小对子带领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疏通文意,注解重要字词。(参考方式:主持人问答式、老外翻译式、模拟作者自述、表演式等)
(预时6分钟)
诗歌诵读
饮酒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义理解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叙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绘景
议论抒情
细读感悟
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
“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功名利禄。
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几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但当他看到“真风告逝,大为斯兴”(《感士不遇赋》),官场风波险恶,世俗伪诈污蚀,整个社会腐败黑暗,于是便选择了洁身自好、守道固穷的道路,隐居田园,躬耕自资。
知识链接:
首句即佳。清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名其居室为“人境庐”,诗集为《人境庐诗草》,即取陶渊明诗意。
2.“心远地自偏” “远”的对象是什么?
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3.诗人笔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篱笆、菊、山、鸟、日、人景,由近及远,构成了一幅质朴率真、自由恬淡,令人神往的田园风光的图景,表达诗人回归自然后的悠闲自得的心境。
4.从炼字的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
“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作者心灵的自由与惬意。
“见”字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的心境相映衬,准确生动的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就失去了一种自然的意趣,体现不出物我合一的境。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元好问《论诗》
一品佳句--炼字美
“见”与“望”
“采菊”是俯,“见南山”是仰,俯仰之间,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合,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表现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世俗之外的情怀。
二品佳句--意境美
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从这大自然的飞鸟、南山、夕阳、秋菊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
“此”指远离官场尘嚣,悠然自得地隐居。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
“真意”指的是自然之趣,人生真谛,那就是人生不应该为功名利禄所累,不应该在污浊的现实前迷失自我,而应回归自然,坚守住心灵的净土。
小组讨论:
1.组内成员各自朗诵自己所写的诗歌,共同推选出本组最佳诗歌进行展示。
2.结合对《饮酒》写作背景的了解,组内归纳本诗所流露出的情感。
(预时5分钟)
展示主题:古今合韵
1.穿越时空,跟陶渊明来一次心灵契合,选择本组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2.分享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尝试背诵诗歌。
(预时10分钟)
《饮酒》改写
把一座茅屋
修在人来人往的地方
然而我却
丝毫感觉不到
俗世的喧嚣
有人问我
为何你的心能如此静躺
那是因为
我把它放置在
一个远离尘嚣的地方
心居之 身倚之
菊花处 樊篱旁
悠然抬头
满眼庐山色
锁住我
迷醉的目光
青山间的流岚雾霭啊
因着黄昏
追逐阳光
那结伴归巢的飞鸟啊
恋着旧林
守着信仰
真者自然存
存者且会真
生活
本就应该
不思不量
课堂小结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随笔4:表现了作者厌倦官场的喧嚣、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谨记:
1)情景交融的句子:
2)傍晚时山中的美丽景色:
3)总结句(主旨句)(富含哲理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