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教学学案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学习目标
1.识记并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的成分及其关系
2.理解食物链和营养级的关系.
二.基本知识导学
新课学习
同种 不同 相互作用 最大生态系统
个体 ( ) ( ) 生态系统 ( )
构成 构成 构成
无机环境
概念 生态系统:由 与它的 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
(就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组成成分 非生物物质与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类型 空气、阳光、水等
生物的营养方式 营腐生生活
作用 为生物提供 。 为 提供物质与能量 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有着重要作用 将 分解为 ,保证物质循环的进行
地位 生态系统生存及发展的基础 生态系统的主要部分、必备部分 生态系统的非必备部分 生态系统的必备部分、重要成分
关系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关系是 。 、 和 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桥梁”。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 )作用 ( )作用
( ) 作用 ( )作用
食物、氧气 、栖息地
生产者 消费者
传粉、受精、 种子传播
( )作用 ( )作用
分解者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因食物关系而形成的联系
分析以下一条食物链:
食物链 草 蝗虫 青蛙 蛇 鹰
生物所属类型
生态系统成分
营养级别
规律:食物链(捕食链)由 组成,箭头方向是 ,食物链的特点:起点: ,终点: ,中间不能断开。食物链一般不会超过五个营养级, 不能参与食物链。种间关系有: 。
消费者等级与营养等级的区别:食物链中的营养级是 数起的,即 永远是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是从第 营养级(即植食性动物)开始的。营养级与消费级别区别的规律: 。
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可能有多条 ,各个食物链并不是彼此分离的,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结的复杂 ,叫做食物网。
三.重难点突破:
1.个体、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的关系
2.对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
(1)空间性:一定的空间范畴。因为生态系统的种群和群落都强调一定的自然区域。在生物圈这个最大的生态系统中,还可以分出很多不同的生态系统。
(2)成分及联系:
(3)整体性: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组成一个具有一定调节能力的统一整体。
3.生态系统各成分的比较
比较项目 组成内容 作用 生物同化类型 地位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阳光、热能、空气、水、无机盐等 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生物群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必需成分
生产者 ①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光合细菌、蓝藻②化能合成作用:硝化细菌 无机物→有机物;光能、无机化学能→有机化学能;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 自养型 主要成分(基石)
消费者 包括营捕食生活的生物和营寄生生活的生物(如菟丝子) 加快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有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 异养型 最活跃的成分
分解者 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及腐食性的动物(如蚯蚓、蜣螂) 通过分解作用将生物遗体、排泄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异养型 物质循环中的关键成分
课堂训练: 1.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波动
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
D.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
四.课后作业:
1.在“植物→蝉→螳螂→黄雀→鹰”这条食物链中,次级消费者是:
A.鹰???????B.黄雀?????C.螳螂???? D.蝉
2.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
A.生产者?? B.非生物因素???C.分解者?????? D.消费者
3在一阴湿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蜈蚣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
A. 食物网 B.生态系统 C.生物群落 D.种群
4.在下列对生态系统四种成分相互关系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
A. 四种生态成分相互影响,紧密联系。
B.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的首要因素。
C. 消费者吃掉生产者,对生态系统有害无益。
D. 分解者能提供无机养料,供生产者再利用。
5.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长,食物网越复杂,则( )
A. 维持本生态系统所需能量越多,生物群落稳定性越高。
B. 维持本生态系统所需能量越少,生物群落稳定性越高。
C. 维持本生态系统所需能量越多,生物群落稳定性越低。
D. 维持本生态系统所需能量越少,生物群落稳定性越低。
6. 如右图所示的食物网中,由于某种原因蚱蜢大量减少,蜘蛛数 量将发生什么变化?( )
A.增加 B.减少 C.基本不变 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7. 右图是一个陆地生态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
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3个不同的营养级
C. 若B种群各年龄期的个体数量比例适中,则 该种群的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明显变大
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8. 有关“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
②生产者的细胞呼吸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实现了物质的循环
③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环境温度
④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能量全是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 右图表示在某 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个种
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初级消费者
B.甲→乙→丙构成一条食物链
C.甲与乙、乙与丙为捕食关系
D.甲与丙为竞争关系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