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20 09:2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序号:021 课题:《答谢中书书》 备课日期:9月25日
课型:新授课 备课人:吴国建 年级科目:八上语文
课标要求:课标要求: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本课下“交辉、歇”等文言词汇,能正确翻译课文。  
2、有感情地诵读并熟练地背诵课文,能理解文章的主题。 
学习重难点:能正确翻译课文,背诵课文,能理解文章的主题。
自学指导:
1、借助注释工具书了解课文大意。
2、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山中宰相”――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并板书课题
1、预习检测
1、解释下列课下注释
五色交辉: 五色: 交辉:
四时: 歇: 夕日欲颓: 颓:
沉鳞竞跃: 沉鳞:
欲界之仙都: 欲界,即指 仙都:
康乐,指 与:
2、《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_______,字通明,号________。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词语的意思,口头翻译各句的意思。
3、作者在文中共写了哪些景物?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描绘自己隐居地的秀美景色?


4、陶弘景是怎样赞赏谢灵运山水石的成就?(引原句)
5、作者对景物是怎样通过动静结合进行描摹的?



6、“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7、“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并说说这几句描写取得怎样的表达效果??



8、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三、课堂小结:请你用一句话说出你这节课的收获!


四、课堂反馈
1、山川之美,在诗人陶弘景的笔下是怎样的情景?(引原句)

2、作者是怎样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引原句)


3、译句子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并在横线上解释该词
1.两岸石壁,五色(??? ):________________
2.晓雾将(??? ):________________
3.(??? )竞跃:________________
4.未复有能(??? )其奇者:________________
五、作业布置:做基础训练
六、板书设计:总引——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七.课后反思


20答案

合作探究
3、作者在文中共写了哪些景物?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描绘自己隐居地的秀美景色?
答: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从形态、色彩、声音三个方面描摹其美景的。
4、陶弘景是怎样赞赏谢灵运山水石的成就?(引原句)
答: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摹写的?
答:一是形体的动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三是声响的动静:日出、日落为静,猿鸟、沉鳞为动。
6、“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答:描写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种景物,突出了山之高,水之净(清);分别从仰视、俯瞰两种角度来写。
????7、“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并说说这几句描写取得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猿鸟的呜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意思对即可)。??????????这几句描写,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8、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能够和古今山水知音比肩的得意之感。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课堂反馈
1、山川之美,在诗人陶弘景的笔下是怎样的情景?(引原句)
?答、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2、作者是怎样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引原句
答: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