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5章 第2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第2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5章 第2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第2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1-19 13:3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教学目标:
1、描述脊髓的位置和结构。
2、说明脊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原理(重点,难点)
课前准备:
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5分钟
1教师展示神经系统组成图,并提出问题:神经系统由哪两部分组成?
2教师展示神经元结构图.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它包括___和___两部分?神经元的功能是____.
学生回忆、看书等,要给出准确、规范的答案,必要的要进行板演。
将复习旧知常态化,从而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3分钟
【小游戏】
老师这儿有个灰太狼的毛绒玩具,看看哪个同学能够闭上眼,摸到灰太狼的鼻子。
(教师课前在毛绒玩具里面放了一根针)
请一名学生配合完成“针刺——缩手”反射实验,并请被试同学谈谈受到针刺后是立即缩手还是感到“刺痛”后才缩手的?
提出问题:
为什么受到针刺后是立即缩手后感到“刺痛”?这与神经系统的哪部分结构有关呢?( 与脊髓有关)
导入新课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一问题。
同学们各抒己见
一学生配合完成“针刺——缩手”反射实验,并说出受到针刺后是立即缩手后感到“刺痛”.
其他同学观看.产生疑问:
为什么与脊髓有关?
学生带着问题和目标进行探究学习
以小游戏导入,。既创设情景,使学生产生疑问,迅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的探究学习进行了铺垫。又自然而然的引入课题。
引导探究
层层推进
6分钟
老师展示脊髓位置图,继续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的思考:
脊髓位于哪里?
老师展示脊髓横切面图
它由哪几部分组成?每部分有什么特点?(请从形态颜色位置上区分)
老师板书脊髓 位置
结构
练习:
1、脊髓位于脊柱的 内。
2、脊髓由两部分组成:色泽灰暗呈 蝴蝶形的部分叫做 ,其周围色泽亮白的部分叫做
过渡: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认真,回答也比较准确。脊髓的灰质由什么构成又有什么功能呢?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教材83页第二自然段完成助学自主学习题
脊髓的灰质是神经元的 集中的地方,灰质中有许多 的神经中枢,可以调节人体的一些 的生理活动,如排便、排尿等。
学生做完后教师实物投影学生答案展示学生成果并点评。
老师进一步提出问题:神经中枢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区别?
【点拨】神经中枢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脊髓灰质中 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可以调节一些基本的生理活动,这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板书)反射功能。
【展示资料】
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破坏青蛙的脑,脊髓完好的情况下,将沾有硫酸的纸片贴在蛙的腹部,青蛙会出现搔扒反射;
然后又破坏了脊髓,清洗蛙的腹部后,再将沾有硫酸的纸片贴在蛙的腹部,则不能出现搔扒反射。
这表明,脊髓具有什么功能?
老师展示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过程示意图并提出问题:
请分析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哪里?
学生阅读教材83页第一自然段自主学习并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
学生上讲台填充“灰质、白质”
学生阅读教材83页第二自然段并完成助学自主学习题1.
学生校对答案
学生讨论并回答:
神经中枢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内参与调节某一生理功能的神经细胞群
中枢神经系统是指脑和脊髓。
这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
学生分析示意图,讨论后回答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
在学生初步认识神经系统组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大量的生活经验中去寻找与神经系统相关的事例,从而感性的了解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组织学生快速的抢答,激起竞争意识。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比较、理解,自己得出脊髓的组成,教师始终处于“导”的状态,学生始终处于动眼、动口、动脑的参与状态。
在学生初步认识
脊髓具有反射功能的基础上老师展示
一些经典实验让学生分析,进一步理解脊髓具有反射功能,并通过对
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过程示意图的观察,进一步理解参与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
组织交流
点拨建构
18分钟
过渡: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脊髓的灰质由神经元胞体组成,具有反射功能,脊髓的白质由什么构成,又具有什么功能?让我们继续探究。
1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教材83页第三自然段完成助学自主学习题第2题和第3题.
(2)、脊髓的白质由 组成的。它具有 功能,它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联系的通道。
(3)、脊髓通过 与人体大部分器官发生联系,来自人体的神经冲动,先是沿 进入脊髓,然后再沿上行的 传给脑。脑发出大部分的神经冲动先是沿下行的 传给脊髓,再通过脊神经传达到人体大部分器官,完成生理活动。
学生做完后教师实物投影学生答案展示自学成果并点评。
过渡:同学们自学的很认真!下面请一名同学为我们介绍一下白质的组成和功能。
这名同学讲解的很详细,同学们听得很仔细。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成人排尿的情况。大家知道,我们每一个正常的人都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这是什么原因呢?
提问:请大家想一想,上述排尿与不排尿的情况说明了脊髓还有什么功能?
讲述:对。脊髓通过白质里的神经纤维可向上、向下传导神经冲动,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所以说脊髓还有传导功能。
(板书:传导功能)
提问:刚才的分析还能说明脊髓和脑有什么关系呢?
讲述:脊髓的传导功能可以把脑的神经冲动通过脊神经传到人体的大部分器官,使脑和躯体、内脏之间建立起神经联系。
提问:
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小结一下,看脊髓有什么主要的功能。
学以致用
那么请大家再想一想,刚出生不久的婴儿经常尿床,即遗尿。应该怎么样解释呢?
讲述:这主要是婴儿的大脑功能还不完善,不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
所以排尿反射能够随时出现,绝不是脊髓的传导功能不强。这说明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便和排尿就是一个例证

学生阅读教材83页第三自然段并完成助学自主学习题.
第2题和第3题.
学生校对答案
一名同学上讲台指图讲解。
其他同学边看图边听讲。
同学们讨论然后回答:
回答:脊髓还有传导功能。
回答:还说明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小结脊髓的主要功能有反射和传导。
学生分析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教材,自己发现脊髓白质的组成和功能.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在教材原有内容的基础上添加了每一个正常的人都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这是什么原因呢?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分析讨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样做指导学生自己去探究这种规律的本质、自学教材、交流,最后共同得出结论。
通过、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
知识整合
迁移应用
8分钟
过渡: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认识了脊髓的结构和功能,哪个同学能解释一下:
(1)手受到针刺后是立即缩手后感到“刺痛”?
(2)、脊髓横断的病人,出现大小便失禁的原因是什么?
(3)巩固提高1:甲乙两人在一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检查后发现他们的脑部活动正常.为了检查他们神经系统的其他部位是否受伤,医生做了进一步的测试,结果如下表:
伤者
伤者蒙上眼睛
所接受的测试
测试结果

用针刺指尖
感觉痛但
没有缩手

用针刺指尖
立刻缩手
但完全不
知有针刺
及缩手动
作的发生
过渡: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非常出色,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骄傲。大家来反思一下: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学生分析、交流。(重点解释原因)
学生自主回顾本节所学所得。
这一环节的设计促进了知识的整合、迁移和应用,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教师设计的反馈训练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由知识立意逐步过渡到能力立意,针对性强,注重知识的应用,使学生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或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后,由学生自我总结所学与所思,得出结论性的知识,并能用规范的语言加以描述。要求学生要合上教材叙述,强化知识的识记。
课堂达标检测题及课下作业
5分钟
课堂达标检测题:
A类
1.在脊髓里细胞体密集的部位是()
A.白质 B.神经中枢 C.灰质 D.神经纤维
2.脊髓的功能是( )
A感觉和反射 B感觉和传导 C反射和传导 D反射和运动

3.如果意识丧失,患者会出现婴儿式的随意排尿反射,这一现象说明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
A.大脑皮层 B.脊髓 C.膀胱壁 D.肾脏
B类:
1.脊髓分为 和 ,功能是 和 。
2.人的手偶然被针刺了一下,会发生缩手反射,而后感到疼痛。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缩手反射是一种条件反射? B.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内?C.缩手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D.感到疼痛是由于脊髓中有神经纤维将冲动上传到大脑?
C类:
如图是脊髓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填写图中个部分名称:
A B C 。
(2)脊髓A位于脊髓的 ,其横截面呈 形,
其中含有许多 的神经中枢 。
(3)脊髓B具有 功能;向上传递冲动到 , 又可从 向脊髓传递冲动。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检测要及时互纠。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规范,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完成目标。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具体表现为:讲述脊髓结构,关于灰质和白质的知识,着重指出脊髓中灰质和白质的分布情况,这样既可以了解脊髓的结构特点,又可以为后面学习脑的结构时与脊髓作比较奠定基础。
在讲脊髓的传导功能时,联系前面学过的白质的知识,并把排尿反射受大脑控制的实例分析清楚。排尿反射的实例学生都有亲身体验,他们是容易理解和接受的。通过对脊髓主要功能的讲解,最后要让学生明确脊髓是脑和躯体、内脏的联系通道,是个重要的中间环节。
体现了学生是教学活动核心的理念。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现了活用课程资源的理念。教师不是把教材的内容硬塞给学生,而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引入一些典型的例子,让学生去分析归纳,得出脊髓的功能,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当然在授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
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少,但对于学生不易理解,老.师要及时点拨.
2.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不太到位。学生已经完成的学习内容掌握得不太理想,影响了教学环节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