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5章 第3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第1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单元 第5章 第3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第1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1-19 13:3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认识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②、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并能描述反射弧的结构。(重点)
③、学会反射弧的结构及功能,举例说出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重点、难点)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分析实验结果并推导出适当的结论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等。
②、能举例说出反射;能够分析类似膝跳反射等较简单反射的反射弧;
3、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课前准备:
1、备好课;准备好实验器材;制作课件;设计游戏。
2、要求学生分好小组;提前预习课本有关内容,利用网络搜集反射以及反射弧相关的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
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2分钟
假如你背着书包去上学,经过巷口突然窜出一条大狗,冲你“汪汪”直叫,吓得你拔腿就跑。在以后的几天里,每次你经过巷口,那条狗并没有出现,你的心跳和呼吸还是不由自主地加速,脚步也悄悄地加快了,你为什么会有这些奇妙的反应呢?
思考:主要在什么系统的参与下完成的?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
通过故事情节,不仅使本节课的紧张气氛变得活跃,而且,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去学习,可以在愉悦的氛围中发散思维。
提出问题
导入新课
2分钟
讲解:人体的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无论是简单的活动还是复杂的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协调完成的。那么,神经系统是如何调节生命活动的呢?也就是说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相关的知识。
导入:5.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利用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读标,并板书本节课题
读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提高课堂的有效程度。
活动导引
实例剖析
15分钟
辨析概念
举一反三
12分钟
【过渡语】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到底什么是反射呢?你能体会到什么是反射吗?下面我们来做两个反射活动。
知识点一:反射
生物小百科:
神经系统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发生的反应称为反射。十七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借用了物理光学中的“反射”一词,表示刺激与机体反应间的必然联系。
活动1:找一位同学到讲台,双手背后。教师站在这个同学的后面,拿出一根牙签突然去扎这位同学的手,学生本能的反应是?
讲解:这种现象,叫做缩手反射。
(带领学生继续活动)
活动2:请同学们按要求:阅读P86,时间为7分钟,完成: 分组实验:观察膝跳反射
⑴目的要求:
观察人体的膝跳反射,认识反射现象。
⑵实验器材:橡皮锤等
⑶方法步骤:两人一组,一位同学作为受试者坐在椅子上,一条腿自然地搭在另一条腿上。
②另一位同学用橡皮锤或手掌内侧边缘快速地叩击一下受试同学上面那条腿膝盖下面的韧带,同时观察这条小腿的反应,然后两人轮换进行实验。
(指导学生做分组实验)
A叩击前,最好摸一下韧带的位置——紧贴膝盖骨下方的柔软凹陷处;
B把握叩击力度,力争做到快、准、稳;
C受试者应充分放松,不妨闭上眼睛实验。两人一组轮换各做几次。
D没有做成功的学生,再次实验尝试,保证实验成功。
通过实验“膝跳反射”分析与讨论:
叩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
②如果有意识地控制膝跳,上述实验现象还会出现吗?为什么?
提问:通过同学们做的几个活动:缩手、膝跳。你能通过这些活动概括出反射是通过人体的什么系统、什么原因引起的、具有什么特点的反应吗?
③你能归纳出反射的概念吗?请举例分析概括什么是反射?
提问:反射是普遍存在的。在同学们的成长历程中,会出现很多反射现象。你还能说出生活中其他常见的反射现象吗?
练习:判断下列事例是否属于反射
向日葵的花盘总是向着太阳。
小鸟受惊飞走。
物体在眼前突然出现,人眨眼睛。
人一听到谈论杏就会流口水。
捕蝇草遇到小虫的刺激迅速合拢。
解析:
例1考查对反射概念的理解。反射是指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反射必须在神经系统的参与,草履虫不具有神经结构,它对食盐的反应属于应激性;血液凝固和皮肤变黑都没有升级形态的参与;只有B项是通过神经系统完成的称为缩手反射。
讲解: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系统通过反射活动来控制和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并与外界环境相适应。。
知识点二 反射弧
【过渡语】同学们举出了很多关于反射活动的例子,神经系统在完成各种反射活动为什么有的反射可以不受大脑控制呢?要弄清这个问题,需要研究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讲解:阅读教材理解P87看图3.5—12膝跳反射过程示意图。
设疑: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
①你认为反射弧由几部分构成,找出各部分名称。
膝跳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怎样的。
知识链接:
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部分,遇到刺激后能产生神经冲动;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如果神经冲动传导途径的某一环节出现障碍,会出现什么结果?
真实感受:如果你的手不小心碰到的针,在缩手反射中,你是先缩手还是先感觉疼痛?
解析:缩手反射后感到疼,反射是由反射弧来完成的,疼痛是在大脑中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脊髓神经中枢所需要时间,远远小于传到大脑所需要的时间。因此在缩手活动中,先缩手反射而后感到疼。
设疑:如果传入神经受损,此人还有没有感觉?如果传出神经受损,此人还有没有感觉,还能缩手吗?
小结:在缩手过程中,反射需要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才能完成。
课件展示反射弧的构成图,提问: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讲讲反射和反射弧之间是的关系呢?
点拨:反射的完成是离不开反射弧的,但在生活中却出现了下面的几种现象,你能帮老师解释一下吗?
课件展示下列相关问题你:
⑴婴幼儿为什么会经常出现尿床现象?
⑵有人胸部脊髓出现损伤,为什么出现大小便失禁?
⑶在缩手反射中,为什么是先缩手后感觉疼痛?
⑷反射和反射弧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小结: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的完成必须依靠反射弧,如果反射弧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反射活动就无法进行。同时还要知道,有些反射是要受大脑的控制的,所以在大脑的完整,反射则不一定继续进行。
思考回答:
——反射
认真听讲,了解“反射”一词的来源。
讨论思考
学生回答:
——缩手
学生快速认真的自学教材p86膝跳反射,组织学生开展做实验:
实验要点:
a叩击受试者的韧带——刺激
b受试者小腿跳起——反应
c这种“刺激—反应”每次都会发生——有规律。
分组讨论,交流讨论结果
找成功的组谈感受:
1、叩击韧带时,小腿以膝关节为轴,突然地跳起来——迅速前神。
2、若有意识地蹦紧小腿,小腿则不会突然跳起。找原因:因为脊髓受大脑的控制。
神经系统
需要外界的刺激
规律的反应
辨概念: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射。
同学们各抒己见
排尿、排便反射、眨眼反射、公鸡报晓、吃梅止渴大雁南飞、司机见到红灯停、听到上课铃声大家走进教室等。
辨反射学生判断是否属于反射
温馨提示:
反射活动一定要通过神经系统。原生动物无神经结构,所以,它们对外界的刺激所产生的反应不叫反射,只能叫应激性。
例1下列生理活动中属于反射的是( )
A草履虫逃避食盐的刺激
B手偶然遇到火会突然缩回
C皮肤出血后血液逐渐凝固
D皮肤经日光长时间照射变黑
听讲思考理解反射的意义
边听讲边思考
学生阅读课本P87
画出反射弧的概念
记忆2分钟
看图回答问题:
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效应器。
感受器(位于股四头肌及其肌腱内)→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内)→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股四头肌等)
讨论回答:
膝跳反射不能完成,当叩击韧带时,小腿不会突然跳起。
思考讨论 交流发言
先缩手后感觉到痛
认真听讲,仔细理解
反射弧的传导途径;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的灰质内,二痛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内。
辨反射弧传导途径:
没有感觉;不能缩手
有感觉,不能缩手
例2(枣庄2012年中考)下图是缩手反射反射弧的模式图,若④处损失,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将表现为( )
A.有感觉,且能缩手
B.有感觉,且不能缩手
C.无感觉,且能缩手
D.无感觉,且不能缩手
思考讨论回答
学生发表看法
听讲理解反射和反射弧之间的关系
举一反三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 )
A.反射和反射弧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B.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实现
D.只要反射弧完整,就会出现反射活动

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提前了解反射。
利用活动进行教学,学生不仅在活动中开心地学习,气氛活跃,而且活动还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相应知识。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难点。探究活动要放开手让学生大胆去做,教师做好指导工作。让学生从探究活动中获取结论。
采用教师合理指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中预设不同层次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温故知新,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通过对知识的总结,帮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反射的完成必须依靠反射弧,如果反射弧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反射活动就无法进行。


通过图片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直观化,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利于理解。能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网络构建 夯实知链(4分钟)
你请谈谈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还存在着那些疑问。
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反射是:
概念: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反射
意义:神经系统通过反射活动来控制和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并与外界环境相适应。。

概念:完成某一反射活动的结构
反射弧
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效应器。
边读边思考,力求理解和记忆。
及时做好随堂笔记
识记重点内容加深理解和记忆,以便更好的掌握和应用知识
当堂训练
迁移应用
5分钟
1、(枣庄2011年)(9分)下图是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教师精题解析:
2009—2011会考题 本题综合性较强。
⑴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⑵战栗反射的传导途径⑤→④→③→②→①
易错点:有的同学不看题分不清感受器和效应器。
2、假如②损伤,“战栗”否。是否疼痛是。
⑴该图所示神经结构叫 ,图中⑤所示感受器,⑤的功能
⑵小明在生病进行肌肉注射时,肌肉出现不自主地战栗。“战栗”是一种反射活动,此人反射活动完成的途径是 (用图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而后感觉疼痛,小明的痛觉是在
产生的,先战栗后疼痛这说明脊髓除反射功能外还具有 功能。
⑶若②损失了,在进行肌肉注射时是否会发生“战栗”? ;
是否会产生疼痛?
(填“是”或“否”)
通过迁移应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
方法,在生活中观察学习的能力,思考讨论的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达标检测5分钟
课堂达标检测题:
A类:《生物助学》第77页 第 1—6题。
(A类:面向全体学生,难易适度。课上独立完成,达到对基本知识的掌握。)
B类:破坏传出神经,刺激感受器和传入神经是否发生反应?请说明理由。如果患者的下肢只有感觉而不能运动,可能是反射弧中的哪一结构受损所致。
课下作业:
P89巩固提高第一题。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检测及时互纠。
A类:掌握基础知识。
B类题稍有难度,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解题技能。
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1)情境导入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开始,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反射的概念,我是通过学生游戏“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由学生来总结出来的,或者说是学生领悟出来的。并通过教材上的例子和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建立反射弧的概念。由学生交流分析相应问题,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2)设计巧妙的实验,活化了教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两次不同的缩手反射实验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从而自然过渡到反射类型的学习。
(3)我遵循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重视活动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的状态。学生参与的意识加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提高了。
2、注意:本节课学生活动的环节多,一定要注意各环节时间的分配和把握,不然会前松后紧。课堂气氛较活跃,但还是有一部分同学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如何缩小这部分同学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也是需要我们共同探讨、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