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身边的结构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1身边的结构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20 14:2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身体的结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做事情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2、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2、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教学重点】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认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点。
【教学难点】观察身体内部器官。
【教学准备】为每个学生准备:每组一个盆,装半盆水,观察记录单1、2,气泡图(两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在上课之前老师带领大家欣赏一段广播体操,我们一起运动起来。
师:通过刚才的一段运动,我发现大家精神了许多。请你带着这份好心情跟我出发,一起步入今天的发现之旅吧!大家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2、师:同学们,在我们刚刚完成的这段动作中,我们的身体哪些部位动起来了?
生: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观察:身体的结构(板书)。
二、身体的外形:
1、师: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做模特,我们一起对他的外形进行观察。(当然你也可以看我)说说人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
学生做模特,小组讨论。记录在科学记录单(1)上。
学生说,教师黑板上大概记录。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给身体的每个部位规范正确的名称。
教师出示人体外部结构图,指自己身体规范名称:头、颈、躯干、四肢。
师:下面同学们可以互相指一指摸一摸这些部分,看看哪位同学记得快指得正确。(游戏:指认身体部位)
2、人体是左右对称的。
(1)师:如果从头顶开始,通过鼻尖画一条线,把人的身体分为左右两部分,观察一下我们身体的左右两部分,你发现了什么?(左右对称)具体是怎样对称的?
学生观察,讨论回答。
(人体的左边和右边的眼、耳、鼻、上肢、下肢等各部分不仅大小、长短、粗细、颜色、形状而且位置都是一样的,即一一对应的。)
(2)师:那么身体的左右对称又有什么作用呢?你能想法来证明吗?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方法。
师:你用什么方法呢?能与大家分享一下吗?
生:
出示:(实验1:分别用单手、双手系红领巾;
实验2: 分别用单手、双手端水盆;
实验3:体验用两只眼睛看,比用一只眼睛看到的范围广;
实验4:体会一只脚来回走路,很不方便,身体不易保持平衡。)
师:我们按照自己的方法来做个实验,体验身体左右对称这种结构的好处。
学生活动,体验。
汇报交流:
生:
师:看来呀!身体左右对称是有很大作用的,可以让我们活动的时候更灵活,运动的时候保持平衡,另外对称的身体外形使我们看上去很美。那么我们对身体有残疾的人要怎么做呢?
生:(更多的关爱,不能去嘲笑他们,而要去帮助他们,一件我们做起来可能非常容易的事情,但对身体残疾的人来说的话,可能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三、身体的内部:
1、师:科学观察必须是有目的,有顺序的。刚刚我们观察了人身体的外部,现在该观察什么了呢?
生: (板书:身体的内部)
师:身体外面包裹着皮肤,不容易看到里面,那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里面有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内分工合作,讨论,实验,把结果记录在科学记录单上。
学生活动。(用耳朵可以听到心脏的跳动,从而可以知道心脏的位置;手臂曲起,可以摸到鼓起的肌肉;说话时有手摸喉部,可以摸到正在振动的声带;跑步后胸部一起一伏,可以知道那里是肺部;吃饱饭后,胀起来的地方是胃;饿的时候,肚子咕咕叫,这里可能是肠子;用力往下捏,可以摸到硬的,那是骨头。)
2、师:现在请你说一下你们的观察结果吧。要说一下发现了什么,怎么发现的?
学生讨论汇报。
看:血管、外耳道,咽、瞳孔;
听:心脏,肠;
摸或捏:肌肉、骨骼、血管、脉搏的跳动;
……
学生在汇报的时候,教师讲解。
血管:遍布于全身各处;
心脏:输送血液;
肠:负责消化的器官,在饥饿时会发出肠鸣声;
气管:传送气体通道;
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
肌肉:有伸缩的功能,协助人体运动;
骨骼:是人体的支架。
(注意评价学生的发现是否选择了恰当的方法、是否是真正看到、摸到、听到和感受到的,要把想象到的和真正观察到的区分开。)
3、师:通过看、听、摸、捏、呼吸感受等方法我们知道人体内部结构非常复杂。身体表面是皮肤,皮肤下面是肌肉、肌肉下面是骨骼,骨骼里面包裹着内脏器官。这么一个复杂的系统,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呢?下面我们来研究身体的工作。
四、身体的工作:
1、首先我们要通过一个活动来研究。咱们一起来做原地跳绳的动作。
同学们我们要仔细观察我们身体有哪些部分参与了跳绳活动,你自己也要感受身体的哪些部分参与了活动?是怎么参与的?
学生边汇报,教师边贴气泡。
师:在原地跳活动中,手、脚、胳膊、腿、心脏、肺、脑都参与了活动(边说边连线,形成气泡图)这就形成了一个有趣的气泡图。在这个图中,以原地跳这个词为中心词,把与中心词有关联的,联系最紧密的内容填写在它周围的气泡中,就形成了气泡图。
2、师: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气泡图,现在小组内确定一个活动,最好能在课堂上完成的活动,注意辨析身体的哪些部位参与了这个活动,共同完成气泡图。
学生活动。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指名两个小组到前面来汇报,把他们的气泡图贴在黑板上)说一说身体的哪些部位参与了这个活动,是怎样参与活动的?
如:写字——手、眼、脑、心脏、肺;
跑步——胳膊、腿、脚、脑、心脏、肺。
3、师:仔细观察这些气泡图,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同一个活动需要身体多个部位共同参与完成;在不同的活动中有相同的身体部位参与了活动。比如:大脑,大脑在不同的活动中是负责什么的?——指挥人体工作;肺——呼吸;手脚胳膊腿——运动;心脏——为人体的血液循环提供动力;胃、肠——负责消化的器官。
师:按照身体各部分的功能不同,也可以说按照各部分的工作类型来分,身体的结构还可以怎样划分?
有负责运动的器官,有负责呼吸的器官,有负责血液循环的器官,有负责消化的器官,有负责协调指挥各部分的器官。
板书——功能:运动、呼吸、消化、血液循环、神经
4、以上这些身体构造各有分工,又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人体的一系列活动。
五、拓展:
今天我们初步研究了我们的身体,同学们研究的很投入,研究的结果也让老师为你们自豪。在以后同学们将继续研究我们的身体。对了,在百科全书等一些科普书上,有专门介绍人体知识的资料,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