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11-23 08: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一章 行星地球 太阳是宇宙中一颗普通的恒星,但却是
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对地球和地球上的生命乃至人类来说,它是最重要的天体。 太阳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自身能发光的球状天体。其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以上,它的体积是太阳系所有行星总体积的600倍。
太阳的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是地球体积的130万倍,平均密度是地球平均密度的1/4,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3万多倍。重力加速度是地球的28倍。太阳的能量来自哪里?太阳能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每秒消耗的质量为400亿吨,自形成至今50亿年不过消耗了其总质量的0.03%,而临界质量为6%。据此推断太阳目前正值壮年。一.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 太阳辐射 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
空间放射和传递能量,这种方式称太阳辐射。太阳因其表面温度高达6000K,所以辐射的波长较短,主要是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其中可见光部分的能量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50%。因此,把太阳辐射称为短波辐射。 物体的表面温度越高,其辐射中最强部分的
波长越短。一.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的生物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太阳辐射能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3.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原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太阳能发电系统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水泵4.为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提供能源。太阳能汽车思考:请谈谈还有那些事例可以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活动:分析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1.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有什么规律?2.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他有什么差异?3.以上两个问题的结论有没有相关性?4.描述这两个地区的自然景观差异。1.太阳辐射量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2.热带雨林的生物量多,亚寒带森林的生物量少3.问题1的结论与问题2的结论有相关性。4.由于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量大,所以热带雨林植物生长旺盛,生物量多。中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小,植物生长比较缓慢,生物量相对较小。由此可以看出,太阳辐射量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植被的生长情况,植被的生长情况又是对不同地理环境的反映。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的外部结构 黑子是太阳光球表面上的暗黑色斑点。事实上,黑子的面积可能有地球那么大,它的温度比周围低,看上去颜色暗一些,故称黑子。 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光球层——太阳黑子 耀斑是色球层上的爆发现象,耀斑出现时,亮度突然增大,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耀斑与黑子关系密切,黑子增多、变大时,耀斑也频繁爆发。耀斑出现较多的区域,也是黑子集中的区域。耀斑与黑子的变化具有同步性和整体性。色球层
耀
斑日珥 由太阳抛射出来的高能带电离子流,像“风”一样
“吹”向太阳系每一个角落,故称太阳风。
太阳活动频繁时,太阳风也增强。特别是大的耀
斑出现之后。太阳风更为强劲。日冕层——太阳风极大年极小年周期:连续两个太阳活动极(小)大年间的时间间隔。一个周期周期:连续两个太阳活动极(小)大年间的时间间隔。10次÷110年= 次 / 11年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 研究发现,亚寒带许多高龄树木的“年轮”有规律的疏密变化,恰恰与黑子活动11年的周期相对应。太阳活动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 耀斑爆发会发射强烈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以光速传播到地球附近,会强烈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甚至使各类无线电通信发生短时间的中断。太阳活动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当太阳活动增强时,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的磁场,产生使磁针剧烈震动而不能正确批示方向的“磁暴”现象。 高能带电粒子流在地球磁场吸引下,高速闯入
地球两极上空的大气,与空气分子相撞,使空气分
子电离并发光,形成美丽飘忽的极光。太阳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年轮)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电离层的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磁暴、磁场紊乱、指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极光现象案例研究太阳活动与旱涝的关系案例研究旱涝灾害 是我国重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探索旱涝
灾害发生的规律和成因,以期提早作出准确的预报,
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旱涝灾害 是有规律可循的。
1。旱涝灾害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与太阳活动的周期一致。
2。太阳活动对大气、气候的影响有明
显的区域差异。并有时间上的迟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