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题汇总八下第六单元第二章生态系统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题汇总八下第六单元第二章生态系统练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1-20 18:4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下第六单元第二章生态系统
中考题汇总
一.选择题
(2015-21)右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能表示各类生物呼吸作用的有
A.①④⑦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⑤⑥⑦
答案A
(2016-21)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小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 农田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答案C
(2016-22) 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存在如右图所示的食物关系。该食物网的消费者中,哪种生物灭绝一定会导致另一种生物灭绝
A.乙 B.丙   C.丁   D.己
答案B


(2018-25)右图表示草原生态系统某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有害物质的相对含量,分析合理的是
A.乙表示生产者
B.丙处于第二营养级
C.若甲的数量突然增多,一段时间内丁会减少
D.丙→甲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
答案C
(2019-20)在管理人员的精心照料下,草木葱笼的白浪河湿地公园成为人们休闲小憩的好去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公园中的植物可以维持碳﹣﹣氧平衡
B.公园中的动物能促进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垃圾回收利用可提高该湿地的能量传递效率
D.建立湿地公园可以更好地保护生物的栖息地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2012-31)(9分)某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沂山某地域内的动、植物种类进行调查后,绘制了如下食物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还需增加的成分有 。
(2)蛇与鹰之间的生态学关系是 ;处在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 。
(3)若蜘蛛获得10千焦的能量,则最少需从蝴蝶中获取 千焦的能量。若该区域受到某种重金属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存该物质最多的生物是 。
(4)沂山生物种类及数量能够较长时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原因是 。
(5)同学们对该区域田鼠的毛色遗传做了如下研究:选取四组田鼠让其自由交配,对所生小鼠的毛色进行统计,并绘制如下表格:
交配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数目
① 黄色×黑色 黑色(15只) 黄色(8只)
② 黄色×黑色 黑色(6只) 黄色(9只)
③ 黄色×黑色 全为黑色
④ 黑色×黑色 黑色(8只) 黄色(3只)
请用遗传图解(用A、a表示显性和隐性基因)表示第②组交配组合的繁殖过程。
答案(共9分)
(1)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2)捕食与竞争 蜘蛛、食虫鸟、蛇、鹰
(3) 50 鹰
(4)生态系统自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表述合理即可得分)
(5)遗传图解如下图所示(3分)



(2013-30)(9分)以下是某水库中甲、乙、丙三种生物在某一时间段内相对数量的关系图。三种生物之间能构成一个完整的食物链。请分析回答:
(1)写出上述三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 。
若要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生物外,还应包含 。
(2)若水库内第三营养级的生物获得15千焦的能量,则最多要消耗含 千焦能量的第一营养级生物。
(3)因某种原因造成水库中乙生物短期内数量骤减,一段时间内丙生物将发生的数量变化是 。
(4)调查发现,可能由于水库A区水质变坏导致鱼类大量死亡。以下是为验证调查结果所做的相关实验,请你帮助完善有关过程:
①取甲、乙两个相同的养鱼盆,甲盆放入适量的取自水库A区的水,乙盆放入
作为对照。
②准备同种大小相近的健康鱼若干条,随机取适量放入甲盆中,再取
。放入乙盆中,在相同条件下养殖一段时间后观察。
③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结论 .
答案30.(共9分)
(1)甲→丙→乙 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2)1500(2分)
(3)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平衡)(其它合理答案亦可得分)
(4)①取自水库其它地方的优质水 ②等量的鱼 ③若甲盆中鱼大量死亡,则说明调查结果正确,否则调查结果不正确(2分)(其它合理叙述亦可得分)

(2014-30)(8分)某湖泊生态系统生物种类丰富,长期处于比较稳定状态。近年来,由于周围农田大量使用农药以及附近居民生活污水的排入,水质污染严重,湖内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成为远近闻名的臭水湾。下表是科研人员对湖内一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DDT含量的检测结果。请分析回答:
生物类别 A B C D
DDT含量(ppm) 0.008 0.39 0.03 3.27
(1)写出A、B、C、D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该食物链中,若次级消费者要获得100千焦的能量,最少需消耗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为 。
(2)除表中生物外,该生态系统至少还应有 等成分。
(3)人工建造的鱼塘生态系统稳定性往往比天然的湖泊生态系统弱。这是因为鱼塘生态系统 。
(4)污染使湖泊中动植物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威胁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 。
(5)若该湖泊中生活着少量扬子鳄,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请给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以保证扬子鳄的生存与繁衍: 。
答案30.(共8分)
(1)A→C→B→D 2500千焦
(2)分解者和非生物因素
(3)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小)
(4)自我调节能力 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
(5)迁出该湖泊,人工圈养,建立繁殖研究中心进行繁育等(答对一项得1分,本题最高得2分)
(2015-30)(9分)目前,我市已建成了多处湿地公园,既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旅游场所,又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请回答:
(1)湿地中的所有生物 (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原因是 。
(2)芦苇、绿藻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某同学欣赏了湿地公园中绿苇环抱、鸟语花香的美景后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这反映了生物多样性的 使用价值。
(3)少量生活污水流入湿地会造成轻度污染,一段时间后湿地可恢复正常,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大量污水流入会使湿地公园变成污水湾并难以恢复,因为生态系统的 。
(4)某学习小组调查了湿地中部分动物的摄食情况:轮虫主要摄食绿藻,草鱼主要摄食绿藻和黑藻,鳙鱼主要摄食轮虫,鳜鱼主要摄食草鱼和鳙鱼。
① 依据调查结果判断,上述生物组成的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其中可作为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是 。
② 若鳙鱼增重1kg,从理论上讲最多需消耗绿藻 kg。
答案30.(9分)
(1)不能 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表述合理即可得分)
(2)生产者直接
(3)自我调节 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4)① 三 鳜鱼、鳙鱼(只答1项不得分) ②100
(2016-26)(8分)近年来,我市部分蔬菜种植基地构建了以农村户用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是将沼气池、养猪、大棚蔬菜栽培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如下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涉及的所有生物 (填“能”或“不能”)组成一个生态系统,原因是 。
(2)图中人处于第 营养级;沼气池中的绝大部分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3)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建立沼气池的目的是 。
(4)将大气中的碳转化为生产者体内的碳是通过蔬菜的 实现的,请写出表示该生理过程的反应式 。
答案26.(8分)
(1)不能 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生态系统还应该包括非生物成分)
(2)二或三 分解者
(3)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4)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 + 氧气
(2分,原料、产物正确得1分,反应条件正确得1分)
(2017-30)(8分)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文字代表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图中的 ;请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
(2)若该图为农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对“秸秆还田”起重要作用的生物是图中的 。该生物能够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为 等。
(3)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则体内重金属浓度最大的生物是图中的 。
(4)右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草的变化曲线,请尝试用曲线画出该生态系统中鼠的相对量变化情况。

答案30.(8分)
(1)戊 戊→丁→丙→乙
(2)甲 二氧化碳、水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乙
(4)图(2分)
(2018-26)(7分)在2018年中国(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上,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系统(如下图)首次惊艳亮相。鱼池内含有鱼粪和食物残渣的水经菜地净化后回流,实现了“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生态环保要求;采用植物墙、立体种植架实现空间最大化利用的同时,提升了系统的观赏性。请回答:
(1)太阳能通过生产者的 输入该系统,自然界中的碳主要以 形式进入该系统,参与碳循环。
(2)鱼粪和食物残渣通过 的分解作用转化为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分解产生的无机盐主要被根的 吸收。
(3)立体栽培能有效提高蔬菜产量的主要原因是 (答出一条即可);
该系统观赏性得以提升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使用价值。
(4)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建立该系统的目的是 。

答案26.(7分)
(1)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2)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 根尖成熟区(根毛细胞)
(3)提高了光能利用率;有利于通风补充二氧化碳;提高了光合作用效率(任答一条得分) 直接
(4)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2019-30)如图是某校生物社团到沂山研学时,通过实地考查后绘制的部分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沂山植被丰茂,种类繁多,素有“森林氧吧”和“绿色水库”之称。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关系中的   ,同时也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使用价值。
(2)沂山生态系统充分发挥   的功能,将各种成分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   。
(3)图中的蛇处在第   营养级,其体内有机物中的碳最终以   的形式返回到无机环境。
(4)若田鼠和蝗虫对草造成了危害,图中能体现生物防治的食物链有   条;某年田鼠与蝗虫肆虐,但未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太大影响,其原因是   。
答案:(1)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间接
(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生产者(草)
(3)三和四 二氧化碳
(4)4 沂山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



光能

叶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