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表6—1 物质分散到水中的事例和应用
将青霉素粉末分散到NaCl溶液中
有利于注射及吸收
奶粉、白糖,咖啡分散至水中
饮用
氢氧化钙粉末分散至水中
粉刷墙壁
事例 应用
洗衣粉分散到水中 洗涤衣服
学生举例:
1.氯化钠分散于水中生理盐水,用于医院注射
2.熟石灰分散于水中墙体涂料、工程建筑
3.农药分散于水中,消灭害虫
4.洗涤剂分散于水中,洗涤油污
5煮汤时往锅里放油,使菜更可口
6酒精溶于水中,杀菌消毒
第6章 溶解现象
第一节 物质在水中的扩散
第1课时 溶解与乳化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的分散现象。 2.认识溶解现象,能说明溶液的特征 。 3.能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乳化现象 。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人们经常要将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如将食盐分散到水中制成食盐水;将碘分散到酒精中制成碘酒;将农药分散到水中制成喷洒的药液等。
小组讨论: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物质能分散到水中?有何应用
完成教材第2页表6-1,用简洁的文字写出来。
活动一: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
分散现象
小组完成第2页活动与探究
提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
1、固体小颗粒或液体小液滴是否消失
2、什么颜色,颜色是否均匀
3、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出现分层
小组合作完成教材P2 “活动与探究”并完成活动单的实验记录
溶解消失
溶解消失
溶解消失
不溶解,以小颗粒形式存在
不溶解,以小液粒形式存在
均匀
均匀
均匀
不均匀
不均匀
不分层
不分层
不分层
分层
分层
序号 样品名称 物质是否
消失 颜色是否均匀 静置后是否
分层
1 高锰酸钾
2 食盐
3 蔗糖
4 泥土
5 植物油
泥土
固体小颗粒分散
悬浊液
食用油
小液滴分散
乳浊液
蔗糖
高锰酸钾
食盐
物质消失了
溶液
物质在水中的扩散
不均一、不稳定
不均一、不稳定
均一、稳定
小组讨论:
把下列物质:①面粉②味精③植物油④蔗糖⑤高锰酸钾⑥酒精⑦细沙⑧汽油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溶液的有 ,乳浊液的有 。
②④⑤⑥
③⑧
活动二:探究溶液的形成过程
思考:为什么前三种固体会消失呢?以什么形式存在?猜测原因
食盐在水中的分散
+
-
食盐在水中的分散
蔗糖在水中的分散
蔗糖在水中的分散
物质溶解后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我们将物质以 或 的形式 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叫做物质的溶解。
分子
离子
均匀
溶液的形成:
均一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
(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一样。
稳定性:是指在温度等外部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无论放置多久,溶液也不会出现分层或沉淀现象。
溶液的特征:
请你思考:
1:蒸馏水是溶液吗?你是如何知道的呢?
蒸馏水是纯净物,溶液必须为混合物。
换一种问法: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吗?
黄色溶液为FeCl3溶液
蓝色溶液为CuSO4溶液
2:你认为溶液是一定是无色的吗?说说你 见到的溶液的颜色。
FeCl2溶液
3:物质只有分散到水中才能形成溶液吗?举
例说明。
4:生活经验总结:
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希望能较快的在水中溶解某些固体物质,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呢?
在活动单上写下你们的办法。
办法:
1、不断搅拌
2、升高温度
3、将固体研碎
七嘴八舌 说溶液
溶液是均一,稳定,混合物
各部分性质相同,不会分层,至少含2种物质
溶液中的微粒为分子 或 离子
生活中水溶液最常见,澄清透明
溶液不一定含水 :碘酒 , 油脂溶于汽油的溶液
溶液不一定无色
小组大比拼
说出你见过的溶液
常见的溶液
化学改变生活
爱劳动的你在帮助父母清洗碗碟时发现哪些物质很难洗净?你是如何解决的?这是溶解吗
活动三:
探究乳化现象
(小组合作完成教材P5:“活动与探究”)
在油与水的混合物中加入一些洗洁精,振荡后,油能以很小的液滴的形式均匀悬浮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称为乳化。
(洗碗时洗洁精作用: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油珠,小液滴能随水流走。简称乳化作用)
阅读:教材P5:拓展视野“乳化作用”
常见的乳化剂
常见的乳化剂
1、 小宁想喝一杯糖水,小宁把少量的蔗糖加到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蔗糖在水中全部消失了,他尝了一口,感觉有点不是很甜,于是又加了点蔗糖,并且用汤匙在水中不断的搅拌,蔗糖消失的很快。你能帮助小宁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生活链接:
生活链接:
2、用洗发水洗头时,洗发水中存在_________,能使头发上的油脂以细小的液滴均匀悬浮在水中,形成_________,这种现象叫_______。
乳化剂
乳浊液
乳化
生活链接:
3、 用汽油或洗涤剂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试分析二者的原理是否相同。
不一样,汽油洗去油污,是油污溶于汽油形成溶液而洗去,而洗涤剂洗去油污则是利用乳化作用而除去,并未形成溶液
注:溶解是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均匀扩散到溶剂中,而乳化是将大的液滴分散成细小的液滴,均匀扩散到另一物质中。
学以致用,当堂检测:
独立完成导学练习
把你这节课最大的收获,用最简要的语言讲出来(可以是获得的知识,也可以是学会的实验技能,还可以是情感上的体验)。
小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