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09-12-27 19:4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5张PPT。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望无际的东北平原崎岖不平的云贵高原意大利西西里岛埃特纳火山素有“欧洲最高的活火山”之称。孤峰林立的岩溶地貌地





山起伏和缓的大兴安岭地壳是不断变化的,地壳表面形态也在不断的变化着。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 地质作用的结果。地表形态:什么是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指地球表面的起伏状态,又称地形或地貌。地质作用:指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表形态、组成物质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大约4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开始隆起,当时它的年平均上升速度只有0.05厘米。20世纪最后30年,喜马拉雅山的年平均上升速度达到了最大,也只有5厘米。1960 年,基拉韦厄火山大爆发,熔岩流从高处奔腾而下,注入大海,迅速在海边填造了一块约2 万平方千米的新陆地。 一、内力作用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有些内力作用进得很快,有些内力作用则进得很极其缓慢
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断裂带
挤压形成褶皱山脉东非大裂谷张裂形成断裂带张裂形成断裂带东非大裂谷
断裂带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1、(1)公元79-15世纪,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下降运动中,判断依据是底部被石灰岩覆盖部分看不见了。
(2)公元15-18世纪,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上升运动状态中,判断依据是石柱有被海水长期浸泡和海生生物钻孔的痕迹。(3)长期性、周期性。二、外力作用
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
花岗岩风化作用瀑
布河流沟谷、峡谷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表面形态
——流水侵蚀作用造成V形谷——流水侵蚀作用流水的化学
侵蚀作用石 柱石 笋石钟乳流水化学侵蚀地貌流水侵蚀风力侵蚀作用:
风蚀城堡、风蚀柱、
风蚀蘑菇、风蚀洼地台





区 女



冰斗角峰冰川侵蚀作用角峰——冰川侵蚀作用U形谷——
冰川侵蚀作用形成峡湾——
冰川侵蚀作用海蚀海浪侵蚀作用海




用河汊纵横的珠江三角洲富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河




原深厚黄土层的来源——风力堆积作用海浪堆积作用漫天黄沙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风力堆积作用 新月形沙丘
在沙漠地区,在风向比较固定的风力作用下,沙粒往往堆积形成状似新月的沙丘,叫新月形沙丘。流水堆积地貌黄土高原 (2)黄土高原地貌的形成原因:
a、黄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
b、 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多暴雨
c、 植被破坏严重讨论结果:
(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黄土地貌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上海崇明岛 崇明岛从形成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唐代(618年)涨露出水面,五代设镇,宋代设场,元代建州,明清以来设县,1958年12月划归上海市。由于长江大量泥沙淤积,崇明岛的土地东、西两端淤涨很快,以每年143米的速度向东海延伸。
近400年来,崇明岛经历了多次沧桑之变和迁移。仅1583年以前,崇明县城就搬迁了5次。直到现代,崇明岛也是不稳定的,长江口北支水道逐渐变窄变浅,也许将来崇明岛会与苏北平原连在一起。 小组讨论:
(1)蘑菇石主要是在什么外力作用下形成的?(2)简单推测这种地貌是如何形成的?我国西北地区
讨论结果:
(1)顶部大,基部小,形似蘑菇的岩石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称风蚀蘑菇。
(2)风蚀蘑菇的形成原因 :
a.接近地表部分的气流中含沙量较多,磨蚀强烈。
b.岩性的差异,下部岩性较软,上部岩性较硬.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的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2、地壳物质循环:由岩浆——岩石——岩浆(化石)变质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浆岩岩浆沉积岩变质岩冷却
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重熔再生重熔再生重熔
再生(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含义分别是:
?? ?? A _____ B _____ ?C ______ D ______
?(2)从___到形成各种___ ,又到新___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3)图中A、B、C、D过程中,能量来自地球外部的有:________。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