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一)河流侵蚀地貌1、河谷的形成和发育下切、溯源侵蚀河谷剖面呈“V”字型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谷出现连续河湾侧蚀为主下切减弱、侧蚀加强上游河谷较宽,横剖面成“U”型
中游下游张家界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的奉节县,东至湖北省的宜昌市,全长204千米。
自西向东主要有三个大的峡谷地段: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因而得名。三峡两岸高山对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
最窄处不足百米。三峡是由于这一地区地壳不断上升,长江水强烈下切而形成的。(二)河流堆积地貌水流流出出山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泥沙堆积-形成洪积扇-连接形成洪积扇平原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水下堆积体-河漫滩-河漫滩改道-河漫滩被废弃-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河流到达入海口-流速减慢-泥沙堆积-海潮顶托-三角洲形成
呈扇形,堆积物颗粒有粗变细(砾石-砂石-粆-粉粆-粘土)
流水堆积地貌
在一个潮汐周期内,相邻高潮位与低潮位间的差值,又称潮幅。潮差大小受引潮力、地形和其他条件的影响,随时间及地点而不同。中国沿海潮差分布的趋势是东海沿岸最大,渤海、黄海次之,南海最小 上海崇明岛 崇明岛从形成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唐代(618年)涨露出水面,五代设镇,宋代设场,元代建州,明清以来设县,1958年12月划归上海市。由于长江大量泥沙淤积,崇明岛的土地东、西两端淤涨很快,以每年143米的速度向东海延伸。
近400年来,崇明岛经历了多次沧桑之变和迁移。仅1583年以前,崇明县城就搬迁了5次。直到现代,崇明岛也是不稳定的,长江口北支水道逐渐变窄变浅,也许将来崇明岛会与苏北平原连在一起。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分布与河流有怎样的关系?三、)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百万人口特大城市冲积平原为聚落的形成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水源、土壤、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