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冷热与温度
课程标准:
科学探究: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3.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4.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能对搜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5.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知识:1、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知道温度的单位,会使用温度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2.能够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
科学知识
1.知道什么是温度。
2.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体会到科学探究的快乐。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收集数据并描述热水变凉时温度下降的规律。
描述什么是温度。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知道什么是温度,温度计的作用,不知道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层次2:。知道什么是温度,温度计的作用,知道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探究能力:测量水温的方法和收集数分析数据的能力。
层次1:不会测量水温的方法,不会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
层次2:会测量水温的方法,不会收集数据、不能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
层次3:会测量水温的方法,会收集数据但不能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
层次4:会测量水温的方法,会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
教学材料:三个杯子、冷、温、热三种温度的水、温度计、三杯不同温度的水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
导入新课
1、老师这里有一杯开水,你们看热气腾腾的,很难靠近嘴,可是为什么过了一会之后就不在冒热气了,而且可以从容的喝了?
激疑,使学生产生思考。
探索和调查
试水温
1、学生分组实验。
2、请你说说实验时的感受。
3、你能对自己的感受进行解释吗?
4、光凭自己的感觉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吗?
5、要准确测出物体的温度,要借助温度计。
测水温
1、如何借助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呢?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
2、布置实验要求。
利用教学光盘,播放前半段,提醒学生听清要求。
3、再次提醒:
A.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表,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在本节课中老师适当给予提醒。
B.怎样读出温度计的读数?
猜测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
1、那么你们知道热水在变凉的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吗?
2、小组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记下来。
实验:
连续测量一杯水的温度,证明热水变凉温度变化规律。
1、我们要想通过实验来知道热水是怎样变凉的,你们认为我们需要用到哪些材料?
“热水、杯子、温度计。”
2、那么我们在实验中应该注意些什么,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3、布置实验要求。
利用教学光盘,播放前半段,提醒学生听清要求。
4、再次提醒:
A.怎样读出温度计的读数?
B.每隔多长时间记录一次温度?
C.从什么时间开始记录温度?
D.把实验中得到的数据记录下来。
5、学生分组实验,并在实验记录上做下记载。
建立温度的概念
形成温度的概念
学会测量水温的技能
探究常温下一杯水的温度变化规律
回顾和解释
1、教师请学生汇报。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2、你的实验结果和你的预测一样吗?
3、提问:请同学们说说看,如果再继续观测下去的话,温度会怎样呢?
4、借助教学光盘结合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的结果和结论。
让学生根据记录的数据,学会分析并进行合理地解释,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