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热的传递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热的传递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22 23:5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热 的 传 递
课程标准:
科学探究: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3.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4.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能对搜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5.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知识:1、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直到温度相等时,热传导才停止。
2、了解常用的传热和隔热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2、敢于大胆想像。
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能够做固体热传递的实验。
2.能够做液体对流的实验。
科学知识
1.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2.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用数据进行论证的重要性。
2.体会到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也需要发挥想像力。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描述固体传递的实验。
描述液体对流实验。
描述热传递和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不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层次2: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不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层次3: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层次4: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不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并能联系联系生活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探究能力: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层次1: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不能收集证据。
层次2: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不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层次3: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层次4:针对问题,通过观察,自主设计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教学材料:温度计、热水、钟表、记录纸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
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观察了热水变凉,很多同学都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几乎每个同学都问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热水的“热”传到哪里去了?你们能从生活中找到答案吗?
2、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介绍自己周围的一些热传递的现象。
探索和调查
实验一:研究“传导”
1、那么热在金属片中是怎么样传递的呢?
学生猜测。
2、出示图片:
(1)用蜡烛在金属片的一角加热,观察涂在金属片上的蜡烛油的融化过程。
(2)在金属片的中央加热,观察蜡烛的融化过程。
3、同学们,你们认为可能发生什么?
(分小组讨论)
4、那么让我们一起亲自动手试一试。
5、学生动手实验。
6、利用教学光盘播放铜丝上的火柴掉下来的实验巩固热传递的概念。
实验二:研究“对流”
1、现在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些实验材料。请同学们自己来研究一下加热一杯水的过程中,冷水是怎样变热的。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上台领取实验材料。
2、教师在旁指导学生。
学生采用各种各样的实验材料去研究。
3、联系前面所学的冷热空气的对流形成了风,介绍热对流。
研究“辐射”
1、学生自己阅读有关辐射的资料。
2、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1)辐射是否依靠其他的物体?
(2)热量是怎样行进传递的?
(3)我们接受过哪些物体辐射来的热?
3、学生讨论后汇报。
研究固体的热传递方式
探究液体的热传递方式
了解热传递的第三种方式——辐射
回顾和解释
1、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热的传递方式有哪些吗?
2、看图,分析图中热的传递方式有哪些?
区分三种热传递的方式,了解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热传递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