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和冷却
科学探究: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3.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4.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能对搜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5.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知识:1、知道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列举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会做加热糖的实验,观察糖的形态变化。
2.会做加热铁垫圈的实验,能利用器具观察到铁垫圈的体积变化。
3.会做水和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
科学知识
1.知道物体受热后会改变形状、体积。
2.知道固体、液体和气体基本都具有热胀冷缩性质。
3.知道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物体做许多事。
4.知道温度表的工作原理,了解温度计的发展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科学变化的丰富多彩。
2.意识到每一项科技发明都是科学家反复试验和不断改进的结果。意识到科学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好处。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描述糖受热冷却后的形态变化。
描述水和空气的热胀冷缩的实验。
描述温度计的发展历史。
举例说出人们利用加热和冷却物体所做的事情。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知道物体受热后会改变形状、体积,不知道固体、液体、气体基本都是热胀冷缩的性质,人们利用加热、冷却物体做许多事,不知道温度表的工作原理和温度计发展史。
层次2:知道物体受热后会改变形状、体积,知道固体、液体、气体基本都是热胀冷缩的性质和温度计发展史,不知道人们利用加热、冷却物体做许多事,不知道温度表的工作原理。
层次3:知道物体受热后会改变形状、体积,知道固体、液体、气体基本都是热胀冷缩的性质,人们利用加热、冷却物体做许多事,知道温度表的工作原理和温度计发展史。
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层次1:不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层次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不知道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层次3: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教学材料:蜡烛、火柴、铝片、竹夹、烧杯、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茶叶、高锰酸钾、砂糖、蜡烛、火柴、牙签、玻璃、加热容器、铁垫圈、热胀冷缩的铜球、小钩子、小钉子、水、木板、圆底烧瓶、带孔的胶皮塞、细玻璃管、塑料瓶、气球、水槽、热水(不能是开水)、冷水、红色颜料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
导入新课
1、在今天的科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件礼物。
2、出示:第一件礼物----银杏叶蜡画,让学生猜一猜这片叶画是用什么做的。
3、点拨:这是用蜡笔做成的。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出课题
探索和调查
探究蜡笔受热熔化、受冷凝固的现象
1、提问:你们知道这幅蜡画与蜡笔之间有什么奥秘吗?
2、制作蜡画的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小组讨论
3、分小组制作(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学具,制作自己喜欢的一幅蜡画)
实验制作
4、教师巡视指导,与学生一起探究。
5、各小组汇报:各小组把制作的蜡画展示前面的黑板上(有苹果形的、西红柿形的、五角星形的、大山形的、草莓形的)。
学生代表汇报实验记录
6、教师点拨:还有哪些物体加热后会产生与蜡笔相似的变化?
学生根据材料作出假设、并实验
7、观看教学光盘中巧克力受热后的变化。
探究小铜球热胀冷缩的现象
1、谈话:通过以上两个探究活动,大家发现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可真不小。那么,一些看不出来变化的物体比如这个铜球,受热后会发生变化吗?
学生小组内交流、汇报。
2、究竟它会不会发生变化,我们应该怎么办?
3、学生分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这种现象科学上叫热胀冷缩,其实是冷和热对物体体积产生了影响。
探究水和空气在加热、冷却后的变化
1、刚才的两个实验使你有什么发现?
2、如果将水和空气加热和冷却后会和前面的物体一样都发生变化吗?
3、学生预测。
4、师提供材料,学生进行实验设计。
5、汇报实验设计,修改完善。
6、动手实验。
7、汇报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形成的结论。
认识加热和冷却对物体形态的影响。
认识加热、冷却对物体体积的影响。
进一步认识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的现象。
回顾和解释
了解热胀冷缩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1、谈话:在生活中,你们看到过哪些物体受到冷和热的影响?
大组交流:铺水泥地时要夹木条、自来水管会冻裂、夏天电线变长……
2、讲解:法国塞纳桥断裂的故事和北京至太原铁轨伸长的事例。
3、立交桥、快轨在建造在建造时应注意些什么?协和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为什么会长胖25厘米?
学生大组交流、汇报
了解温度计
1、阅读有关温度计发明的内容。
思考:
(1)温度计的发明者是谁?
(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3)温度计的标准是怎样确定的。
总结
1、通过本节课中的实验,你对物体经过加热或冷却后,有了怎样的认识?
了解生活中人们利用加热和冷却所做的事情。
了解温度计的发明史,感受其中凝聚着的科学家的智慧和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