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热和散热》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比实验,学生知道水和油、纸板和铁板的吸热性和散热性是不一样的,理解相同物质深色和浅色的吸热性和散热性也不一样。
2、 在实验中,学生学会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 学生能列举生活中利用吸热和散热原理的例子,体会科学知识就在身边。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具有操作实验材料的能力,选择一个合适的小组长,在组内分工合作,实验可以完成。但是同时会出现一些小组操作混乱,实验结果不准的情况,教师要注意演示和巡视,参与小组实验中,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教学重点: 不同物质吸热性和散热性不同;相同物质深色和浅色的吸热性、散热性也不同。
教学难点:完成水和油、铁板和纸板吸热性和散热性的对比实验。
教学材料:相同质量的水和油、支架、火机、酒精灯;相同大小的纸板和铁板,纸盒,加热用的小太阳,温度传感器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给物质加热,它的温度就会升高;停止加热,物质的温度就会下降。如果让你选择一种物质加热,你想选择哪种物质?
学生汇报,教师在白板上板书。
师:在这些物质中,请你选择两种不同的物质同时加热,你又会怎样选择?
学生回答。
师:大家都有自己的选择,可是老师只准备了水和油、纸板和铁板两组材料(图片展示),其他的内容你们可以在课后研究。如果我们给相同质量的水和油,加相同的热,猜猜看,水和油的温度谁会升得又高又快?(学生回答)说说为什么?停止加热,水和油的温度谁会降得更快?(学生回答)为什么会是这样?
给同样大小的纸板和铁板加相同的热,纸板和铁板谁的温度会升的更快呢?停止加热谁的温度会降得更快?(学生回答)
温度升高在科学里称为“吸热”(板书),温度下降,在科学里称为“散热”。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物质的吸热和散热。
(设计理念:让学生选择自己想做的,让每个学生都思考,可能学生回答的并不是老师想要的答案,但是课堂是公平的,要让每个人都参与,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引导,没必要加热危险物质,可比性不强的搭配也可以换,理解吸热和散热的意思即可。)
二、设计实验方案
师:小组里商量一下,你们小组想做哪个实验?
统计:想做水和油实验的小组举手示意,其余小组是做铁板和纸板实验的。
师:做出选择后,我们一起来制定实验方案。拿出桌面上的实验方案,小组内完成。
交流汇报:
实验一、水和油的吸热性和散热性
选一个小组交流汇报,其他小组认真听,相互补充;教师实物演示,并及时在白板上出示。
实验二、纸板和铁板的吸热性和散热性
选一个小组交流汇报,其他小组认真听,相互补充;教师实物演示,并及时在白板上出示。
汇报结束后,白板上同时展示两套实验方案,让学生读一读,并完善自己的实验方案。
(设计理念:给孩子选择的机会,懂得少数服从多数的道理,设计实验方案要自己动脑,思考实验该准备什么,怎么做,完成一次实验就是解决一个问题,克服一个困难,方案设计的不完善不要紧,重要的是思考的过程。)
三、实验操作
师:实验步骤我们已经知道,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
小组长到前面领取实验物品。
师:看看哪个小组实验做得又快又安静,做完的小组举手示意一下,实验开始。
1、 小组长带领组员开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2、 汇报实验结果。
分别找一到两个小组汇报,利用操作台将汇报的小组的数据展示给其他小组看。
师:结论一样吗?课前的猜测得到了验证,你猜对了吗?没猜对的同学也不要灰心,生活经验可以慢慢积累。
3、 结论:水和油、纸板和铁板它们的吸热性和散热性师不一样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物质,不同物质的吸热性和散热性是不一样的。(板书结论)
师:那么相同的物质它的吸热性和散热性就一定一样吗?我们来看实验。(微课演示:深色和浅色物质吸热性及散热性对比)
4、 结论:相同物质,深色和浅色的吸热性与散热性也不一样。(板书结论)
(设计理念:实验的过程既是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体会合作的过程,通过操作验证自己之前的猜测,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通过分工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实验不是一个人的,也不是别人的,而是大家共同参与的,分工合理,合作顺利实验就做得快。)
四、拓展应用
师:生活中哪些现象是利用吸热和散热原理的?
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也搜集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其中有些是同学们发现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微课演示:生活中利用吸热、散热原理的例子)
(设计理念:生活中蕴藏很多科学知识,利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是学以致用的体现,鼓励学生多留心,多思考,感受科学知识的趣味性。)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物质的吸热和散热,知道了不同物质的吸热性和散热性是不一样的,即使是相同的物质,深色和浅色吸热性和散热性也不一样,家里炒菜的锅,有铁锅、不锈钢锅等等,虽然它们都是金属,但是它们的吸热性和散热性也是不一样的,生活中处处隐藏着科学知识,需要我们细心观察。
板书设计:
吸热和散热
不同的物质吸热性和散热性不同。
相同物质,深色和浅色吸热性、散热性也不一样。
《吸热和散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四课,这节课重点让学生做好水和油、铁板和纸板吸热、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能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体会到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散热快。
第一个环节让学生选择给一种物质加热,从汇报的结果中挑选典型的物质从中选择两种不同的物质加热,逐渐引出水和油,纸板和铁板两组实验材料,集中话题引出吸热和散热概念。
第二个环节为做油和水的吸热与散热对比试验设计方案。做实验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思考,需要准备什么材料,该怎么做。可能设计的方案并不完善,但是思考的过程最重要,积累经验,慢慢地学会周密、有序地解决问题,无论做实验还是做事情。实验成功除了有计划以外还要学会合作,小组长要发挥作用,进行分工,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实验中,知道做实验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别人的事,合作才是成功的保障。本课使用了数字化科学实验室是一大亮点,测量温度不需要传统的温度计,而是使用了温度传感器,温度可以精确到0.1度,电脑计时即准确又省力,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学会尊重事实,实验停止加热,物质的温度还是在上升,特别是水和油的温度上升的明显,而不是我们想象的停止加热温度立刻就下降,科学知识是靠实践来检验,而不是靠主观臆测。
在研究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散热快这个问题时,我准备了微课,即节省时间,又防止光照不足的问题发生,一节课完成三项实验,收获也是很多的。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生活中的现象也是学以致用的体现,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到处蕴藏科学知识,学会观察,学会问为什么,学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