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不同的声音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4不同的声音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23 00:0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不同的声音
执教人
课型
新授
课时
1




(一)过程与方法:
1.在猜一猜游戏中细心感受声音的差异性。
2.观察物体振动的不同。能就同一个物体而言,提出影响声音强弱的条件。
3.了解橡皮筋的变化与声音高低之间的关系。
(二)科学知识:
学会辨别声音的高低与强弱。知道改变声音强弱与高低的办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真观察各种变化,并能用准确、精炼的语言描述相关变化。


知道声音有大小和高低的不同


能正确的区分声音的高低




教师:音叉、小鼓、尤克里里、橡皮筋、纸盒、水杯琴、记录单
学生:格尺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回顾
导入
新课
导入新课
游戏“猜猜我是谁”:找一位同学到讲台上,背对其他同学并捂住眼睛,之后老师在班级里分四次找一个同学,说一句“猜猜我是谁”。讲台上的同学就要说出他的名字。注意,其他同学不能提醒在前面的同学。
提问:为什么你在眼睛看不见的情况下,却还是能准确的猜出是谁在跟你说话呢?
世界上没有哪两个人的声音是完全一样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不同的声音。(板书课题)
进行听声识人的游戏
学生汇报(声音有高低、大小的不同等)
学习
新课
学习新课
认识声音的音色不同
今天老师还请了一些小动物来做客,它们都唱着欢乐的歌曲。让我们先分别听听它们的歌声,猜一猜都有谁来了。
播放动物声音-对应图片
讲述:我们能分辨出有哪些小动物,是因为不同的动物的声音也不同。
认识声音的强弱不同
下面我们再来听两段声音,思考,它们中蕴含着怎样的奥秘?(播放两段音量不同的声音)
讲解:声音的强弱叫音量。(学生的回答会多种多样,教师应引导为强弱不同,并板书)
根据听到的声音,猜测是哪个小动物的叫声
思考并汇报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回顾




过渡:怎么能让物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呢?就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
小组探究:(出示小鼓、音叉、格尺,介绍音叉,演示用法)请同学们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并把你们发现的办法记录下来。
提问:你们是怎么让这些物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的?有没有不同意见?
小结:通过探究,我们发现,用力的大小会影响声音的强弱。
提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
提示:当老师站在前面讲话的时候,第一座和最后一座的同学听到的声音的强弱一样吗?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距离远近也能影响声音的强弱。
认识声音的高低不同
(出示尤克里里)现在我用同样的力气(强调同样的力气)分别拨两条不同的弦,仔细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教师加以引导)
讲解:声音的高低不同叫音调(板书)
讲述:接下来我们要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有哪些,为了方便探究,老师使用了橡皮筋来替代乐器。究竟怎样才能让橡皮筋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探究,并把你们发现的方法记录下来。
注意:在探究的过程中,要保持教室安静,以免听不清橡皮筋的声音。并要把你的发现完整的记录下来。
讲述:先把桌膛里的实验材料取出来,你会发现老师还准备了一个纸盒。问:纸盒有什么作用?
学生开始探究活动。
提问:你们发现了哪些办法?
小结:通过同学们的汇报,我们知道了,当橡皮筋短、细、紧的时候发出的音调高,橡皮筋长、粗、松的时候发出的音调低。
(四)拓展
1、过渡:因为老师早就知道这个科学知识,所以事先已经做好了一个小玩具,给同学们展示一下。(敲击小星星乐曲。)
2、提问:你想不想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水杯琴?
进行小组探究活动
小组汇报
思考回答
分辨声音的不同之处并回答
小组实验,作好记录
小组汇报
认真欣赏教师演奏的乐曲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回顾
讲述:请你们找一找自己的周围,看一看发现了什么?找到材料后,同学们可以小组合作制作属于你们自己的水杯琴,制作完成后展示给全班同学。
小结:同学们的水杯琴演奏真是太精彩了。除了水杯,还有生活中的许多材料都能制成小乐器。同学们在课后可以自己认真思考,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属于自己的小乐器。在下节课的时候把它带来,和同学们一起开一场美妙的音乐会吧!
学生制作水杯琴
课后制作小乐器
课后
延伸
制作属于自己的小乐器
板书设计: 不同的声音
音量:强、弱 音调:声音高、低
用力大小 橡皮筋
距离远近 细 粗
高 紧 松 低
短 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