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1 听听声音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1 听听声音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23 10:34:4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 题】《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听听声音》
【教 法】观察、操作、讨论、交流
【学 法】观察、操作、记录、讨论、交流
【课 时】一课时
【学生分析】
小学四年级学生大部分同学对学习《科学》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但还不明白该怎么学习,缺乏自主学习,只有在教师的引领之下,才能完成教学的活动。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生活常识也是不太了解,生活中的小科学也没有留心和注意。
基础技能分析:
观察能力:观察时无任何规律,看到什么就什么,方法单一,就会简单的常用方法,而且观察后不会写观察记录;
思考、推理能力:部分学生“懒得思考”,不去动脑,该思考时,他们傻傻的坐着,什么也不做。总体来说思考、推理能力有点差;
实验能力:学生不会自己做实验,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进行,学生自己设计并完成实验较难完成,只会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不会写实验记录,不会填写报告,表达能力不高等等。
【教材分析】
在周围的生活环境里,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大自然的风声、雨声、雷声,乡间的蛙声、鸟鸣声,城市里的汽车声……我们生活在一个声音的世界里。儿童怎么学习声音呢?他们看不到它,也摸不到它,但他们能感受到它并能提出很多关于声音的问题。声音为什么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弱、有的强。声音的高与低、强与弱是怎么变化的? “声音”这一单元共7课时,是为四年级学生设计的,里面的一系列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找到上述问题以及他们可能还会问到的一些声音问题的答案。
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起着一个引入门的作用。首先让学生感受我们周围的声音,认识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再给声音声音分类,接着交流学生知道的声音,比较各种声音的不同,交流我们只怎样听到声音的;其次通过听两种音叉的发音的活动和听大、中、小三种铁钉发出的声音的活动来认识声音的特点。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通过听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感知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有关,没有物体就没有声音;
2、能辨别一种声音是自然界发出的声的还是人类活动发出的。
2、通过游戏、实验,使学生懂得声音的特点(音色、远近、实值、强弱<音量/大小>、音调<高低>),能初步分辩声音的大小和高低。
二、过程和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2、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感受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声音;
2.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并乐于与同伴交流。
3、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教学重点】1、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初步感知声音与物体间的关系。
2、对声音的强弱、高低能加以区分和鉴别。
【教学难点】1、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初步感知声音与物体间的关系。
2、对声音的强弱、高低能加以区分和鉴别。
【考 点】1、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有关,没有物体就没有声音;
2、声音的特点(音色、远近、实值、强弱<音量/大小>、音调<高低>),
能初步分辩声音的大小和高低。
3、音叉的相关知识。
【教学准备】1、装有清水的水槽、大小不同的音叉、大中小的3枚钉子、大鼓、小鼓、大镲、小镲、小号、实验记录单。
2、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时间随机)
1、请会鼓号的同学表演鼓号乐器。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乐器。
一、导入新课(3分钟)
(一)组织上课:大声说上课,学生起立、问好后,教师只嘴动,不出声,学生不会坐下,问他们为什么不坐下?
(二)为什么没听见?
一是教师声音小;
二是周围不够安静;
引导:听声音时周围也要安静(提示学生这节课的纪律要求)
(三)那我们一起来听听老师给出的声音,看你能听清没。
二、学习新课
(一)倾听声音(12分钟)
1、听教师课件准备的声音:什么物体发出的什么声音?
2、你们都能听清吗?
3、交流:听后你有什么感受?
4、交流: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
5、接下来,我也来制造几个声音,同学们说说是什么物体发出的?
(1)固体:小鼓发声;
(2)让学生实际操作,使水发声;
(3)让学生实际操作,使气体发声;
(4)引导归纳:物体会发出声音,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声音。
6、我们来给这些声音分分类:
(1)自然界发出的声音:
(2)人类活动发出的声音:
7、小组讨论: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呢?
8、交流:
9、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这些问题:
(二)认识声音的特点(20分钟)
1、认识音色:(2分钟)
(1)游戏:猜猜这是谁:全班闭上眼睛,教师随机让一个人说话,让其他同学猜是谁?
(2)敲击音叉,让学生猜是什么物体发出的。
(3)小结:各种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的特色不同,这就是音色。引导各种乐器的音色。
2、认识声音的远近:(2分钟)
(1)我们再来听听这音叉的声音,全班闭上眼睛,教师走到教室的不同位置,让指指教师在哪?
(2)学生描述:你听到的声音离自己的距离。这就是声音的远近。
(3)巩固:举例
3、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认识声音的实值、强弱(音量或大小)、音调(高低)(14分钟)
(1)介绍音叉:一种发音乐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1分钟)
(2)认识声音的实值:敲击音叉发出长音和短音,让学生体会声音的长短。(2分钟)
(3)认识音调(高低)(3分钟)
实验1:出示一组(两种)大小不同的音叉,用同样的力量敲击音叉,听听他们发出的声音。
比较:这两种音叉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能描述一下它们的声音吗?(交流)
(4)强弱(音量或大小)(3分钟)
实验2:选择其中一种音叉,先轻轻击打,再重一点击打,两个声音有什么不同吗?(交流)
(5)分组实验3:根据准备的不同材料按课本p26途中所示(也可以用细线把钉子拴了挂在空中),进行轻轻击打和重一点击打,听到了怎样的声音,把它描述出来,并记录下表:击打钉子—我听到的声音(3分钟)
(6)展示交流:
(7)教师用其他一些乐器演示(也可让学生演示),巩固学生对高低、强弱的认识。(号、鼓、镲)(1分钟)
(8)教师带领学生练习强弱变化的击掌。(1分钟)
三、复习巩固(3分钟)
1、声音是从哪来的?
2、声音有什么特点?
3、音叉是怎样的一种物体?
四、作业布置(1分钟)
1、完成本课的“同步指导”。
2、收集有关声音的各种知识,今后的课上交流。
五、组织下课。(1分钟)
【板书设计】 1、听听声音
一、没有物体就没有声音。
自然界发出的声音:
二、声音的分类
人类活动发出的声音:
音色:特色
远近:距离
三、声音的特点 实值:长短
强弱:音量或大小
音调:高低
【教学反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