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吸热和散热
课程标准:
科学探究: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3.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4.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能对搜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5.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进行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2.能够设计物体颜色对吸热和散热性能影响的实验。
科学知识
1.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2.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散热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
2.意识到身边的许多现象蕴含着科学道理。
3.培养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并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 描述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 描述同种物体中深色比浅色吸热、散热快。
??? 设计不同物体和相同物体颜色吸热、散热的对比实验。
??? 通过实验的观察、数据记录形成解释和结论。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不知道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不同,吸热和散热的性能不同。
???? 层次2: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不知道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不同,吸热和散热的性能不同。(或:不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知道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不同,吸热和散热的性能不同。)
?????????? 层次3: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知道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不同,吸热和散热的性能不同。
探究能力:设计对比实验,收集数据形成结论。
层次1:不会设计对比实验。
???? 层次2:能够设计对比实验,不能准确收集数据。
?????????? 层次3:能够设计对比实验,收集数据但不能分析数据形成结论。
??????????????? 层次4:能设计对比实验,收集数据形成结论。
教学材料: 同样大小、质地的杯子、沙、水、温度计、酒精灯、三角架、同样大小的黑色袋和白色袋、温度计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 导入新课
1、每年冬天来临的时候,许多人都喜欢在手上那一个热水袋,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
2、你们还能发现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事例吗??????
探索和调查 1、不同的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相同吗?
2、组织学生讨论:
(1)那些物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你在生活中的那些地方看到过?
(2)那些物体吸热慢、散热也慢?
(3)那些物体吸热快、散热慢?
(4)那些物体吸热慢、散热快?
3、那么现在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水和沙这两种物体,你们能猜猜看他们的吸热和散热的情况吗?
实验前
1、现在请同学们作好作实验的准备,在实验之前你们认为做这个实验应该注意什么啊?
2、学生分小组讨论。需要控制什么条件,要什么材料,怎样做实验。
实验(1)
指导实验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安排。各自进行实验。
实验结束进行对比。
实验(2)
演示实验
实验建议:两个烧瓶放入相同的有色液体(红墨水),在它们的外面分别罩上(涂上)不同颜色(黑白两种颜色)的袋子,过十分钟之后观察,得出结论。
学生观察、汇报。(既要注重结果,还要仔细观察升温的进程)? 研究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否相同
让学生进行预测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
探究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
回顾和解释 1、通过两个实验,你对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和相同物质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有了哪些认识呢?
2、吸热和散热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3、设计一个保温杯。??? 了解生活中常见吸热、散热现象的原理及应用。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