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二、教学目标:
1、知道人耳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2、知道声音传入耳朵后会引起鼓膜的震动从而使我们听到声音。
3、知道骨传声。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人耳的构造和听觉产生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讲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我们生活在一个奇妙的世界,每天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你想知道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吗?
(2)出示学习目标:
1、知道人耳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2、知道声音传入耳朵后会引起鼓膜的震动从而使我们听到声音。
3、知道骨传声。
(3).复习提问
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是借助什么向远处传播的?声音靠介质传播。
3.传播声音的介质包括哪三类?介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在介质中以什么样的形式传播?声音在所有介质中都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二)新课学习
(1)思考:1、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丰富多彩的声音,人们凭借人体的什么器官听到声音呢?2、人靠耳朵听声音,那么耳朵通过什么途径来感知声音?
(2)介绍人耳的构造:耳廓、外耳道、耳垂(合称为外耳);
听小骨、鼓膜、鼓室(合称为中耳);前庭、耳蜗(合称为内耳);咽鼓喉、听觉神经。
(3)探究人感知声音的过程:
与水波相似,音叉振动使得它周围的空气也象水似的,产生波动,并向四周传播。声源发出的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向耳朵-进入外耳道-到达鼓膜时(用空水杯、气球皮、橡皮筋做成的鼓膜模型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1、拿着音叉在“鼓膜模型”前方敲击,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的变化。
2、观察比较音叉在发出较强和较弱的声音时,“鼓膜”是怎样振动的?
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以下结论:我们的耳朵里的鼓膜和气球皮一样,当外界的声音传到鼓膜时 ,它就会产生振动,我们也就听到了声音。
进一步认识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外界声音→鼓膜振动→听小骨放大及其他组织(半规管→前庭→耳蜗)→听觉神经→大脑神经中枢 。
(4)了解人耳的各部分功能:
耳廓-----------收集声波
外耳道-----------声波通道
鼓膜-----------振动
鼓室-----------与咽鼓管相通
听小骨-----------放大、传递声波
咽鼓喉-----------调节鼓膜内外气压
前庭-----------内有位觉感受器维持身体的平衡
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5)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还可以简单描述为: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 ---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
(6)了解骨传声
1、思考: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耳聋后,他是用什么方法来“听到”自己在钢琴上的弹奏并进行音乐创作的呢?
2、【实验】
①在耳朵附近用指甲轻敲笔杆,听声音;
②用手指将耳朵堵住,再听声音;
③请你用手指将自己的耳朵堵住,把笔的一端先后抵在前额、后耳的骨头、牙齿上,指甲轻敲笔杆,看看能否听到声音。
3、实验结论:骨传声
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科学家把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贝多芬耳聋后,就是通过骨传导进行创做的。
(三)课后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你达成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