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 4.5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 4.5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24 14:5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
2、?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将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已有经验的的基础上,做出食物消化过程图,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食物在体内消化的知识,对照资料能够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独立思考得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2、?能够正确对待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教学重点: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教学难点:了解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方式。
教学准备:苹果、饼干、塑料袋、水,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创造情景,导入新课。
2、学生猜测后导出本课研究内容,食物的消化,并且板书课题。
(二)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探究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1、初步感知食物在人体口腔的消化
2、认识胃消化道的蠕动。
3、学生做模拟食物在胃里运动的实验。
4、了解食物在小肠、大肠的消化。
5、结合视频进一步感知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过程及消化器官功能。
(三)体验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认识保护消化器官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排出体外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依据《课标》理念,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着“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路,设计了情境引入、初步感知、经历探究、模拟实验、拓展知识这几个教学环节。
一、情境引入,以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学生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他所要探究的问题当中去,所以在课程的开始我便以学生最感兴趣的“吃苹果”来展开联想,并想象苹果在体内经过的器官,很自然的引出课题: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二、将猜想、实验、思考、交流这些探究的科学过程充分让学生经历,在探究中学会探究。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在学生提出了这么多问题之后,我们要想办法解决问题呀,怎么办呢?让学生拿出饼干这种食物,让每个人都吃一吃,感受一下食物在口中和食管中的运动状态并进行假设和猜想,食物旅行还会经过我们体内的哪些地方?为了更贴切的感受食物在食管中的运行,当下咽食物的时候学生可以主动摸一摸自己的脖子,对于食物在体内的其他地方的旅行学生可能感受得不是很明显,在此环节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研究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路线并绘制出一幅旅行图。
三、让学生学会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这便是科学教育的全过程。靠教师讲书本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些知识结论,绝不是科学教育。所以在学生猜想之后把正确的旅行图展示给大家,让学生观察对比,找出差异,可以和同学之间将刚才有争议和有共同意见的地方找出来共同研讨,加深理解。将发现的规律应用于实践,并进行反思,生成新的探究主题:各器官具有什么特征,分别起什么作用?
四、激发科学情趣,懂得科学道理。使得学生们亲近科学,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从而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对于消化系统各器官的特征和作用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所以我采用课件演示和模拟实验的方法来解决,这样即形象又直观,既激发了学生的科学兴趣又顺理成章的解决了教学难点。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会经历一次自己的初始想法与事实相对照,完成对消化过程、消化器官的再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不足:在学生实验之前没有针对实验的目的和作用进行相应的阐述和说明,而且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准确的地方没有加以强调,有些操之过急,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和讨论的时间,我想在今后教学中这些问题值得注意和研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