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声音的传播》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奇妙的声音王国》单元中的第二课,是在学生了解了声音的产生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探究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以及认识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的传播效果不同。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使学生通过多个活动对声音这一熟悉的事物去进行一番探索,从而构建起对声音的传播的认识,为今后的探究、学习奠定感性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对声音有了初步的了解,例如,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立即消失。空气能够传播声音是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知道的,加以巩固即可。而固体和液体可以传播声音学生并不是很了解,通过实验让生了解声音在固体和液体可以传播以及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效果不同。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先从日常生活中的声音要通过空气来传播开始,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然后对声音在固体、液体中能传播进行探究,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学习方式,在猜测声音能否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来证明,从中知道声音要通过气体、液体和固体进行传播,以及他们的传声效果不同。上。拓展应用设计了“伏罂而听”这个历史上的声音传播的故事与上面的教学相互呼应,使学生更加深入的认识到声音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最后的作业想办法使矿泉水瓶中的声音变小或消失是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积淀进行设计,这隐含着不同结构的材料对声音的传播效果差异的体现。
教学目标
1.能够对声音在物体中的传播方向作出假设,并设计相应的实验,找到问题的答案。
2.会按步骤实施实验计划,仔细观察,认真比较。通过实验知道声音能在沙、水、空气或其他物质中传播。
3.理解观察、实验、假设、资料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4.理解科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声音传播的途径有哪些。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的传播效果不同
教学方法:操作演示、课件展示、分组探究、讲述解惑。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实验准备
1.分组材料:若干份3只封好口的袋子,袋中分别装有一样多的沙子、水和空气,木尺、塑料尺、铁棒、纸条。
2.演示材料:教学课件、收音机、土电话等。
教学过程
一、导学体验。
(一)谈话引入课题。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谁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立即消失)
2.本课我们继续研究有关声音的问题,声音的传播。我们将从传播途径、传播效果和传播方向进行研究。板书课题:声音的传播 途径、效果、方向
【设计意图:由已学知识入手谈话导入】
(二)引导观察,探究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讲述:我们来看一个实验。请同学们听视频中的铃声和铃声的变化,同时想一想铃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听(看)视频演示的实验。(课件演示)
3.学生互相交流:铃声有什么变化?
【老师提示:在一个密封的玻璃罩中放进一个闹钟,人们在罩外可以听到声音,当用抽气机把罩内的空气抽去时,我们听到声音越来越小,最后消失。放入空气后又能听到铃声了】
问: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4.学生汇报交流情况。
5.师小结:实验证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如果在发声体周围没有任何物体即真空中,那么声音就不能向外传播。我们的外空没有空气,即使星球间发生碰撞也听不到一点声音,是一个寂静的世界。)
板书:空气 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设计意图:让学生首先在观看(听)视频中进入研究课题,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同时给学生的猜想增加一点悬念。设计了一个反向实验,证明没有物质的传播,我们就听不到声音。进去更深入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二、探究问题。
活动一:探究声音传播的途径和效果。
(一)认识固体、液体都能传播声音?
1.猜想与假说。
(1)你想过没有,声音还会通过什么物体传播呢?(学生交流)
(2)声音能在这些物体中传播吗(老师出示铁棒、塑料尺、木尺、纸条、各种液体。指出这些物体中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提出问题)
(学生提出猜想,让生说出各自想法)
过渡语:声音到底能不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呢?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
2.研究在固体中传播声音。
(1)老师讲解实验步骤和实验要求。
第一步:组长分小组,分发物品。
第二步:两个同学一组,一位同学在手持物体靠近耳边,另一位同学在另一端轻轻敲击物体。做完后两人相互交换听和敲。要求:保持安静,注意安全。
第三步:做完后将你的结果告诉给组长,组长进行记录。
(2)抽一位同学与老师一起演示实验
(3)分组进行实验。(学生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教师指导、帮助。)(4 分钟)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每组抽组长汇报)
问:我们从中能得出什么结论呢??(抽学生回答)
(5)老师引导得出:固体可以传播声音。并板书:固体?
3.研究声音在液体中传播。
(1)老师演示:将开着音乐的手机用塑料袋包起来,全部浸入水中。让生听。问:你们听见音乐声了吗?
(2)抽学生回答。
(3)老师引导得出:液体可以传播声音。板书:液体。
【设计意图:直接感受到声音的传播,理解固体、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二)亲身实验,认识固体、液体、气体传声效果的不同。?
过渡语:同学们,我们知道了气体、固体、液体都能传播声音,那么它们传播声音的效果怎么样呢?(学生猜测。抽学生回答)我们猜测对吗?我们继续用实验来证明。
(1)?老师讲解实验步骤和实验要求。
第一步:将分别装有沙子、水、和空气的三只塑料口袋轻轻放在桌面上。
第二步:将其中的一只塑料口袋平放在桌上,一只耳朵轻轻地贴在袋子上,用一只手捂住另一只耳朵。注意不要压破袋子。
第三步:在距离一臂远的地方用另一只手轻轻地敲桌子。记住声音的大小。
第四步:用另外两只塑料袋子重复上面的步骤。
第五步:找出哪一个传声效果最好?哪个最差?并将它们排序。注意:由组长安排每人依次做(三种同时做完),然后将你的结果告诉给组长,组长进行记录。
(2)老师演示实验方法。(抽学生上讲台做演示。将它们分别垫在耳朵与桌面之间,用相同的力度敲桌面)
(3)学生实验,老师巡视指导,纠正实验中不规范操作,帮助得出正确结论。
(4)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 效果
气体 差
固体 好
液体 中
小结:这三种形态的物体传播声音效果不一样。固体传播声音效果最好,液体?传播声音一般,空气传播声音较差。
【设计意图:除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感受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过程中的相互合作,让学生知道合作要相互配合,服从团队的任务分配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团队的共同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活动二:游戏——打土电话。
1.请同学们放松一下,现在做个游戏好不好?谁愿意来前面给老师配合一下?
2.介绍游戏方法。教师通过打土电话,轻声告诉接听土电话的学生一些话,你听到了吗?让生说出所说的话。
3.想想: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你耳朵里的?
4.交流情况:土电话的声音是通过空气——棉线——空气传播到另一个人的耳朵中的。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进一步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向不同方向传播。】
活动三:自主研究声音的传播方向(猜想和假说——实验验证)
1.设问:声音是向什么方向传播的?
2.老师演示:老师在教室中央站定摇铃,抽老师前后左右和四角的学生问:是否听到铃声??
3.引导学生感受,判断,想出一个最恰当的词描述声音的传播方向——四面八方。?板书:四面八方
【设计意图:此环节不需要讲解,通过观察老师的行动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简单明了。】
三、拓展应用。
1.教师出示课件“伏罂而听”成语,结合内容讲述图意。
【伏罂而听:古时,为防止如果城外的敌人从地下面开凿地道进来攻击,于是就在城内挖一口井,埋上一个装酒的大腹小口的坛子(容器)在地下,找一个耳朵很灵敏的人伏在地上去侦听,就能知道敌人挖的洞穴的位置,进而才能准确地对付敌人。】
2.看图、看下面的文字,想想城外的挖掘声音是从哪些途径(物体)传到城内人的耳朵里的??
3.学生交流、回答。
【设计意图:拓展应用设计了“伏罂而听”这个历史上的声音传播的故事与上面的教学相互呼应,使学生更加深入的认识到声音可以通过物体传播和向各个方向传播。】
四、布置作业。
1.想办法使矿泉水瓶中的豆粒声音变小或消失。(师用力摇晃)声音很大吧?(声音很大)
2.看看谁有办法使矿泉水瓶中的豆粒声音变小或消失。(抽学生说出自己的办法)
3.刚才同学们所说的方法都有科学性,有的是运用到我们刚学到的知识,有的是我们以后要学到的知识,非常好!下节课把你的办法介绍给大家。
【板书设计】
2.声音的传播
途径 效果 方向
气体 差
固体 好 四面八方
液体 中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