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传粉和受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这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传粉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的重要时期,也是重要生理活动,因此本节是本章的重点之一。传粉和受精的学习,能使学生从动态上来认识植物体,完善学生对绿色开花植物整个生活周期的知识的认知
二、学生分析
当代中学生绝大多数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使很多学生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生活习惯和心理认知,生活中缺少探究与合作意识。但对新鲜生物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究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技术手段采用了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探究中进行体验、感知和收获,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激发兴趣、唤醒生命认知。
三、教学目标
?能正确描述传粉的概念及方式。?能正确概述受精的过程,描述有性生殖的概念。?理解传粉和受精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生理过程。?关注人工授粉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加强对社会生产生活的责任与服务意识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为了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效果,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以下技术:1、音频;2、PPT演示文稿;3、虚拟实验;4、微课。这些技术将在三个学习活动中帮助学生实现学习。? 在导入环节,运用视频展示蔬菜大棚中人工授精的过程,为学生呈现真实的授精过程;音频用于实践活动时的背景。视频和动画主要展示花开过程及传粉后精子的运动路线的展示。微课用于展示受精过程。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全过程,从导入到自主学习,到合作探究,再到拓展提升,起到学习指导和情感熏陶的作用。通过PPT让学生明确重难点,为学生学习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视频应用开花动态过程并展示各种传粉方式,使学生能理解自然界中这一过程的人工操
六、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活动一:自主探究传粉方式? 1.材料:分发学生课前采集的鲜花;? 2.指导:指导学生观察花粉和柱头的特点。(借助微视频了解观察方法)?3.交流与分享观察成果 观察:学生仔 细观察花粉和 柱头;2.交流: 然后进行小组 交流,分享收 获。3.分享成果 观察:学生仔 细观察花粉和 柱头;2.交流: 然后进行小组 交流,分享收 获。3.分享成果
活动二:比较实验:比较鼠尾草和玉米传粉方式异同 1、情景:通过PPT出 示鼠尾草和玉米的图片;? 2.思考比较:通过问题引领,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种植物花的结构与传粉方式的异同。 观察:观察PPT 中的相应图片,思考: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交流:交流比较后的结果? 1、情景:通过PPT出 示鼠尾草和玉米的图片;? 2.思考比较:通过问题引领,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种植物花的结构与传粉方式的
活动三:模型制 作:制作雌蕊模型模拟受精过程? 1.实验展示:展示虚 拟实验或Flash动画, 演示受精过程,要求 学生认真观察后进行 模型制作。? 2.模型制作:以小组 为单位进行雌蕊模型 制作;? 3.展评:评比学生制作的模型的展示成效 及新意。? 1.观察:认真观 察动画,制作雌 蕊及受精过程 模型。?2.设计:设计雌蕊受精过程路径;?3.讨论:受精过程,确定设计路径? 1.利用动画展示受精过程;? 2.利用虚拟实验室 进行实验设计;
展示、评比、反思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 2.遴选学生评委进行点评; 3.对作品做出正性质性评价; 4.?指导学生猜想受精后雌蕊的变化,学会人工授精的实际操作。展示、评比、反思? 1.作品展示、解说;2.现场拉 票;3.接受评委 质疑答辩。4.组内交流。? 1.利用实物投影展 示模型;? 2.照相机采照展示? 3.?播放虚拟实验展示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实践生活拓展? ?? 1.利用PPT展示训练题目,查看学生掌握情况。2.安排学生进行人工授粉操作。 1、回答训练题?2、上讲台进行传粉操作。 制作传粉解说PPT。
七、教学特色
本节《传粉和受精》的内容容量大且抽象,在教学中把人工授精提到了传粉的前面,利用这一内容引入本节课,这样使得学生顺利明确本节的内容的作用所在。?在学习传粉这一知识点时,让学生课前采集鲜花,在课堂上小组内共同感受花粉和柱头的特点,猜想这些特点的实际意义。受精过程学习完毕,安排学生制作雌蕊模型,展示受精过程,并推理受精后雌蕊各部分可能发生的变化。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可提高思维能力,并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采用了微课程、PPT、虚拟实验室、照相机等技术工具,来支持学生的自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