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声音?
第5课 《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声音能传向四面八方,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的传播。
②、认识到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并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借助实验等学习活动,让学生认识声音的传播方向和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
②、了解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实验活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实验获取事实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声学道理。
二、教学重点:声音的传播途径
难点:声音的传播形式
三、教学准备:
①每个小组一个音叉,一个水槽.
②每两个人做一个“土电话”
③一米长的棉线、尼龙绳、木制米尺
④每小组一张“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记录表”
⑤空气传播声音实验装置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兴趣引入
介绍“土电话”,请同学上台演示“土电话”通话。
师:关于声音,你们想知道什么问题?
学生质疑: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谈话:同学们的问题真多,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声音的传播形式。
(揭题)老师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程
1、认识振动和声波
①振动:观察实验:音叉在水中的振动。(小组同学交流自己想法)
教师对学生描述语言进行指导,使学生能描述水面波动的细微变化。
②声波:“土电话”游戏?? 同桌拿出“土电话”
指导玩法:A、强调说话人声音以听话人不能直接听到为宜。
B、两个“话筒”的线拉紧。
讨论:纸杯里听到的声音是怎样传传播的?
教师小结: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就这样,声音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2、认识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
①学生各小组选择器材(棉线、尼龙绳、木制米尺)
②学生各小组制定实验方案,做实验,交流发现和观点。
完成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实验记录表
传声物体
棉线
尼龙绳
木尺
能否听到音叉声音
?
?
?
能否感受到音叉的振动
?
?
?
哪种材料传声效果最好
?
?
?
?实验时老师巡视,参与学生的实验活动。并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A、穿过所有的材料你们都能听到音叉的声音吗?
B、你们发现声音穿过哪种材料时效果最好(声音最大)?
③交流汇报、经验分享
教师扮演主持人角色,提醒学生汇报每个小组实验取得的发现和结果。开展质疑、答疑、全体学生形成共识。
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实验:小闹钟发出声音并放置在玻璃罩内
说说小闹钟的声音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简要画出传播路线图:
闹玲——空气——玻璃——空气——耳朵
教师打开抽气机,学生倾听声音的变化。
学生汇报听到情况,思考声音变化的原因。(猜想)
教师小结:没有空气就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在真空里,我们只看见闹钟铃在动,却听不见声音。
(三)总结、扩展
1、总结:通过今天的实验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2、扩展:大自然是非常奇妙的,你们想了解一些其中的奥妙吗?
如:雷雨天气,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什么?
(光的速度比声音的速度传播快)
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能互相通话吗?必须使用什么?(无线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