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课 时
第 周第 课时
1 课时
课 型
讲授与实践操作课
日 期
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愿意合作交流,尊重证据;
2.培养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能够设计并完成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
知识与技能:
了解蒸发现象;
知道液体蒸发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重点
蒸发现象
教学难点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蒸发快慢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法、学法
讲解学习、动手操作、实验演示、小组合作交流
教具、学具
演示材料:
课件、毛笔、湿巾纸(2块)、酒精灯或置于暖气片上。
分组材料:
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湿巾纸各两份、火柴
(预设:生可利用身边材料自主进行实验)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课前准备
实验导入
PPT出示要求。
1.在生唱歌时毛笔蘸水往黑板上写字:水去哪里了?
2.阐述教学目标。
3.谈话:在你们唱歌的时候,老师往黑板上写了几个字,是什么?
明确实验室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及守则。
1.生唱歌做上课准备。
2.生明确学习目标。
3.生回顾并回答。
为上课的有序安全进行奠定基础。
通过水消失掉的小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探究过程
提问:水究竟去哪里了?
(注:不做正误判断,只鼓励)
提问:
A.水有几种存在状态?
B.写在黑板上的水是什么状态?(相机板书:液)
C.水蒸气有什么性质?(相机板书:气)
总结:黑板上的水并不是真的消失了,只是从液体变成了我们看不见的气体状态,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板书:蒸发)
提出问题
谈话:蒸发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谁能举例?
PPT出示不同的晾衣方案。
A.摊开和折起
B.阳光下和阴凉处
C.通风处和无风处
作出假设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做出假设并板书
表面积 大 ?
温度 高 ?
空气流速 快 ?
方案设计
1.不限定材料。提问:如果要
4.各抒己见
(预设:蒸发了;被黑板吸收了;变干了;变成水蒸气了;跑到空气里去了等)
生思考。
A点答。
B.齐答。
C.点答。
聆听并明确课题及课题含义。
男女生齐读定义。
1.思考并回答。
进行选择并说明原因。
1.根据其他学生回答及老师引导作出假设。
1.生各抒己见
检测学生的前认知水平,不做判断,只是一个了解学生知识层次的手段。
复习旧知识,并且引出新概念,自然过渡。
考察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程度,并且为问题提出做铺垫。
不限定材料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自主探究
验证表面积大,蒸发进行的快,我们可以怎么样设计方案?
(要及时鼓励及评价)
限定材料:两张湿巾纸。进行方案征集。
实验操作
演示实验:一张折起,一张摊开(强调控制单一变量)
写出结论。
组织学生4人小组进行实验方案设计,验证温度或空气流速对蒸发快慢的影响(任选一个)(时间:4分钟)
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3.预设:生汇报方案不完整且无学生提出修改意见时,师进行引导。
4.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时间:4分钟)
谈话:哪个小组愿意分享一下实验结果?
调查:有无不一样的结果?
(预设:如有,则汇报操作方法及观察到的现象,师生一起分析有无操作不当之处;如没有,则师生共同小结实验结论)
(方案不完整或不准确时其他学生可质疑、补充或修改)
2.生思考并回答。
1.观察现象。
2.分析得出结论。
1.4人组讨论交流,完成实验报告单实验设计部分。
2.小组代表汇报。
(组内组间可互相补充)(预设:3组汇报)
3.4人组进行实验研究。
4.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现象,并且分析得出结论。
5.师生共同小结影响蒸发的因素。
方案,使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被有效打开。但是受材料及环境影响,有些实验无法在课堂上进行验证,因此在交流完后,教师出示指定材料,又进行思维收缩,最终确定一个可行方案进行演示,既锻炼了学生了科学思维能力,又使孩子明白做实验要考虑客观因素。
小组探究环节使孩子们在不同的分工下明确如何正确有效的与别人进行合作交流,并且通过自主操作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尊重证据,会分析实验现象,可通过现象自主得出结论。
巩固应用
总结拓展
7.小结:蒸发的快慢与周围的温度、水的面积及周围空气的流动速度有关。
1.谈话:生活中蒸发的例子有很多,有时候我们需要蒸发快一些,有时候需要蒸发进行的慢一些,什么时候需要加快蒸发?可采取什么措施?什么时候要减缓蒸发?可采取什么措施?
1.阐述本节课学习内容,回顾上节学习内容,自然界中这两种现象的相互转化有什么意义?(预设:时间允许时拓展)
生各抒己见,进行知识强化巩固与应用(可互相补充)
1.师生共同回顾,思考蒸发和凝结转化的意义,并查阅资料,课后交流。
知识强化。
培养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使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又应用于生活,回归于生活。
使学到的知识能构建成知识体系。
板书设计
蒸发:液→气
快 慢
表面积 大 小
温度 高 低
空气流速 快 慢
教学反思
教案检查记录
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