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得出声音能在哪些物体中传播。
2、通过观察、实验、思考,知道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和以什么方式传播。
3、对待科学学习要善于思考、尊重事实,学会通过掌握的资料探求事物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里传播。
难点: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以什么方式传播。
【课前准备】
将学生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分别有操作员、记录员、汇报员。
【教学准备】
水槽、水、石块、纸杯、线、牙签、书本、整只铅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用铅笔敲桌子,把书本从上方落在桌上,你听到声音了吗?
?2、谈话:你们是怎么听到的呢?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二、认识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1、问:生活中还有没有这样的现象?
师:在这些声音和人之间隔着什么物体?这说明声音可以通过什么物体进行传播?向哪个方向传播?(为了更直接的验证声音传播的方向,在此处可以进行演示,发出声音)
小结:以上事实说明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传播的方向是向着上、下、左、右、前、后各个方向的。
三、认识声音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
1、讨论:刚才认识了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那声音能不能在固体或液体中传播呢?有什么证据?(学生可能举出生活中声音传播的实例,应该予以鼓励)
2、提问:你们刚才说的都很好,那么怎么来证明你们的说法呢?(实验)
3、谈话: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们自己设计实验来证明好不好?(生讨论如何进行实验)
4、汇报自行设计的实验情况,师给予适当点评,各组之间互相评价设计的方案。
5、讨论:在今天的这个实验中,你们觉得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注意仪器、自身的安全等。)
6、学生实验?(结束后,我们要表扬有杰出表现的小组。)
7、汇报实验结果。师生共同评价各组的实验情况。
小结:以上事实说明了声音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
四、认识声音的传播
?1、问:通过以上的研究,你认为声音能在哪些物体中传播?
小结: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知道了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总结学生实验结论)
2、讲解:轻敲水槽,发现水槽里面出现水纹。
(1)为什么会出现水波,水波的传播方向是怎样的?
(2)当物体振动发声时,会引起周围的空气也跟着振动。发生体振动得快,周围空气振动得就快,发生体振动得慢,周围空气振动得就慢;发生体振动的幅度大,周围空气振动的幅度就大,发生体振动的幅度小,周围空气振动的幅度就小。这样,发生物体周围的空气,会形成一种不断振动着的声音的波浪,这种声音的波浪叫做声波。
声波和水波一样也可以向远处传播。所不同的是:水波只能沿着水面向周围传播,而声波可以通过周围的物体向上、下、前、后、左、右各个方向传播。
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1、评出表现好的小组。
2、大家猜猜今天老师最欣赏的是哪一位同学?为什么?(引出学生相互评价,以期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