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3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26 21:1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
教学知识要点:
能从纸屏上小球跳动的实验推测人是怎样感觉到声音的。
了解人耳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知道什么是噪声及其危害,知道怎样保护耳朵。
有保护听力的意识以及措施。
乐意去帮助听力有障碍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耳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难点:正确区分噪声和非噪声。
教学准备:
每个实验小组准备:小鼓、带橡皮膜的纸筒、小火柴棍、线绳
耳朵构造的实物模型
耳朵构造的课件
录制的各种声音。
教学过程:
课题引入:(3分钟)
师:同学们,大家好。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小游戏《猜猜我是谁》。(提前安排三位同学练习动物叫声,配合动作,其他同学辨别声音) 猫 狗 羊
生:感受声音。
师:同学们回答非常棒,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
师:那我们是怎么听到这些声音的呢?
生:
师:那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研究“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好吗?
板书课题: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二).学习新知识:
1.(5分钟)
师:同学们,你们的小耳朵都带来了吗?我们一起来摸摸小耳朵。
生:(1—3学生回答)
师:下面请大家二人一小组,仔细观察对方的耳朵,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观察对方耳朵
师:请大家说一说,耳朵有哪些部分构成?
生:(1—3名学生回答)
师:根据学生回答告诉学生我们看的见得部分叫耳廓,和耳廓相连的是外耳道,外耳道里面你还能看到什么?
生:
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里面还有什么结构呢?
(出示课件)老师向同学们逐一介绍耳朵的各部分名称。
师:板书
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
2、引导学生认识耳朵各部分的作用。(25分钟)
A.耳廓功能的研究(10分钟)
师:同学们既然已经知道了耳朵的构造,那这些结构分别具有什么功能呢?同学们可大胆猜想一下
生:(1---3名学生)。
师:那我们首先来研究研究头部两侧看得见的耳廓部分,它会有什么功能呢?
师:我们来做一个小测试,请大家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
把你们的左手和右手放在耳廓的后侧
用手去捏住耳廓的后侧部位
老师放音乐时,你们仔细的用耳朵感受一下。
放音乐学生反复做动作3次,停止
师:通过测试,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声音有大小之分,清晰和模糊之分,方位的不同等等。
师:说明了耳廓在听声音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收集声波
师:板书:耳廓----收集声波
B.鼓膜和听小骨的功能研究(15分钟)
1.设计实验4分钟
2.动手实验8分钟
3.汇报小结3分钟
师:耳廓收集声波后经过外耳道向内进行传递,到达外耳道深部的鼓膜和听小骨,那么鼓膜和听小骨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师: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模型,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模型相当于耳朵的哪些部位?
生:进行观察
生:(1—3名学生回答)
师:请各实验小组探讨一下,你们将如何使用这些材料,来研究鼓膜和听小骨的作用,从而发现他们的奥秘,小组讨论。(1分钟)
生:回答实验的方案。(1---3个小组)
师:依照学生的回答,老师提出规范的实验要求。
把小鼓的一面紧贴住模型的没有蒙橡皮膜的一面。
模型向上倾斜一定的角度。
让火柴棍要紧贴住橡皮膜,火柴棍一定要禁贴住橡皮膜的中央部位。
然后用力敲击小鼓,小组成员共同协作。
然后进行观察,橡皮膜以及火柴棍的变化情况。
那我们现在以小组形式,按照实验操作的规范和要求去进行实验,看哪个小组,实验认真,操作规范,发现秘密多,实验开始吧!
生:实验进行,教师巡视指导。
师:实验停止,大家以小组的形式汇报一下你们的精彩发现。
生:1—2组汇报
师:那说明了鼓膜和听小骨在听声音的过程中起的作用是通过外耳道将声波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震动,在鼓膜内侧的听小骨同时引起震动,将声音的信息通过震动继续传递给耳蜗,
师:大家仔细看一看,鼓膜后的听小骨以及耳蜗的结构,在耳蜗的内部还有装有液体的管道,通往听神经,声音通过液体的进一步传播会很快到达听神经部位,听神经会将得到的声音信息很快送达给大脑管理听觉的神经中枢,这样人们就听到声音了。
师:大家来看一看课件反映出的听到声音的完整过程。(展示课件,耳朵的模型,听声音的经过)
生:
(三).知识的拓展及延伸:(6分钟)
师: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那么在生活当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自己的耳朵呢?
生:(1—3名学生回答)
1. 不要长时间带耳机。
2. 不要听巨大的声音。
3. 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掏耳朵。
4. 不要让脏水进耳朵。
师:如果我们没有保护好耳朵,就会导致听力下降或者失去听力,在我们生活当中,就有这样一些特殊的人,让我们随着这优美的的音乐,学习一些简单的手语,向他们奉献出我们的一片爱心吧!
请大家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做。
师、生:一起做,(1分钟即可)
师:今天这节课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