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下3.1.3空气与氧气-氧气的性质
单项选择题
1.液氧转化为氧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
A.混合物变为纯净物 B.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C.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D.分子总数增加
2.下列现象不可用氧气的物理性质来解释的是( )
A.海拔越高氧气的含量越少
B.氧气在降温加压时可变成淡蓝色的液体
C.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鱼类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溶有氧气
3?.下列不属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不易溶于水
B.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C.在101kPa、-183℃时氧气变为淡蓝色液体
D.氧气能支持燃烧
4?.下列关于氧气的物理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
A.氧气易溶于水
B.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大
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D.在一定条件下,氧气可变为淡蓝色液体,也可变为雪花状淡蓝色固体
5.鱼能在水中生存的原因是( )
A.水中含氧元素
B.水中含氧原子
C.水中有溶解的氧气
D.水分解出氧气
6.?下列用途中利用氧气的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炼钢
B.液态氧用于制造炸药
C.工业上利用空气制取氧气
D.急救病人时输氧气
7?.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
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8?.为方便运输和使用,很多气体都用钢瓶储存,为了方便识别,不同气体的钢瓶漆成不同的颜色.装有氧气的钢瓶会漆成( )
A.白色 B.蓝色 C.黑色 D.黄色
9.?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
A.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
B.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相同
C.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
D.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
10.下列物质在纯氧中燃烧,主要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 ?
A.硫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 ?
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
C.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 ?
D.木炭燃烧发出白光 ? ?
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1. B
解析:A、液氧与氧气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液氧与氧气属于同种物质都是纯净物,所以A不符合题意; B、液氧转化为氧气,分子本身没变,分子之间的间距变大,所以B符合题意; C、液氧转化为氧气,分子本身没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显然化学性质不变,所以C不符合题意; D、液氧转化为氧气,分子本身没变,分子的总数不会增加,只是分子之间的间距变大.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 C
解析:氧气在空气中含量的高低、状态的改变、水溶性等方面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 故选:C.
3. D
解析:A、不易溶于水,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B、密度比空气大,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 C、在101kPa、-183℃时氧气变为淡蓝色液体,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 D、氧气能支持燃烧是化学性质. 故选D.
4. A
解析:氧气不易溶于水,水中溶有少量氧气,但不能说“氧气易溶于水”,所以A说法是错误的.故A符合题意.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B的说法是正确的,B错;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故C的说法是正确的,C错; 氧气有三态变化.故D的说法是正确的,D错. 故选A.
5. C
解析:鱼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溶有的少量氧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与水中含有氧元素、水是液态无关,且水常温无法分解生成氧气; 故选C.
6. C
解析:A、氧气能用于炼钢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故错误; B、液态氧用于制造炸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故错误; C、工业上利用空气制取氧气是利用氧气和氮气沸点不同来分离的,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故正确; D、急救病人的生命活动需要氧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故错误; 故选C
7. C
解析:探究粗细的影响,所以要在粗细上对比,其他要素保持一致. 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做实验,这样就使反应的条件不同,而难以比较,故A错; B、氧气的浓度不同,得不出正确的结论,故B错; C、氧气的浓度相同,根据两种铁丝的燃烧的剧烈情况来得出结论,故C对; D、浓度不同的氧气中,比较同种铁丝的燃烧,与探究的实验目的不同,故D错. 故选:C.
8. B
解析:装有氧气的钢瓶是蓝色的,观察选项,故选B.
9. D
解析: A、硫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不能产生白烟,红磷在氧气中燃烧能够产生大量白烟.故错;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铁生锈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故错; C、燃烧和缓慢氧化都放出热量,故错; D、Ⅰ、Ⅱ两类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故对. 答案:D
10. A
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而不是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 ? ?
课件17张PPT。浙教版《科学》空气与氧气3授课:小慧老师 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第3课时[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课程编号:TS1604010204Z82030103XHH
慕课联盟课程开发中心:www.moocun.com —— 氧气的性质目标1.认识氧气的主要性质及用途,能通过氧气的性质理解氧气的广泛用途。
2.掌握碳、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
3.了解氧气是空气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和我们人类生命最息息相关的部分。能用模型解释氧气与一些物质的反应。
氧气的性质生锈的铜币生锈的铁制品金鱼这些现象的产生与什么物质有关呢?急救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常温下1升水中大约能溶解30毫升的氧气。
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克/升,比空气密度(1.293克/升)略大。在压强为1.01×105帕的条件下,氧气在-183℃时会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在-218℃会凝固成雪花状的蓝色固体。氧气的物理性质1.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观察现象。碳在氧气中的燃烧 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碳在氧气中的燃烧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冒出白烟,放出热量.化学变化表达式:磷在氧气中的燃烧硫在氧气中的燃烧1.硫是______色的固体粉末淡黄2.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________色火焰。淡蓝3、硫在纯氧中燃烧发出_____________色火焰,反应后生成一种具有___________气味的二氧化硫(化学式为_______),手摸集气瓶外壁的感觉是_______,说明硫燃烧能_______热.明亮的蓝紫色刺激性SO2热放4.这个变化属于_______变化,参加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和_______,反应后生成的物质是_______化学硫氧气二氧化硫5.如何用化学式表示上述变化过程呢?S+O2SO2点燃硫在氧气中的燃烧铁在氧气中的燃烧1.铁是______色的金属银白2.铁丝在纯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出________生成一种_______色的固体四氧化三铁(化学式为_______).剧烈燃烧,火星四射Fe3O4热量黑3.想一想:为什么要在集气瓶底部预先放些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熔化物溅落而炸裂瓶底。5.如何用化学式表示上述变化过程呢?铁在氧气中的燃烧1.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在压强为101kPa,氧气在-183℃变为淡蓝色液体
C.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D.氧气极易溶于水练习D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B.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燃料
C.水中的氧气是鱼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D.铝、铁等金属能在氧气中燃烧B练习小结1.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碳+氧气→二氧化碳点燃C+O2→CO2点燃在空气中持续红热;
在氧气中发出白光;
放出热量;
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在空气中发出淡蓝色火焰;
在氧气中发出淡蓝色火焰;
放出热量;
生成有刺激性气体盛有灰黑色木炭的燃烧应由上而下慢慢伸入瓶内。有浓厚的白烟;
放出热量;
在氧气中发出白光。
硫+氧气→二氧化硫点燃S+O2→SO2点燃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
放出大量的热;
生成黑色固体。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点燃硫的用量不宜过多;
瓶内装少量水,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对空气造成污染
P+O2→P2O5点燃此反应生成的是P2O5固体小颗粒,现象应描述为白烟,而不是白雾(指小液滴)
点燃P+O2→P2O5点燃铁+氧气→四氧化三铁预先在瓶底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防止熔融的溅落物炸裂集气瓶2.氧气的化学性质亲爱的同学,课后请做一下习题测试,假如达到90分以上,就说明你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慕联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