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空气与氧气-氧气制取方法的选择(同步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3.1.4空气与氧气-氧气制取方法的选择(同步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3.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27 22:22:35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八下
3.1.4空气与氧气-氧气的制取方法的选择
单项选择题
1?.制取氧气的方法有:①加热过氧化氢溶液;②加热高锰酸钾;③分解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④加热过氧化氢与高锰酸钾的混合物;⑤水中通直流电.下列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方法的选择中,都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③
2.?实验室用分解H2O2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为了得到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干燥剂是(  )
A.熟石灰 B.浓硫酸 C.纯碱固体 D.浓盐酸
3.实验室用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必不可少的操作(  )
A.加热 B.过滤 C.蒸发 D.溶解
4?.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约能源.如图所示的四种制取氧气的方法中最节能的是(  )
① B.② C.③ D.④
5.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
A.加热氯酸钾
B.加热高锰酸钾
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二氧化锰
6?.如图所示的装置有很多用途,下列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由a口进气
B.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
C.排水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
D.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由a口进气
7.下列方法均可以制取氧气,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加热高锰酸钾
B.分离液态空气
C.电解水
D.分解过氧化氢
8.?下列有关“固-液反应,不需加热”的气体发生装置合理的是(  )
9.用氯酸钾和过氧化氢分别制取氧气的实验,共同点有(  )
A.都必须加热
B.都是分解反应
C.反应物都是氧化物
D.发生装置相同
10.?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请你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
B.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试管
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D.实验后的试管,要洗涤干净存放
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1. D
解析: ①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最好加入二氧化锰是固体;④中高锰酸钾不能做催化剂,⑤中给水通直流电的方法制取氧气,耗费电能,不节约资源;②③是比较合理的. 故选D.
2. B
解析:在四个选项提供的物质中只有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其它三者没有,并且浓硫酸不能与氧气反应,所以可以用来干燥氧气. 故选B.
3. A
解析:A、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实验室用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必不可少的操作是加热,故选项正确. B、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用此方法制取氧气,无需进行过滤,故选项错误. C、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用此方法制取氧气,无需进行蒸发,故选项错误. D、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用此方法制取氧气,无需进行溶解,故选项错误. 故选A.
4. C
解析: 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需要加热,会消耗热能,故选项错误;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时,消耗热能,故选项错误; C、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时,不需要加热,用了催化剂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可以循环使用,故选项正确; D、通电分解水得到氧气,不仅产生氧气慢而且还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故选项错误. 故选:C.
5. C
解析:工业上需用大量氧气时,主要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采用加压、降温的方法使空气液化,然后再蒸发掉氮气,就能得到大量氧气,故答案选C.
6. A
解析: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由b口进气,由a口排出水,故方法不正确;
B、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即空气要从下端被排出,所以氢气必须从b端进入,使空气从下方排出,故方法正确;
C、排水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由a口排出水,故方法正确;
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空气要从上端被排出,所以二氧化碳必须从a端进入,使空气从上方排出,故方法正确;。
故选:A。
7. B
解析:A、加热高锰酸钾能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B、分离液态空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 C、电解水能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D、分解过氧化氢能生成水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故选B.
8. D
解析:A、导气管太长,不宜于气体的导出,故A不正确; B、选择的漏斗为一般的漏斗,应该用长颈漏斗,并且漏斗下端要伸到液面以下,故B不正确; C、长颈漏斗的下端伸入锥形瓶太短,无法起到液封的作用,故C不正确; D、分液漏斗关闭活塞时就能起到不漏气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9. B
解析:A、氯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常温即可,故错误; B、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二者都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正确;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氯酸钾的化学式是:KClO3;由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过氧化氢的化学式是H2O2;是氧化物,故错误; D、氯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选择加热固体的装置,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不需加热,选择固液常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故题目错误; 故选B.
10. B
解析:A、实验室可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正确; B、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应用外焰加热,故错误; C、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正确; D、实验仪器用完后要洗净,倒置在试管架上晾干,存放备用,正确; 故选:B.
课件21张PPT。浙教版《科学》空气与氧气4授课:小慧老师 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第4课时[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课程编号:TS1604010204Z82030104XHH
慕课联盟课程开发中心:www.moocun.com —— 氧气的制取方法的选择目标
1. 了解工业上制氧的方法。
2. 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仪器名称、装置的连接、收集方法和检验氧气的方法。
3.了解催化剂的作用。
如何获得氧气?一:空气冷冻分离法。二:实验室制氧气。工业方法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方法原理:利用液态空气的沸点不同,属于物理变化。空气降温液态空气低温蒸发-196℃氮气(沸点-196℃)液氧(沸点-183℃)多次压缩空气的冷冻分离法分解过氧化氢(H2O2)[加入二氧化锰(MnO2)]
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的混合物
加热高锰酸钾(KMnO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过氧化氢 水 + 氧气二氧化锰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加热二氧化锰
加热(KMnO4) (K2MnO4) (MnO2) (O2)(KClO3) (KCl) (O2)
(H2O2) (H2O) (O2)反应物都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
反应不需要加热固液常温型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气体收集装置排水法
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何检验收集到的是氧气?
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集满。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如何验满?过氧化氢(H2O2)制氧气实验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双孔橡皮塞过氧化氢 水 + 氧气MnO2二氧化锰双氧水过氧化氢(H2O2)制氧气过氧化氢 水 + 氧气二氧化锰H2O2 H2O + O2MnO2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过氧化氢(H2O2)制氧气步骤一:在常温下,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现 象: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
结 论: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很慢,放出氧气少。探究:过氧化氢(H2O2)溶液制取氧气步骤二: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 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了
结 论:常温下二氧化锰(MnO2)加速了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放出的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步骤三:反应停止后,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 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了
结 论:二氧化锰(MnO2)仍然在起作用使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产生氧气。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一 变:化学反应速率变
二不变: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催化剂的特点 1774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加热氧化汞(HgO),得到一种使人感到特别舒适、轻松的气体,并且发现物质在这种气体里的燃烧时比在空气中更强烈。在这期间,瑞典科学家舍勒在把软锰矿与浓硫酸一起加热时,也得到了一种使红热木炭火花四溅、光耀夺目的无色气体。
普利斯特利和舍勒实际上已经发现了氧气,并研究了它的性质。但由于墨守陈旧的燃素学说,他们不知道自己找到了什么。1774年10月,法国化学家瓦拉锡重做了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并进行了定量分析,确认由HgO分解出来的气体使一种新元素。1777年,他将这种气体正式命名为“氧气”,并提出了他的燃烧学说,建立了科学的氧化学说。阅读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 )
A.加热氯酸钾 B.加热高锰酸钾
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二氧化锰练习C练习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C小结1.获得氧气的方法(工业制法;实验室制法)。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起选择(发生装置;收集装置)。3.用过氧化氢制氧气。4.催化剂的性质和作用(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
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亲爱的同学,课后请做一下习题测试,假如达到90分以上,就说明你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慕联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