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同步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3.3.1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同步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27 22:28:20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八下
3.3.1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
单项选择题
1.?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物质质量/g
8
32
5
4
反应后物质质量/g
16
4
x
24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4
D.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5
2?.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物质/g
20
m
20
20
反应后物质/g
2
待测
32
26
A.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1:16:13
B.乙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C.待测质量一定为4g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3.最近日本推出了一种廉价环保的新能源--甲醚,它完全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则X(甲醚)的化学式是(  )
A.C3H6O2
B.C2H6O
C.C2H4O
D.CH4O
4火箭常用联氨(N2H4)作燃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是(  )
A.N2 B.NO2 C.NH3 D.N2O
5.氢氟酸(HF)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可用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氢氟酸与玻璃发生反应可以表示为:SiO2+4HF=X↑+2H2O,关于物质X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
C.X中一定含有硅元素、氟元素
D.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6.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以上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的值为44?
B.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4:1
7.2A+3B═C+3D中A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3:38,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已知一定量的A和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4.2gC和0.6gD,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36.5 B.63 C.98 D.294
8.?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x=5?????????????????????????
B.乙物质中至少有两种元素
C.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中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7
9.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3:2
C.丙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丁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
10.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表中m的值为13.5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物质X中一定不含氢元素
D.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1. C
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甲质量增加了16g-8g=8g克,是生成物;丁质量增加了24g-4g=20克,是生成物;乙是质量减少32g-4g=28g,为反应物,故可知丙质量仍为5g,质量不变,可能为做催化剂.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为分解反应. A、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正确; B、由分析可知,丙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正确; C、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16g-8g):(32g-4g)=2:7,错误; D、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32g-4g):(24g-4g)=7:5,正确. 故选:C.
2. 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表格中的数据,可知: A、根据各物质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可知甲为反应物,丙、丁为生成物.故该反应为:甲、丙、丁的质量比为(20g-2g):(32g-20g):(26g-20g)=18g:12g:6g=3:2:1,所以不正确. B、该反应参加的甲的质量为20g-2g=18g,生成的为丙的质量为32g-20g=12g、丁的质量为26g-20g=6g,故乙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故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所以不正确.? C、乙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但由于反应前乙的质量未知,故待测质量不一定为4g,所以不正确. D、由于乙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所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为丙和丁,故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所以正确.? 故选:D.
3. B
解析:甲醚完全燃烧时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X(甲醚)的化学式中C的个数应为2个,H的个数应为3×2=6个,O的个数应为2×2+3-3×2=1个,故X(甲醚)的化学式为C2H6O. 故选B.
4. A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可知,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个数不变,则反应中:反应前的原子为:氮原子4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2个;反应后的原子为:氢原子4个、氧原子2个,则2X中含有氮原子4个、故X的化学式为N2.
故选A.
5. C
解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O2+4HF=X↑+2H2O,反应物中硅、氧、氢、氟原子个数分别为1、2、4、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硅、氧、氢、氟原子个数分别为0、2、4、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硅原子和4个氟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SiF4.
A、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会发生变化,故选项错误.
C、物质X的化学式为SiF4,一定含有硅元素、氟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为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6. D
解析:由于四种物质中W和氧气质量减小,所以是反应物,且反应物的总质量是23g+(64g-16g)=71g,而水的质量增加,且增加值是32g-5g=27g,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所以二氧化碳必是生成物且生成的质量是71g-27g=44g;此反应的表达式可表示为W+O2→CO2+H2O. A、由以上分析知X的值等于44g+8g=52g,故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反应表达式可以看出W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是否含有氧元素则要通过生成物中的氧元素与反应的氧气质量进行比较,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27g×(16/18)=24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44g×(32/44)=32g,两者的质量和为56g,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64g-16g=48g,所以可判断W中含有氧元素,故错误;? ? ? ? ? ? ? ? ? ? ? ? ? ? ? ? ? ? ? ? ?
C、由于该反应的表达式是W+O2→CO2+H2O,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
D、由C的分析可知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44g-32g):(27g-24g)=4:1,故正确. 故选D
C
解析:
8. C
解析:由反应后质量的变化关系可知甲丁物质为生成物,乙为反应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道乙物质质量的减小等于甲丁物质的增加,故丙物质的X=5,既可以作催化剂也可以是杂质,所以A.X=5是正确的叙述;B.因为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故乙物质中至少有两种元素是正确的叙述;C.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故是错误的叙述;D.甲、乙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2:7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C?
9. B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丁的质量为:4g+10g+3g+4g﹣(6g+4g+3g)=8g,故乙为反应物,甲、丁为生成物,丙可能为催化剂,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故错误;
B、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10g﹣4g):(8g﹣4g)=3:2,故正确;
C、丙可能为催化剂,故错误;
D、生成甲、丁的质量比为:(6g﹣4g):(8g﹣4g)=1:2,由于未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故无法确定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C
解析:
课件17张PPT。浙教版《科学》化学方程式授课:小慧老师 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三节第1课时[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课程编号:TS1604010204Z82030301XHH
慕课联盟课程开发中心:www.moocun.com —— 质量守恒定律目 标1. 了解质量守恒定律。
物质真的会 消失吗 ?提出问题木头燃烧后留下灰烬蜡烛燃烧后质量几乎为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我们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前后试管的总质量会如何变化?如果把反应生成的氧气收集起来,加上氧气的质量,总质量会如何变化呢?思考与讨论 活 动1.如图3-47所示装置,将锥形瓶放在天平的托盘上,调节平衡。然后取下锥形瓶,将瓶塞上的铁丝在酒精灯上烧红后,接触引燃白磷,并立即塞紧瓶塞。待反应结束冷却后,重新放在天平托盘上,调节平衡。2.如图3-48所示,将锥形瓶置于天平托盘上,调节平衡。然后取下锥形瓶,把滴管内的溶液滴入瓶内,使两种溶液混合,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再将锥形瓶放回天平托盘上,观察是否平衡。活 动记录表活 动是是是是与上述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相比,本活动中的两个实验装置有什么特点?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这两个装置均构成了一个独立的密闭系统,没有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这样做有利于验证反应前后质量保持不变。思考与讨论 对比许多相似的实验和研究表明: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相等呢?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层面考虑下。4466101022归纳质量守恒的原因: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数目没有增减原子质量没有改变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原子种类物质的质量总和元素质量元素种类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可能改变:分子数目、物质状态木柴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这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答:符合。因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木柴在空气中燃烧时,木柴的质量与参加反应氧气的质量和等于生成二氧化碳与灰烬质量,而氧气的质量小于二氧化碳的质量,因此灰烬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解决问题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
2XY2+Y2 = 2Z 中, Z 的化学式为 。XY3练 习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
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
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是( )
A、50 B、40 C、10 D、70D练 习质量守恒定律
小 结亲爱的同学,课后请做一下习题测试,假如达到90分以上,就说明你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慕联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