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学科
科学
学段
中年级段
年级
4年级
相关领域
教材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提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将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理论依据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在他的“心理发展理论”中,提出了“最近发展区”这
个概念。他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斯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它表现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和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本教学设计试着把握这两种发展水平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2.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介绍
教材中的位置: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的第六课
课标中的位置:物质世界 能量的表现形式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具体内容:研究耳朵中的主要结构的特点和作用,并结合之前学习过的关于声音
的知识,说明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初中教材相关内容:耳朵的结构(中耳),声音的骨传导
2、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海淀区永泰小学四年级六班学生,从近一个月的课堂教学观察中发现,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课堂常规的养成较好。
下面针对本节课希望学生达成的三维教学目标进行分析
关于科学概念的调研分析:
首先,为了弄清学生对本课相关概念的具体掌握情况,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调研,以2个问题为载体:
问题1.
如果我们敲击一面鼓,就可以听到鼓声,那你知道这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么?
问题2.
如果我们在一个真空的环境中,敲这面鼓,还能听到声音吗?为什么?
四(6)班一共有学生36人,随机抽取12人,进行调查。
问题1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于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中学习过的关于“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这一概念的掌握情况,在这道题的反馈中,12名学生全部答出了关键词——“振动”,说明学生对于此概念的掌握是比较好的。
问题2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于第5课《声音的传播》中学习过的“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这一概念的掌握情况,12名学生全部答出了关键词:“不能,没有空气不能传播”,说明学生对于此概念的掌握也是比较好的。
其次,为了弄清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原有认知情况,即前概念,以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调研,以2个问题为载体:
问题3.
你知道耳朵里面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吗?把你知道写一写或者画一画
问题3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于耳朵结构的了解,在这道题的反馈中,12名学生中, 有6个同学提到了耳膜,2个同学提到了耳蜗,3个同学提到了耳道,1个同学提到了耳屎,1个同学提到了耳洞,1个同学提到了耳垂,1个同学提到了耳管,1个同学提到了耳带,1个同学提到了耳窝。
通过后期的访谈,我发现学生提到的这些词,分别指的是图中的这些地方:
以上结果说明学生对于本节课需掌握的耳朵结构基本都有了解,只是对于具体的名
称描述不够清楚,那么学生对于这些结构的作用了解到什么程度呢?继续借助问题
4进行调查。
问题4.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把你知道的写一写或者画一画
在问题4的反馈中:有2个学生提到了耳朵接收声音传到大脑,大脑让我们听到声
音。有3个学生提到耳膜振动我们就听到了声音,其他7个学生的回答都是不清楚,
或者画了个耳朵,也看不明白他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以上结果说明,学生对于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并不是很清楚,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意识,是耳膜起了作用。
关于科学实践的调研分析:
针对本节课的探究活动,为了弄清学生能够想到那哪些实验方案,以提供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对6名知道 “耳膜”的同学继续调查,以一个问题为载体:
问题5:你觉得鼓膜是什么样的?如果用一种生活中的材料来比喻,它像什么?
6人中有3人的答案是:塑料袋,1人的答案是:拓印纸,显然这4名同学对于鼓膜的认知是比较正确的,其余2人中,1人的答案是石头,经过询问,这名同学说:掏耳朵的时候,觉得里面有一块很硬的东西堵在那,妈妈说别掏了,再掏掏到耳膜了,他觉得那个硬硬的就是耳膜,所以答案是石头。还有一个同学说是个小薄片,一碰就碎,进一步询问得知,他认为掏耳朵掏出来的耳屎就是耳膜。
以上结果说明,学生虽然知道鼓膜,但是对于鼓膜的具体形态并不了解,很难将探究活动中用到的气球皮与鼓膜联系起来,所以探究活动开始之前需要学生对于鼓膜有一个直观的认知,实验材料的准备也应遵从他们的原有认知,提供一份塑料袋。
关于科学态度的调研分析:
从上一节课的课堂教学中看,这个班的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汇报的比较具体全面,说明观察比较认真,这节课应对学生的这种态度加以肯定,帮助其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方法与手段
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与观察法。
手段:本节课主要通过提供有结构性实验材料,多媒体课件辅助,两者结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获得概念,掌握技能。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记录单、鼓、气球皮、透明塑料杯、皮筋、食盐、透明塑料袋
小组:记录单、鼓、气球皮、透明塑料杯、皮筋、食盐、透明塑料袋、音叉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科学概念:
说出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科学实践:
(1)借助“鼓膜”模型研究鼓膜的作用。
(2)通过体验活动研究耳廓的作用。
科学态度:
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重点:
(1)借助“鼓膜”模型研究鼓膜的作用。
(2)通过体验活动研究耳廓的作用。
难点:
说出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
流程图
具体过程:
1、 集中话题(时间2~3分钟)
活动一:教师出示一面鼓,进行敲击。
提问“鼓是怎么发出声音的?”
带领学生进行分析:鼓面振动发出声音,带动空气振动,空气再将振动传给我们的耳朵,我们才能听到声音。
板书:声源(振动) 空气 耳
【教学意图】通过情景,引出话题,复习旧知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可以通过固、液、
气体进行传播。引导学生说明:鼓声是通过空气的振动传到耳朵的,为下面探究
活动的顺利进行做准备。
2、探索、收集证据(时间30分钟左右)
(1)外耳的特点和作用(时间8~10分钟)
活动一:组织学生对耳廓进行观察,学生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汇报交流。总结出耳廓的特点:大,外扩,有凹凸,s型……
组织学生讨论耳廓的特点和作用之间的联系。
播放音乐,体验耳廓的作用。
引导学生说出:耳廓的主要作用是收集声音。
板书:耳廓、收集
【教学意图】耳廓是学生在耳朵的结构中最熟知的部分,但是可能平时并没有留心观察
过,通过互相合作观察,让学生感受结构与功能的相适应性,同时培养学生细
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科学态度。落实本课的重点。
活动二:组织学生对耳道进行观察,为学生提供观察工具:手电筒和放大镜,学生将观
察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汇报交流。
总结出耳廓的特点:长,外宽内窄,有小的绒毛,耳屎……
组织学生讨论耳道的特点和作用之间的联系。
引导学生说出耳道的主要作用是传递声音。
板书:耳道、传递
【教学意图】耳道是学生在耳朵结构中较为熟知的结构,学生称之为耳洞,耳朵眼儿,
在之前的活动中,学生观察耳廓的时候很容易就注意到了耳道,因为没有工具,
黑洞洞的,看不清楚,所以学生很好奇耳道深处有什么,提供手电筒,满足学
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对于耳朵的结构进行进一步深入的认识。再次感受人耳
结构与功能的联系。
(2)鼓膜的特点和作用(时间10~15分钟)
活动一:观察鼓膜的特点
出示耳内窥镜拍摄的鼓膜视频和图片
请学生描述鼓膜的特点。
引导学生说出:薄,透明,有弹性,封闭,圆形……
板书:鼓膜、振动
【教学意图】鼓膜是学生在耳朵的结钩中不太熟知的结构,学生对于这个结构的认识较
为模糊和偏面。如果我们不让学生清楚的看到鼓膜的样子,那么在接下来的活
动中,学生不会充分理解为什么要用气球皮来模拟鼓膜,只有让他们看到鼓膜
真正的样子,然后他们才能决定用什么样的材料来制作鼓膜模型更为合适。
活动二:制作鼓膜的模型
出示几种材料:塑料袋、气球皮、塑料杯子、橡皮筋
给学生时间思考和讨论:怎么做鼓膜的模型,哪种材料更适合做鼓膜的模型。
组织学生进行汇报,分析塑料袋和气球皮这两种材料的特性。
引导学生思考:鼓膜的哪种特性在听声音的时候起到关键作用?
【教学意图】塑料袋是前测中学生提到较多的一种材料,将其与气球皮进行对比,有助于学生发现鼓膜能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有一定的弹性,而不是透明和薄,同时为学生后面研究鼓膜的作用理清楚思路。
活动三:利用鼓膜模型进行探究、分析其作用
给学生时间进行探究活动
组织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并分析鼓膜是怎么发挥作用的
引导学生说出距离相同的时候,声源发出的声音越大,鼓膜模型振动越明显。
声源的声音不变的时候,离得越近,鼓膜模型的振动越明显,这和我们用耳
朵听声音的时候是一样的。我们的鼓膜就是这样工作的。
【教学意图】知道学生观察鼓膜模型振动的情况,引导他们将其与我们的鼓膜的工作情
况联系起来,充分体验鼓膜结构与功能的相适应,落实本节课的重点。
(3)耳朵其他结构的名称和作用(时间3~5分钟)
活动一:阅读资料库,了解耳朵其他结构的特点和作用
请学生说一说,鼓膜里面还可能有哪些结构?
出示耳朵结构图,告诉学生还有其他的结构:听小骨,耳蜗等
给学生时间,阅读资料库,了解详细信息。
【教学意图】资料库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获取知识,满足学生对于耳朵内部结构的求知欲望。提高教学效率,为突破教学难点打基础。
活动二:分析讨论,这些结构是怎么合作发挥作用的
请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耳朵结构图,介绍了解到的耳朵的其他结构的名称和
作用
板书:中耳、内耳、大脑
【教学意图】学生介绍这些结构的过程,其实是对刚刚获取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内化的过
程,这个过程是最终突破本节课教学难点的有力推手。
3、小结与拓展(时间3~5分钟)
(1)小结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
活动一:回顾本节课认识的耳朵的结构
请学生联系结构的作用,说一说,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引导学生说出: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
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给大脑,通过
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板书: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活动二:播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动画短片
【教学意图】 通过学生的自我总结,以及最后动画的补充,让学生知道人的耳朵是由外
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
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
样的声音了。突破本节课难点!
(2)保护听力
活动一:请学生课下思考:怎么保护好我们的听力
【教学意图】 与下节课内容相联系,做好铺垫。
板书设计:
记录单设计:
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对学生的评价:
(1)、关注学生上课发言情况、参与状态以及与组员合作表现,作为个人学习能力和单元学习态度评价依据。
(2)、收集学生实验记录单,作为单元学习能力和与人合作评价依据之一。
2、对教师的评价
(1)根据学生课堂中的参与状态、记录单的填写情况和后测的效果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指导进行自我评价;
(2)根据教师课上处理生成问题和应急事件的方法,是否出现知识错误和教学失误,教学时间与教学节奏的安排等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自我评价。
评价量规:
学生:
科学概念
水平一
了解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水平二
说出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有耳廓、耳道,中耳有鼓膜,知道鼓膜能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给大脑,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水平三
说出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科学实践
水平一
小组分工欠明确,制订计划较慢,发言不积极。不能有顺序地进行实验操作,观察不够细致,难以独立得出实验结论。
水平二
小组分工明确,制订计划较快,汇报缺乏条理。能有顺序地进行实验操作,会观察,结论正确,但不够细致。
水平三
小组配合默契,制订计划快而且考虑周全,发言有条理,实验时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准确,结论正确、严谨。
老师:
水平一
课堂上能够引导学生参与完整探究活动,指导学生完成记录单,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后测中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基本掌握。
水平二
课堂上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指导学生有质量的完成记录单,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细致分析,后测中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完全掌握。
水平三
课堂上能够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究活动,经历完整探究过程,指导学生高质量的完成记录单,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细致分析,意识到饱和度的概念,后侧中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完全掌握,并对溶解现象产生浓厚探究兴趣。
6.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300-500字)
特色说明:本节课的教学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1、鼓膜模型材料的选择
以学生为科学学习的主体,在制作鼓膜模型的活动中,尊重学生的提议,选用塑料袋和气球皮两种材料做为制作模型的原材料,让学生通过对比,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探究活动,同时在对比的过程中,意识到模拟实验模拟的是鼓膜的本质特性:有一定的弹性,容易振动。
2、认识耳朵结构的顺序
本节课带领学生按照从外到内,从熟悉到陌生的顺序,充分认识了耳朵的结钩,了解了各个结构的功能与作用,为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这个过程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3、对于耳道的认识
耳朵眼儿是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结构,本课为学生提供了观察工具:手电筒和放大镜,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使学生了解了耳道在我们听到声音时起到的作用,为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打下了基础,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出现了一个小的插曲,有一个小组的同学在汇报的时候,用的是塑料袋制作的鼓膜模型,问起原因,学生说气球皮振动不明显,所以换回了塑料袋,课堂上经过学生的讨论,发现这个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这个组学生没有把气球皮绷紧,课下进行反思,认为教师在探究前的指导应再细致一些,或者在巡视的过程中再全面一些,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小插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