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28 12:1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材分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教科版科学课四年级(上)《声音》单元第二课。本课在本单元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基于前一课《听听声音》来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后面《声音的传播》等课时的探究活动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本课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充分经历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交流汇报→获得结论的探究过程,逐步形成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迎合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
【学情分析】
在本课学习之前,每个学生对声音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虽然我们的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接触声音,但这些熟悉的现象不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时间去探究发生在身边的声音的奥秘,而这恰是科学教学中最有价值的地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
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声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借助其他物体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能想办法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假设,想办法使物体的振动能够看见。
【教学准备】每组学生:小鼓,皮筋,钢尺,音叉,水槽(未装水),实验记录单。
教师准备:小鼓,皮筋,钢尺,音叉,水槽(未装水),PPT课件、白板素材等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看老师手上的物品是什么?
生:小鼓!
师:我们用什么样的办法让这鼓发出声音来?
生:拍、敲、打……
师小结:用拍、敲、打……等方法,我们都是对鼓施加一个力。老师也对鼓施加一个力,你能听到声音吗?
生:听不到、听不清……
师:你们对鼓施加的力,引起鼓的什么变化,因此我们听到了声音?(揭示课题)
二、建立假设
师:为了研究这种变化,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两种易观察的材料。
(出示钢尺)这是什么?(出示橡皮筋)这是什么?你们能分别使它们发出声音吗?
找生回答并演示。
师:通过我们刚才的活动,谁来猜一猜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
生猜测:摩擦,撞击,敲打……
生:振动……
师:非常好,我们给他鼓掌。要想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不仅要关注物体不同的受力方式更要关注物体的状态。
三、收集证据
1、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亲自做实验看看它们发声时是怎么样的?(师PPT出示实验要求。)比一比,看哪组最认真,开始吧!
学生实验,师巡视指导。
2、 师:大家做得很认真,下面请几组来交流一下。
在白板上请几组学生交流实验报告单。
3、引导探究:
师:刚才我们使物体发出了声音,我们一起来看看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师利用白板的幕布功能遮挡住钢尺、皮筋不发声时的状态)。
生:来回运动的,上下运动的、往返运动的……
师:大家观察的非常仔细,如果把尺子、橡皮筋统称为物体,那么我们把这样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称为振动(板书)。你能用手势表示一下振动吗?
生:能!(用手势表示振动)
师:在刚才我们用皮筋和钢尺做实验时,都能看到它们的振动。可实际上,有很多物体在发出声音时,我们用肉眼是不能直接看到它的振动的。比如,(教师拿出音叉)这是音叉,现在老师要敲打它,让它发出声音,请你仔细观察,它在发出声音的同时,能不能清楚看到它在振动。
你听到声音了吗?看到它在振动了吗?(没有看到)
是呀!我们不能直接看到它的振动,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清楚看到呢?
生讨论:可以用手摸,可以把它敲响放水中……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我们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帮忙,这是我们科学上的一种新的观察方法。
我们先来观察一下发声的音叉和不发声的音叉用手触摸有什么感觉?
师:嗯,描述得真准确,大拇指送给你,同学们想想: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交流汇报,得出结论
师:你们说得很对,下面我们再来观察一下发声的音叉和不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水面上又会出现什么变化。
生预测后再进行分组实验,(教师演示,然后让学生分组实验,小黑板出示:实验2注意事项)
师:请大家交流一下刚才的观察和分析,好吗?
生: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水面上立即出现了波纹,也说明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师:通过刚才一系列的实验,你们发现振动与发声有什么样的关系吗?
生1:物体发声是由振动引起的。
生2: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回到课前,谁来说一说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用什么方法验证一下我们这个结论呢?
联系生活,找找
1、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振动发声?
2、找寻人体发声部位
(1)其实我们人体有一个发声部位,你知道它藏在哪里吗?
生边说边用手摸一摸自己身体哪个部位在振动。
(2)谈话:对,在我们的喉咙处有个发声器官叫声带,当声带振动时,我们就可以发出声音了。视频展示我们说话时声带怎样振动。
(3) 师:声带是一层薄薄的膜,所以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能大喊大叫,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声带。
(4)除此之外,我们身体还藏着一个敏感的感受声音的器官,你们知道它在哪?它叫什么?
生:耳膜,它藏在耳朵里。
师简述声音被我们听到的过程。
(5)正常的发声、听觉器官让我们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然而社会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听不见、说不出。(视频播放聋哑人公益广告)
看完这个短片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们应该关爱聋哑人,经常帮助他们……
五、小结:
师:经过大家的实验,以及小组的配合,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就得到了解答。是什么?大家一起说。
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 拨弹
↑ 弹

↓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