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4.6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4.6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01 18:0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本课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对消化系统的整体认识引申到一个具体的消化器官----口腔的功能与结构的变化。 2、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是了解食物在口腔里和牙齿.舌头.唾液的作用下是怎么变化的,牙齿分为三类。 3、口腔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于人体各个器官功能与结构都是有着必然的联系。 要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各个功能与结构,了解食物在口腔的变化。
【学情分析】
1、通过分析班级学生具体情况,我认为学生还是不能理解记忆,实验做得有限,不能充分让学生直观的去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 2、一般都是教师讲学生记背,死记硬背,传统模式,学生只是接受知识却不知到底是什么规律;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很死板,同样一道题换个问法学生就不会了。 我认为学生应该理解记忆,首先必须做到学习要有方法,做到举一反三。教师辅导学生提问共同学习。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牙齿、舌头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他们的功能各不相同。食物在口腔里会经历初步的消化过程。
2、牙齿有三种,门齿、犬齿和臼齿,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保护好牙齿,利于身体健康。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食物在口腔内部的变化过程,理解牙齿、舌头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2.观察牙齿分布与形状并分类,说说不同形状牙齿的特征与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合作交流。
2.保护好牙齿,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教学重点】
牙齿、舌头和唾液在消化食物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三种牙齿及其不同的功能。
【教学难点】
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分布、形状特征的观察。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食物一份、镜子一面、记录表。
教师:课件、儿童牙列模型、食物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每天都要吃许多食物,食物进入人体的第一站在哪里呢?(板书:口腔)
2.口腔里有什么呢?(板书:牙齿、舌头、唾液)
(二)观察口腔
1.预测:食物进入口腔会发生什么变化?(板书: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思考:若要研究这个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呢?在实验中我们需要观察些什么呢?
2.观察活动一:
①先观察饼干原有状态并记录(5块,1块对比)。
②将饼干放入口腔,对着镜子咀嚼5次,观察饼干的变化并记录。
③继续咀嚼感受,咀嚼20次后再用镜子观察饼干的变化并记录。
提示:尽量地把饼干保留在口腔里,最后咽下去!
?
原有状态
短时间咀嚼
长时间咀嚼
饼干的状态
?
?
?
学生体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3.牙齿、舌头、唾液在食物的初步消化中都起到了哪些作用?(板书:咀嚼、搅拌、润湿)
4.交流观察结果:同学们的观察真仔细,正是牙齿、舌头以及唾液的共同作用,才使花生由干变湿,颗粒由大变小,直到变成糊状,完成了初步消化。
(三)观察牙齿
1.口腔里的这些器官,我们平时最关注的器官是什么?(牙齿)你的牙齿是怎么样的?
2.观察活动二:
用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牙齿;观察完后说一说。
①你有多少颗牙齿?
②上下相对牙齿一样吗?
③每颗牙齿都一样吗?请你选择一种具体讲讲它的特征?
3.展示牙齿分布排列图,将牙齿分为三类(板书:门齿、犬齿、臼齿)。
(在口腔的入口处4颗宽宽扁扁的是门齿,门齿两侧各一颗尖尖的是犬齿,口腔最里边各有3——4颗臼齿。下颌是这样,上颌跟下颌一一对应。)
4.体验不同形状牙齿的作用
①学生体验:吃甘蔗时,这些形状不同的牙齿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②(出示儿童牙列模型)交流不同形状牙齿的作用:门齿像一把刀,能切下食物。犬齿尖锐,有力,当门齿无法切断较硬或韧的食物时,可以用犬齿撕开。臼齿能把门齿和犬齿切下的或撕下的小块食物,磨的更碎。(板书:切、撕、磨)
③牙齿咀嚼是口腔消化的主要作用,难怪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④交流:食物在口腔里如果能细细地消化,就能大大减轻胃肠的压力。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吃东西要做到“细嚼慢咽”。
5.观察龋齿
①(出示龋齿图片)像这样的牙齿我们称之为蛀牙或龋齿,它与正常的牙齿有什么区别?你知道为什么会长龋齿吗?(视频)我们同学中也有长龋齿的,该怎么办?要怎样预防?
②你知道正确刷牙的方法吗?(出示课件)看看小博士教我们怎样正确刷牙。
(四)拓展延伸
1.通过本节课的研究,你们有哪些收获?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口腔卫生,并积极宣传正确的刷牙方法,做一个爱护口腔的小卫士。???
【教学板书】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舌头(?搅拌)
????????????????????????????????????????????????? 门齿????切 PPT
???????口腔??????????牙齿?(咀嚼)?犬齿????撕 初步消化
臼齿???磨
唾液(润湿)
【教学反思】
本节课环节紧凑,条理清晰,过程完整,教师在整节课中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一直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在老师的调解下纪律也很不错。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也非常好。但是经过李福生老师和多位老师的指导,本节课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师的问题指向性明确,但是在学生回答之前教师给与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 充分,应该让学生在充分思考和观察之后再回答。
对学生回答的处理还是缺少机智,比如在描述不同类型的牙齿时,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知道那个是什么,但是这个字我不知道怎么写,怎么读”这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很常见,那就让他上来写一下,借此机会让孩子们加深印象,而我的做法是让学生进一步描述他所要说的牙齿的状态,并在他描述后进行总结归纳,直接告诉学生这个字的写法和念法,错过了教学生成。其实在教学中这种现象很多,教师应该给与学生更多表达和犯错的机会。
在数学生数自己牙齿数量的活动中,绝大部分学生数了自己的牙齿是24颗,但是有少量学生数得自己的牙齿是23颗,这少部分学生不敢肯定自己是否数对了,此时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他们数的都没错,成人的牙齿在28—32颗之间,而少儿处于乳牙期,牙齿的个数在24颗左右,23颗也是对的。一节课好不好,其实在于教师的问,看教师的问是否有思维含量、是否导向性明确、是否有挑战性。这一点还有待提高
本节课龋齿部分的教学还需进一步改进,使得活动更有价值,可以设计在课堂上统计龋齿人数,让学生了解龋齿的危害和基本特征后,再次观察自己的牙齿,并进行现场统计,算出班级的龋齿比例,使学生进一步知道保护自己牙齿的重要性,真正实现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设计缺乏亮点,研究食物在口腔里的变换,重点能否研究食物的变化,以及变化发生的原因,在进行拓展,研究口腔里的结构和各个结构的作用!在平时教学中可以进行尝试。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记录表
?
原有状态
短时间咀嚼
长时间咀嚼
饼干的状态
?
?
?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记录表
?
原有状态
短时间咀嚼
长时间咀嚼
饼干的状态
?
?
?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记录表
?
原有状态
短时间咀嚼
长时间咀嚼
饼干的状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