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通过探究果蝇的发育,概述变态发育的过程。
3.说出昆虫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关注生物科技的发展。
【学习重难点】
1.重点:举例说明昆虫变态发育的过程。
2.难点:通过探究果蝇的发育,概述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
【学习过程】
预习提纲:
(一)昆虫的生殖。
招引异性方式:分泌_______或_______等。
受精方式:_________。
产卵地方:蝗虫产卵于________;豆娘产卵于________;玉米螟产卵于________;蜂产卵于________。
玉米螟的危害:
(1)危害时期:_______阶段。
(2)灭虫最佳时期:_______阶段。
(二)昆虫的发育。
1.不完全变态。
(1)蝗虫的发育。
①发育过程中的重要特征:_______不能随幼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幼虫生长发育过程中有_______现象。
②成虫的习性:_______、_______,食量大,易形成蝗灾。
③食性:以玉米等_______植物为食。
(2)概念:经过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差别_______的发育过程。
(3)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完全变态。
(1)概念:经过_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差别____的发育过程。
(2)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达标检测】
1.蟋蟀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其发育过程称为( )
A.不完全变态 B.完全变态 C.变态发育 D.不变态发育
2.下列昆虫的发育不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是( )
A.菜粉蝶 B.蝗虫 C.家蚕 D.蝇
3.“蜻蜓点水”是一种( )生理现象。
A.喝水 B.戏水 C.产卵 D.觅食
4.蝗虫从受精卵发育成能飞的成虫,需要蜕五次皮的原因是( )
A.外骨骼不能生长 B.外骨骼损坏,需形成新的外骨骼
C.表皮细胞老化、死亡 D.蝗虫的个体发育过程为不完全变态
5.蝗虫是农作物尤其是禾本科农作物的主要害虫。蝗虫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 )
A.产卵之后 B.幼虫时期 C.受精卵 D.成虫时期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学习目标】
1.通过观看青蛙的生殖发育视频,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通过比较蝌蚪和成蛙的不同之处,认识青蛙的变态发育。
3.关注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学习重难点】
1.通过观看青蛙的生殖发育视频,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通过比较蝌蚪和成蛙的不同之处,认识青蛙的变态发育。
【学习过程】
一、两栖动物的生殖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请结合教材思考:
1.when:青蛙的繁殖季节一般发生在什么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
2.who:雌雄蛙中由哪一方发出交配信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3.where:雌雄蛙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在何处进行受精?_______________。
4.why:为什么蛙鸣?为什么抱对?为什么每个受精卵上面的颜色要深一些?
小结:两栖动物的生殖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两栖动物的发育
合作学习:结合课本图4.2-16,小组内完成活动。
活动一:将下列图片进行排序,并利用表演的形式说出各个发育阶段在形态上发生的主要变化。
1.将下列图片排序:
2.我来表演:小青蛙的发育过程。
小结:青蛙的发育经历哪几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对比蝌蚪与成蛙的主要区别。
生活环境
呼吸器官
有无四肢
有无尾
运动方式
蝌蚪
成蛙
小结:青蛙的发育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
三、知识整合,迁移应用
1.有人说:“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你认为该观点是否符合科学道理?试发表自己的见解。除了青蛙以外,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两栖动物吗?
2.资料分析:
资料一:“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反映了青蛙的繁殖与农业生产的丰收有密切关系。下表是几块稻田中青蛙的数量与农业害虫数量的关系。
稻田
A
B
C
D
E
青蛙(只/亩)
102
85
15
35
2
害虫(条/平方米)
11
12
25
55
125
通过资料你知道了什么?
资料二:俗话说:一只青蛙四条腿。可是现在三条腿(甚至多条腿)的青蛙却屡见不鲜。1995年,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中学生在河流和沼泽中发现三条腿的蛙,引起科学家的注意。后来经过调查,在美国南部、东部、中西部和加拿大都发现了畸形蛙,蛙的畸形个体数达10%左右。为探究其原因,研究人员把出现畸形蛙的地区的水取来,用非洲爪蟾做实验,结果爪蟾在发育过程中也发生畸形。
试分析出现畸变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青蛙?
四、谈谈我的收获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
A类:
1.“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夏季雄蛙高声鸣叫的原因是( )
A.捕食害虫 B.吸引雌蛙
C.休息 D.鸣囔的特点
2.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是( )
A.受精卵→蝌蚪→成蛙 B.受精卵→幼蛙→成蛙
C.受精卵→蝌蚪→成蛙 D.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3.关于青蛙生殖发育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体内受精、卵生、变态发育 B.体外受精、卵生、不变态发育
C.体内受精、卵生、不变态发育 D.体外受精、卵生、变态发育
B类:
4.与蝌蚪相比,只有成蛙才具有的结构是( )
A.鳃 B.肺 C.尾 D.后肢
5.青蛙和菜粉蝶的发育变态发育,下列关于这两种动物的变态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进行蜕皮
B.都经历了受精卵、幼体、蛹、成体四个时期
C.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差异
D.都属于有性生殖,其受精卵都在水中发育
C类:
6.下图是青蛙的发育过程图,请根图回答下列问题:
(1)雄蛙在水边高声鸣叫,是为了 。
(2)雄蛙和雌蛙抱对,雌蛙将卵排放到水中,雄蛙也将精子排到水中,卵和精子在水中结合成 ,完成受精作用。
(3)蛙的发育经历了 → → → 四个时期。
(4)B到D时期的青蛙幼体用 呼吸,生活在水中。E到F时期的青蛙用 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5)青蛙的主要食物是农业害虫,因此我们应该 。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保护好它们的 。
(6)青蛙和大鲵的生殖和发育有共同的特征是 , 。
鸟的生殖和发育
【学习目标】
1.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识别鸟卵的结构,说明各部分的功能。
3.培养学生热爱鸟类、感受自然之美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重点:描述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及其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列出鸟卵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描述鸟卵的结构与功能。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阅读“鸟的生殖”部分,并参阅图4.2-18和4.2-19,我能知道:
鸟的生殖包括 、 、 和 等四个阶段。其生殖方式与昆虫和两栖动物一样,仍然是 ,但不同的是鸟卵是一种具有 大型卵。
2.读图4.2-24,识记鸟卵的各个组成部分,并解剖一个新鲜的鸡蛋,认真观察,找出对应结构,最后就关于鸟卵的认识总结如下:
鸟卵的各种结构中,起保护作用的是 和 ;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的是 和 ;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的是 ;能够固定卵黄的是 ;胚胎发育开始的地方是 ;参与卵细胞构成的是 、 和 。
3.阅读“鸟的发育”,我能知道:
(1)鸟的发育自受精卵在 体内即已开始,产出后,再由亲鸟 才能继续发育,最后孵化成雏鸟。
(2)雏鸟分 和 两种,其中后者的亲鸟还具有 行为,可以提高后代的 。
4.观察图4.2-25,26,比较早成雏和晚成雏的不同。
比较项目
早成雏
晚成雏
羽毛
眼睛
后肢
从你了解的杜鹃生殖过程,想一想:鸟类生殖过程中必须具有的几个阶段是哪几个?
二、课堂导学
我们买回家来的鸡蛋都能孵出小鸡来吗?为什么?
三、生活点拨
购买鸡蛋的小窍门:一看:鲜蛋的蛋壳上附着一层白霜,蛋壳颜色鲜明,气孔明显,反之则为陈蛋。二摇:用手轻轻摇动,没有声音的是鲜蛋,有水声的是陈蛋。三试:将鸡蛋放入冷水中,下沉的是鲜蛋,上浮的是陈蛋。
【达标检测】
1.鸟类的生殖方式是( )
A.体外受精,卵生 B.体外受精,胎生
C.体内受精,卵生 D.体内受精,胎生
2.孔雀的尾羽是非常艳丽漂亮的,孔雀开屏是在( )
A.飞向远方 B.吸引雌鸟交配
C.讨人喜欢 D.生活习性,无任何意义
3.在下列行为中,哪项不属于鸟类繁殖期间的行为( )
A.园丁鸟用鲜花、浆果和彩色玻璃碎块装饰自己的小庭院
B.母野鸭奋起追逐老鹰
C.大山雀撕开奶瓶盖取食奶油
D.大山雀撕取桦树皮做窝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鸟都有孵卵和育雏行为 B.鸟类产的卵就是一个卵细胞
C.母鸡产的卵并不都可以孵出小鸡 D.家鸽的幼鸟在孵出后就会行走、觅食
5.雏鸽是由( )发育来的
A.卵黄 B.卵白 C.胚盘 D.卵黄膜
6.鸟卵中既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养料又能提供必要的水分的是( )
A.卵黄 B.卵白 C.胚盘 D.卵黄系带
7.下列哪项不是晚成雏具有的特点( )
A.全身裸露 B.腿足无力
C.眼睛没有睁开 D.孵出后随亲鸟觅食
8.受精后的鸡蛋,自然状态下不经孵化则不会变成小鸡,其制约因素是( )
A.缺少适宜的温度 B.缺少水分
C.缺少空气 D.缺少营养
9.鸟类比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复杂高等,在繁殖行为上表现为( )
A.体外受精 B.筑巢、孵卵、育雏
C.胎生哺乳 D.卵生
10.已建成的5万亩滇池湖滨生态湿地成了滇池生态环境的“调节器”,吸引了许多鸟类来昆明“安家落户”,下列繁殖行为不属于鸟类的是( )
A.筑巢 B.哺乳 C.求偶 D.育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