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多彩的生物世界 第二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多彩的生物世界 第二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1-30 23:1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教学目标
1、掌握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生活方式。
2、掌握节肢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特征。
温故知新
1、说出植物的主要类群名称及各类群主要特征?
2、说出植物各类群的代表植物及生活环境?
引言
下雨过后,人们总会看到有蚯蚓爬到地面上,为什么?
动物的类群
分组实验 观察水螅
1、目的要求:
(1)说出水螅的形态结构特点
(2)、描述水螅的捕食特点
2、材料器具:略
3、方法步骤:(1)用吸管吸取水螅,放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静止几分钟(主要是观察自由状态下的水螅)。
(2)用放大镜观察水螅的外部形态
(水螅身体呈浅褐色,圆筒状,下端为基盘,用以固着在其他物体上,另一端周围有触手和口,触手十分敏感。借助于触手和身体弯曲作翻筋斗运动)
(3)用吸管吸取数个水蚤并注入盛有水螅的培养皿中,用放大镜观察水螅捕食水蚤的过程。
(水蚤被水螅的触手捕捉,送入口中,在消化腔内进行消化,消化后的残渣经口排出体外。)
(4)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水螅的永久纵切片
思考:水螅的体壁和消化腔各有何特点?
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中间为结缔组织的中胶层)构成,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思考:根据水螅的特点思考概括腔肠动物
有何特征?
触手

消化腔
代表:
代表:
分组实验 观察蚯蚓
1、目的要求:
(1)、说出蚯蚓的形态结构特点
(2)、描述蚯蚓的运动方式
2、材料器具:略
(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些个体的前端有环带)。
3、方法步骤:(1)把蚯蚓放在解剖盘内,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2)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体会体壁的特点。
用手触摸蚯蚓的背部有湿润的感觉,触摸蚯蚓的腹部有粗糙的感觉(腹部有粗糙感是因为蚯蚓腹部有很多刚毛)
(3)观察蚯蚓的运动情况。
蚯蚓运动时依靠身体粗细的规律变化(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缓慢的蠕动爬行,与之类似的动物还有水蛭和沙蚕
注:1、实验时应保持蚯蚓的身体湿润,用浸水的棉球清擦蚯蚓的体表,以保证其正常呼吸
2、采集蚯蚓时应选择腐殖质丰富及土壤肥沃、湿润、疏松的地方。
结构特点:身体由许多相似体节构成。
代表:
蠕虫动物
蠕虫
动物
软体动物代表
软体动物代表
分组实验 观察蝗虫
1、目的要求:
说出蝗虫的形态特点
2、材料器具:略
3、方法步骤:(1)用将蝗虫放到解剖盘中,观察蝗虫的身体分部情况(蝗虫身体分头部、胸部、腹部)。
1、头部有触角一对,分节。具有嗅觉、触觉(个别有听觉)作用
(1)、胸部有三对足,均分节,后足发达,适于跳跃。
2、观察蝗虫身体胸部、腹部和足、触角的分节情况
3、观察蝗虫足、翅的着生部位以及翅的特点
(2)、胸部有两对翅,前翅长在中胸,革质,狭长,覆盖在后翅上起保护作用,后翅膜状,长在后胸,柔软而宽大,适于飞翔
(3)、胸部有两对气门,腹部有八对气门,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身体的“门户”,和体内的气管(气体交换场所)相连。
4、观察蝗虫的气门的位置
1、特征:外骨骼不随身体生长而生长,所以蝗虫生长中有蜕皮现象
2、作用:外骨骼保护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5、轻轻捏一捏蝗虫的身体,体会一
下有什么感觉?
3、意义:这些特征使它们的运动更加灵活,活动范围更加广泛。
坚韧的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这是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2、特征: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1、生活环境:种类、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4、代表:
1.下列哪项不是水螅的特征( )
A.有口无肛门 B.体壁有两层细胞
C.两侧对称 D.口周围有触手
2.下列哪些不是蚯蚓的主要特征( )
A.身体靠前端有一环带
B.身体柔软,背部光滑湿润
C.身体有许多相似体节组成,运动灵活自如
D.身体有许多差别很大的体节组成,运动缓慢笨拙
3.下列哪项不是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
A.有口无肛门 B.细线形或圆筒形
C.两侧对称 D.两头尖
练习
C
D
A
4.下列动物中不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A.蜜蜂 B.蚊 C.蚯蚓 D.蟋蟀
5.下列生物中,全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A.家鸽、壁虎、青蛙 B.蝗虫、蚯蚓、蜈蚣
C.鲫鱼、家兔、螳螂 D.蚂蚁、蜜蜂、鲨鱼
6.蝗虫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呼吸器官是( )
A.肺 B.鳃 C.气管 D.气囊
7.蝗虫是常见的节肢动物,下列有关蝗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身体分头部、胸部、腹部
B.触角、足均分节
C.体表有外骨骼
D.胸部有两对足、两对翅
C
B
C
D
8.蚯蚓一般生活在潮湿、疏松的土壤中。他进行气体交换靠( )
A.刚毛 B.湿润体表 C.环带 D.体节
9.蚯蚓刚毛的作用是( )
A.感觉光线 B.感觉声音 C.运动器官 D.协助运动
10.我们判断蚯蚓的前端和后端,最方便的是根据( )
A.环带 B.尾部 C.头部 D.气门
11.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的相似之处是( )
A.体表有外骨骼 B.身体分布 C.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D.靠体壁进行气体交换
B
C
A
C
1.请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图,回答问题。 (1)蝗虫是常见的昆虫,它的身体分为 、 、 三部分,其中有发达肌肉的是[ ] 。

(2)图中[ ] 是它的飞行器官,它
有 对足,跳跃时主要靠图中[ ] ,运动 器官都着生在 。
(3)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
(4)蝗虫的哪些特点使其适应陆地及空中生活活 。
头部
胸部
腹部
11
胸部
9

7
后足
胸部
气管
身体分部,足、触角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14.根据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及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区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可根据[ ]___________的位置。
(2)用手触摸蚯蚓的腹面会有_________的感觉。
这是因为在蚯蚓的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叫__________,它们与蚯蚓的_____________有关。
(3)蚯蚓身体由许多___________构成,这样的动物被称为__________动物。
(4)你能说出蚯蚓在自然界中的一项作用是_____________。
2
环带
粗糙
刚毛
运动
相似体节
环节
松疏土壤
感谢 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