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代儒学
一个王朝 一个帝王 一个读书人
学习目标
壹
贰
叁
【知识与技能】知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提出的背景,该思想的内容及实质,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分析儒学兴起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并结合初中历史、高中必修I、必修II的相关知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从不同的角度发现、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统思想的内涵以及发展历程的认识,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恰当评价,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太学的出现
——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进一步强化;
本课知识结构
汉代儒学兴起的背景
——焚书坑儒,儒学发展遭到打击;
一、汉代儒学兴起的背景
1、焚书坑儒,儒学发展遭到打击;
自主学习探究一(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
为什么儒学在秦时受到严厉打击?
为什么秦王朝不焚禁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公元前213年,高官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儒生”(读书人)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称赞过去的而议论现在政策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这种措施引起许多读书人的不满。第二年,许多方士(修炼功法炼丹的人)、儒生攻击秦始皇。始皇派人调查,将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挖坑活埋。史称“焚书坑儒”。
(1)原因:
1)根本原因: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文化成为政治权利的附庸。
2)直接原因:儒生、游士引用儒家经典、圣贤言论,批评时政,不利于秦朝的统治;
3)导火线:儒生抨击郡县制(主张分封,反对郡县)。
4)目的:遏制思想文化泛滥,维护专制统治。
(2)焚书范围:六国的历史记载+私人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等+禁书。 可以保留的书:《秦记》+博士管理的文献+有实用价值的书(如医书、农书、卜筮等)。
(3)焚书的目的:
秦朝焚书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思想,而医药、卜筮、种树之类的书是实用之学,对社会和国家有益,不构成威胁。
一、汉代儒学兴起的背景
1、焚书坑儒,儒学发展遭到打击;
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
实质
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有利于加强思想文化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维护专制统治。
积极
对过去:对先秦文化予以粗暴否定
对将来:钳制思想,摧残人才,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
消极
对当时:实质上是对文化的一种专制,使得文化成为政治权利的附庸;文化氛围也因此由生动活泼转为死气沉沉,儒家思想遭到沉重打击,陷入低潮
消极
(4)评价“焚书坑儒”?”(★重点)
探究1:和战国时期相比,秦的文化氛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生动活跃;
秦朝时期:焚书坑儒,死气沉沉。
秦始皇像
战国:未统一,宽松的学术氛围。
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创立,出于政治统一的需要,思想走向专制。
(1)变化:
(2)原因
自主学习探究二(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
秦朝采用法家思想、以严刑酷法治国,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短期而亡。秦灭汉兴,面对严峻的社会形势,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指导思想来治国呢?
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决定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陆贾): “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向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 ”
——《史记·陆贾列传》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初黄老之学实行的背景
背景:①客观上: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的形势所需;
②主观上: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巩固统治。
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西汉建立
“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休养生息
黄老思想
内:经济凋敝、王族问题
外:匈奴威胁
2、汉初各方面的发展概况
汉初休养生息——儒家思想逐渐复苏
汉初以黄老之术治国(“黄老之学”的基础是早期道家理论的“无为而治”),同时又兼采阴阳,儒,墨,法等各家学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儒家的"仁政","民本"思想相近,在这样一种宽松的政治氛围下,儒家思想得以逐渐复苏.
知道黄老学说代表“商山四皓”
传说黄帝善于养生,最终得道成仙。所以养生之道成了黄帝之学。而老子之学则成了治国安民之学。
治身
老子
治国
汉文帝
汉惠帝
汉景帝
汉高祖
黄老之学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源于道家,但对道家思想又有所改造,以道家“清净无为”思想为主体,并吸收了阴阳、儒、法、名各家有利于封建统治的成分而形成的理论.
黄老之学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黄:治身(修身养生,休养生息),
老:治国(无为而治,积极无为)。
黄老思想中的无为而治适应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
黄老之学实施的效果
汉初,统治者以“无为而治”为指导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如减轻田租、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萧规曹随,曹参行黄老)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牸牝(zipin)者摈而不得会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
———《后汉书.食货志》
积极:黄老思想适应汉初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
有利于汉初社会经济迅速恢复,促进了西汉社会稳定,出现了著名的“文景之治”。为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消极:致使地方势力膨胀,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土地兼并激烈,匈奴为患,时刻威胁西汉稳定
影响:
“至汉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朽不可食”
——《汉书·食货志》
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汉武帝:16岁登基,21岁亲政
观时代风云变换
大一统
“大一统”:
包括政治上的大一统、
经济上的大一统,
思想上的大一统。
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的社会问题
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汉武帝该选择怎样的治国思想呢?
匈奴威胁,边患不止
诸侯坐大,威胁中央
土地兼并,豪强势大
……
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着严峻的社会问题
材料一:“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材料二:“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横,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宗室有士,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舆服僭于上,无限度。物盛而衰,固其变也。”
——《史记·平准书》
材料三:“军臣单于立四岁,匈奴复绝和亲,大入上郡、云中各三万骑,所杀略甚众而去……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
——《史记·匈奴列传》
匈奴威胁,边患不止
诸侯坐大,威胁中央
土地兼并,豪强势大
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汉武帝历史成就
政治
方面
经济
方面
民族关系对外关系
思想
文化
盐铁官营;铸“五铢钱”统一货币。(土地兼并)
频繁换相,破格用人、设立中朝(相权过重);
颁布推恩令(王国问题);察举制。
抗击匈奴;建立郡县(民族问题);开通陆上丝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黄老之术存在的问题)
太初历;太学、郡国学,确立官学制度;
焚书坑儒,儒学发展遭到打击
(1)
(2)
(3)
汉初黄老学说下的发展概况
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
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体大体定型;
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
一、汉代儒学兴起的背景
(4)
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二、汉代儒学兴起的表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尊儒;
(2)倡儒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儒学如何成为正统思想的?
1.原因:
(1)、物质基础: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吸取秦亡教训,文化政策逐渐开放。
(2)、现实原因:王国问题、边境问题严峻,土地兼并剧烈,威胁中央集权。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时代需要:黄老学说已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无为----有为)
(4)、主要原因:儒家学说经过自我调整和改造,整合出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新儒学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
(5)、根本原因:儒学的自我调整与发展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新儒学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有积极作用
(汉代儒学:董仲舒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
思想中,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起来,形成新的儒学体系。儒
家思想与时俱进,由先秦时的批判时政改为维护现实统治。)
启示:思想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潮流
汉武帝
董仲舒
新儒学
2.确立正统思想——尊儒
(1)简介
董仲舒(前179—前104年)广川(今河北景县)人,西汉哲学家和政治家。曾任博士、江都相及胶西王相。汉武帝朝举贤良文学之士,进“天人三策”,建议“诸不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武帝所采纳,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格局,为此后两千余年间封建统治者所沿袭。这个“读书虫”在景帝朝已经做了博士。实际就是皇帝的学术顾问。知名学者董博士有一所花园套房,可他整天钻在书房里研读儒学。春日万紫千红开遍看不见,夏夜禽鸟百虫争鸣听不见,寒来暑往,三年没有踏进后花园一步。因此人们称赞他“三年不窥园”。”三年不窥园”后来精炼为成语“目不窥园”。元光元年, 汉武帝诏贤良对策, 以明“古今王事之体”,于是“董仲舒等出焉。”三次应对,得到汉武帝赏识。
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地》
材料三“与天同者,大治”,天降祥瑞;“与天异者,大乱”,天降灾祸。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
材料四 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夫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 从。 ——《汉书·董仲舒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2)主张
下列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主张? 为什么会提出这些主张?(目的?)
(核心观点)——加强君权的需要,抑制暴政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稳定统治秩序——“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摒弃,“五常”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弘扬
材料五 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人名和诸侯应该服从他,认为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限田、薄敛、省役。
发挥“仁政”:轻徭薄赋
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
①外儒内法,兼有道家、阴阳家等的新儒学体系;②儒学独尊,思想专制(实质);③宣扬”天人感应“,带有神学倾向。(继承和改造了先秦儒学)
浮生未歇
(3)特点:
(4)董氏儒学的内容及作用
治国思想 针对问题 评 价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君主专制 既加强了君权,又起到了抑制暴政实施仁政的作用
“大一统”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中央集权 适应了加强专制集权的政治需要,以思想上的统一达到政治上的统一
“仁政” 土地兼并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实现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
“三纲五常” 为人处世 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1)结束了各学派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百家争鸣局面彻底结束),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2)适应了汉武帝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为其提供理论依据。
3)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4)加强了对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视, 推动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5)影响
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什么?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
不
同
点 原因
态度
手段
作用
相
同
点 目的
实质
作用
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学的政策比较
秦刚刚统一;
秦统治受到儒士攻击
西汉国力强盛;
董仲舒发展儒学,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
排斥、打击
尊崇
简单粗暴
倡导、劝勉、教化
儒学发展进入低潮
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
文化专制,思想控制
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比较先秦儒学和汉代儒学
先秦儒学 汉代儒学
主题 讨论现实问题 谈论神学
目的 对民本思想“仁政”等真理的追求 维护封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等
内容、理论基础 礼、仁、仁政、民本等 增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等思想
特点 较为具体,带有浓厚的理想化的色彩,大多是关于道德规范和治国原则 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带有神学色彩
地位 诸子百家中的一派 儒学独尊,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与统治者关系 批判时政 维护统治
结论 思想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潮流,适应统治者的需要。
1、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 )??
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
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
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 ?
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的建议,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学密切结合?
B.促进了思想的自由发展?
C.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
D.教育开始被儒学所垄断
?3、“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这一言论反映出作者对儒法思想的基本态度是?( )??
A.尊儒抑法
B.尊法抑儒 ?
C.儒法并用
D.外儒内法
3.政治、教育上——倡儒
政治:
教科书——儒家经典“五经”;
教官——五经“博士”
中央兴办太学;
初建地方教育系统
用儒者参与国家大政
教育:
太学——儒学教育官方化制度化;
1)汉代教育体制
在中央:创办太学(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在地方: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2)太学建立的影响
对教育: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对社会风气: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对统治者: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出身中下层的人,也能进入仕途,扩大了统治基础;
对政坛:东汉太学生的议政活动,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思考:汉代太学规模不断扩大,一度达到30000人,反映了怎样的文化趋势?
反映了儒学地位提升,统治者注重儒学教育的文化趋势,标志着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制度化的标志。 并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
历史解释——太学清议:
东汉太学生有比较强的参政意识。他们品评政界人物,参与上层政争。
(1)原因:
太学生少年英锐,敢于思想创新,言行较为勇敢。他们尚未跻身于官场,与民间接触比较密切,对于弊政的危害有直接的感受。他们所接受的儒家教育中的民本思想等积极因素,也对他们敢于批评时政的倾向有的一定的影响。
(2)影响:
大学清议,是中国古代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生活较早的史例。大学生的议政运动,迫使黑暗的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自己行,
有人说行,
说你行的人也得行
2、儒学成为正统的原因
2、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3、汉武帝强力推行
1、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成功需要三个‘行’
军事
成功反击匈奴;
派张骞出使西域等
经济
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实行货币官铸、盐铁专卖、物价管理、加征商税等
思想文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官办教育
政治
加强中央集权
加强皇权
察举制
知识链接:汉武帝“有为”的表现
三、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进一步强化
(儒学与科举制的关系)
儒家思想全面影响社会——选官制度
1、选官制度的变化: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2、确立;隋朝——完善:唐朝——发展;北宋——强化:明清
明清两代的科举制以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以朱熹的集注为解释依据,不准发挥个人见
解,文章的格式严格规定为八股文。明清时代的科举制完全笼罩在封建文化专制主义之
下。科举制使许多士人幻想“十载寒窗,一举成名”把毕生精力都消耗在儒家的经书和
文选等典籍方面。因此,科举制度对巩固封建统治起着很大作用。但也导致了士人知识
结构的偏狭
3、特点:①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依据;②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
制度 世官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时间 先秦 汉代 魏晋 隋唐
方式 世袭 推举兼有考试 考试
依据 门第 德才 门第 成绩
(1)积极影响:
①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②有益于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稳固;
③促成比较广泛、持久的读书风尚。
④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⑤使整个知识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
(2)消极影响:
①儒学因此而荣,同时也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②导致中国古代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三、儒家思想全面影响社会
背景
内容
措施
影响
一统二独权神授
三纲五常为美德
儒家思想能够成为正统思想,是董仲舒改造儒学的结果,是汉武帝推崇的结果,但是一种思想能够成为主流思想,最主要的原因是符合了时代的需求,时代呼唤积极有为的思想,也就是说是时代选择了儒家,选择了一种人民认同的思想。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