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2010届高三地理试卷
2010年1月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以下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回答1~2题。
1.图中主要河流的流向为
A.从西南流向东北 B.从东北流向西南
C.从北流向南 D.从南流向北
2.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①线和②线两个方案,②线方案与①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B.坡度较平缓
C.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耕地
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
2009年7月22日上午9时左右(北京时间),千年一遇的日全食自西向东扫过我国长江流域(如右图阴影所示)。
3.日全食发生当日,下列四城市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昼最长的是
A.北京 B.上海 C.武汉 D.成都
4.当武汉市7月22日上午9时24分出现日全食现象时,纽约时间(西五区)是
A.7月22日22时24分 B.7月21日14时24分
C.7月22日20时24分 D.7月21日20时24分
5.下图为某河相对流量过程曲线示意图(以雨水补给为主),该河流域内的气候类型不可能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从2008年12月1日开始,意大利威尼斯连降暴雨,让原本就不断下陷的地层遭遇雨水持续灌入,据专家观察威尼斯近100年来累计下沉了23公分,将来会有消失的可能。据此回答6~7题。
6.这是意大利威尼斯22年来最严重水灾,城市中心95%地方被洪水淹浸,著名旅游景点圣马可广场水深至腰,名符其实称得上“水都”,意大利威尼斯水灾最可能的原因是
A.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 B.高山冰雪融水
C.受到锋面气旋控制 D.台风导致风暴潮
7.威尼斯地层不断下沉,在将来会有消失的可能,其理论依据是
A.火山爆发,被熔岩覆盖B.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C.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D.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
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据此完成8~9题。
8.1月,图中A地盛行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9.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A.A地高温多雨 B.B地寒冷干燥
C..C地形成高压中心 D.正值1月份左右
10.沙漠地区出现如右图所示景观体现的是
A.山地的垂直分异
B.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D.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在地质年代较老的褶皱构造地区常出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形倒置”现象。右图为地形倒置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按地形倒置形成的时间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②④① D.①④③②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地形是内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B.岩层弯曲变形越强烈越不利于地形倒置的形成
C.岩层的抗风化能力越低越不利于地形倒置的形成
D.背斜顶部受挤压作用,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
右图表示某区域洋流图,分析回答13~14题。
13.A、B、C、D四支洋流,其形成与盛行西风密切相关的是
A.A B.B C.C D.D
14.图中①至④可能形成大型渔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A.寒潮、台风、沙尘暴
B.春旱、寒潮、沙尘暴
C.干热风、暴雪、沙尘暴
D.干热风、寒潮、冻害
16.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A.准噶尔盆地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
读山东省2003年与预测2030年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图,完成17~19题。
17.2030年与2003年相比,下列说法最可能的是
A.出生率上升 B.死亡率上升
C.人口总数下降 D.自然增长率上升
18.2010—2020年,山东省人力资源可能出现的问题有①就业压力大②养老负担重③老龄化的速度加快④数量短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下列产业的布局受技术人才影响较小的是
A.信息产业 B.芯片产业 C.高级时装业 D.印刷业
右图中,①为“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②为“该市城市规模的变化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①图中地价变化的原因和②图代表的国家类型分别是
A.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展中国家
B.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达国家
C.城市规模变小;发达国家
D.城市规模变小;发展中国家
21.②图反映了该市
A.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B.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发展缓慢
C.许多人和企业从市区迁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
D.城市核心区规模减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读工业部门产品成本比例示意图,回答22~24题
22.发展甲类工业,最具优势的地区是
A.中国的西宁 B.中国北京中关村
C.美国的华盛顿 D.澳大利亚的悉尼
23.下列工厂布局,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符合的是
A.在珠江三角洲建棉纺织厂 B.在北京建石油化工厂
C.在大连建水产品加工厂 D.在上海建钢铁厂
24.目前,丙类工业分布的趋势是
A.由我国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B.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
C.由乡村向城市转移 D.由我国内地向沿海地区转移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据此回答25~26题。
25.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6.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体现了
A.自然地地环境的共同性 B.自然地理环境的持续性
C.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D.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7.右图表示某市城市活动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异,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城市空间最合理的利用方式分别为
A.电影院、厂房、住宅、银行
B.零售店、电影院、厂房、办公室
C.办公室、零售店、住宅、厂房
D.批发市场、办公室、住宅、零售店
28.我国2008年发射的“环境减灾”卫星主要用于对地球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其直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下表为“2009年我国东部某市农产品产值构成表”。据此回答29~30题。
农产品品种 粮食 蔬菜 花卉
农产品产值(%) 13 51 36
29.影响该市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市场和交通 C.政策和劳动力 D.土壤和水源
30.该市在发展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城郊农业”的战略,与此战略最不相适应的农业类型是
A.园艺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观光农业
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
二、综合题
31.读中国沪宁杭工业区与美国五大湖工业区示意图,回答。(10分)
(1)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比较两个工业区区位条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分)
相同点:
。
不同点:中国沪宁杭工业区 ;
美国五大湖工业区 。
(2)以上两个地区既是所在国重要的工业区,又是重要的农业区,试运用所学知识回答。(6分)
中国沪宁杭地区 美国五大湖地区
农业地域类型
主要自然灾害
32.读中国及周边地区2007年12月20日0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图中①、②两处的气压值分别为: ① hPa;② hPa。(2分)
(2)图中④处此时的风向为 。(1分)
(3)图中M、N两线是形成的两个锋面,表示暖锋的是 ,对应右下图中的 。(2分)
(4)若图中锋面N快速移向乌鲁木齐,对所经过地区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多项选择)(2分)
A.大风降温,造成农牧业受损
B.冰冻雨雪,阻隔交通
C.流感、哮喘等发病率上升
D.引发狂风、赤潮
(5)下表为该日广州、武汉、太原、沈阳和海口五个城市的天气状况,根据图中的信息推断并把五个城市的名称填入下表。(3分)
城市
风向 西北风 偏南 偏东 偏北 偏北
风力 1级 1级 2-3级转3-4级 2级 1级
温度 -9℃~1℃ 5℃~17℃ -6℃~6℃ 10℃~21℃ 17℃~22℃
33.根据下面材料回答。(10分)
材料一:人口变化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现在,人们谈及我国所取得的经济发展成果时,多与改革开放相联系。其实,“人口红利”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红利的正面效应。按照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点,人口红利可依次分为高少儿、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低少儿、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低少儿、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的三个不同阶段。在第二阶段,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人口抚养负担轻,人口生产性强,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这种潜在贡献就是人口红利。所谓“人口红利”期,是指这种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的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
材料二:甲图“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和乙图“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1)据图可知,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2分)
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2)简述人口红利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积极意义,并指出“人口红利”期容易出现的社会问题。
积极意义:
。(2分)
社会问题: 。(1分)
(3)每个国家在经历人口红利时代后,必然遭受相应的人口老龄化之苦。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据图示,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段在 。(2分)
(4)据预计,2010年至2040年将是中国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时期,也将是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时期,你认为该如何应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3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材料一 武广高速铁路为京广客运专线的南段,位于湖北、湖南和广东境内,全长约1068.8公里,投资总额1166亿元。2009年12月9日试运行成功,26日正式运营。列车最高时速可到394公里。
青藏铁路线南段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千米,“以桥代路”的长度达159.88公里。京沪高速铁路“以桥代路”的长度更高达1061公里,占全线长度的80%。
材料二 青藏铁路南段示意图(下图左)
材料三 武广高速铁路示意图(下图右)
(1)青藏铁路与武广高速铁路的建成通车主要依赖于哪两个条件?(2分)
(2)武广高速铁路城市间线路走向更平直,请分析其原因。(2分)
① ;
② 。
(3)下列有关两条铁路沿线叙述正确的有(双选)( )(2分)
A.青藏铁路沿线地区冬季受寒潮影响大
B.武广高速铁路沿线地区夏季受春旱影响大
C.青藏铁路经过省区农业以高寒畜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
D.武广高速铁路经过省区农业以混合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为主
E.青藏铁路沿线新能源丰富
F.武广高速铁路沿线常规能源资源丰富
(4)我国南北向已有多条交通干线,为什么还要修建武广高速铁路?(4分)
烟台2010届高三地理试卷【2010. 1…l..】
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A D B C B D D B B A B A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A D A C B C A A D C A B C
二、综合题(40分)
31.(10分)
(1)相同点:水陆交通便利;(1分)地势平坦,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1分)
不同点:五大湖工业区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等资源;(1分)沪宁杭工业工区矿产资源和能源短缺。(1分)
(2)
中国沪宁杭地区 美国五大湖地区
农业地域类型 水稻种植业(1分) 乳畜业、商品谷物农业(2分)
主要自然灾害 伏旱(旱涝)、台风(2分) 寒潮(1分)
注:美国五大湖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答乳畜业、商品谷物农业得2分,只答乳畜业也得2分,仅答商品谷物农业不得分。
32.(10分)
(1)1010(1分);1040(1分)
(2)东北风(1分)
(3)M(1分);B(1分)
(4)ABC(全对得2分,选不全得1分,错选不得分)
(5)从左到右依次为:沈阳、武汉、太源、广州、海口(全对得3分,错一个扣1分,没有负分)
33.(10分)(1)B(2分)
(2)积极意义: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2分)
社会问题:青壮年劳动力多,就业压力大(1分)
(3)1990-2000年之间(2分)
(4)运用立法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或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弘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等。(3分,其它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34.(10分)(1)社会经济条件 科技(2分)
(2)沿线地势平坦;高速铁路要求弯道小(2分)
(3)CE(2分)
(4)缩短运行时间,提高效率;缓解原有交通线路的压力;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进一步优化路网布局;加强长江中游地区与珠三角地区、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4分,答出4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