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愚公移山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 愚公移山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02 11:2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 愚公移山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和虚词,辨析一词多义并了解寓言的特点。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3.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4.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重点难点】
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朗读文言文的语感,整体把握文意,培养学生自读和自己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理解本文深刻的寓意及时代意义。
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江涛演唱的《愚公移山》后引入课题:这首歌源于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却昭示我们: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要不畏困难勇于前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千百年来让炎黄子孙为之“感叹”的愚公,见识他的移山壮举。
【相关知识】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净修道,先后著文二十篇,约十万字。后被道教尊奉为“冲虚真人”。
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其特点为:(1)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凝练,结构简单而富有表现力;(2)具有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3)故事具有虚构性;(4)常用拟人、比喻、夸张、象征等表现手法。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学生可先试读,教师再范读,学生齐读,也可听课文录音,朗读时注意正音。
2.朗读停顿的指导。
(1)关于标点符号的停顿。一般来讲顿号停半拍,逗号停一拍,句号、问号、感叹号停两拍。
(2)关于段与段之间的停顿。段与段之间停顿可长一些,一般3~5拍即可。
(3)关于句中的停顿。句中的停顿,按朗读时感情表达的需要或换气的需要可适当作短暂的停顿,但要以词或短语为单位,以不念破句为标准。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子孙荷担者”是一个短语,中间不能停顿,如果停顿了就破坏了语义的完整,这就叫念破句。
3.师生互译,疏通文意。
(1)学生个体自译。对照注释,疏通文意,质疑问难,向注释、工具书、同学或老师解难。
(2)同桌互译。同桌互评互补,互助互进,培养伙伴合作关系,形成共学优势,老师做点拨调控。
(3)学生对照注释对照自己的理解找差距。然后自己把疑难的问题提出来,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解决。
(二)问题探究
1.愚公家周围环境如何?
明确: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愚公为什么要移去这两座山?
明确: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愚公要把这两座山移到何种程度?
明确: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愚公这一壮举是否得到家人或邻里的赞同?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①杂然相许。②杂曰……③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愚公面对太行王屋两座大山,面对人员少、运输工具差以及自己年龄大等原因,坚持召集全家商议,并力排众议,成功移山的故事,说明只要下定决心,克服困难,就一定能够成功(人定胜天)的道理。
【课后作业】
熟读课文,并熟记文言注释,再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讲授】
问题探究
1.愚公移山一共写了哪些人物?请大家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明确:①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②引导学生读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一句:本句省主语“愚公”;“荷担者三夫”即“三个能挑担的男子(子孙)”。全句意思是“愚公就率领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去扔掉)”。这样看来,愚公一家一共去了四个人,再加上京城氏孀妻的遗男,一共五个人参加移山劳动。
大家都知道,对于愚公来说移山是艰难的,难在何处?
明确:①“年且九十”说明年老。②“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说明移山目标之宏伟。③“其妻献疑”的理由说明移山困难之多。④“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说明搬运土石路途遥远。
3.“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这两个人物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这两句话,句式相同,内容相近,但表达的语气、感情却很不相同。愚公的妻子说:“凭您的力气,还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这是很合乎情理的疑问。智叟却说:“凭你这一大把年纪和剩下的一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棵草,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啊?”话说得过于夸张,带着嘲讽的意味;“其如土石何”与“如太行、王屋何”句式相同,但智叟的话中多一“其”,加强了反问的语气。这些都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反对和嘲笑,亦即反对得更加强烈,跟愚公妻子的“献疑”关心态度有所不同。再从称谓看,愚公的妻子称愚公为“君”’智叟则称愚公为“汝”,显得不客气,也说明了智叟对愚公轻视的态度。“汝”在文言里一般是轻贱的称呼。
这两个人物对情节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前者的“献疑”,引起全家人讨论运土的问题,导致移山行动的开始;后者的“笑而止之”,引出愚公的反驳,由此过渡到神话结尾,才显得自然合理。
那个“始龀”的“遗男”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怎样?可否将“遗男”这一细节删除?为什么?
明确:“遗男”:“跳往助之”。“跳”“助”说明这个孩子是乐于相助、积极参加的。不能删除。“遗男”与“智叟”形成鲜明的对比。从小男孩的行为可以反衬出智叟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这一细节对表现人物形象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怎样理解愚公反驳智叟的话?
明确:这段话说明愚公对移山抱有充足的信心,前面部分用顶真的修辞手法写,一句顶着一句,层层紧扣,充分说明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用“无穷匮”作结,肯定了人力的无穷无尽,很有说服力。后面部分用“而”字一转,指出山只能是越挖越少,不会增高,从而使得“何苦而不平”的结论就十分自然,令人信服。这里,阐述了“有限”与“无限”的朴素的辩证关系,表现了愚公迎难而上的精神。
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明确: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不同。
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意义?
明确: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拓展延伸】
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学生争相发言,教师总结。
明确: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中国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的胜利,取得抗日及国内战争胜利的梦想?哪里会有“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蛟龙下海5000米的探索?哪里会有我国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写作特色】
1.反衬
用两山的高大反衬移山的艰难。
2.对比
(1)移山人力的单薄与移山任务的艰巨对比,突出了愚公排除万难的坚毅精神。
(2)智叟和愚公对比,表现了愚公的大智和智叟的愚。
3.情节曲折
【课堂小结】
《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
【课后作业】
1.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点。
2.完成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愚公——眼光长远(不愚)
智叟——鼠目寸光(不智) 对
愚公 其妻——积极献疑(关心) 比
移山 遗男——跳往助之(相助)
神灵——惧怕 烘
天帝——感动 托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