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固体与液体一些可以测量的性质 北京课改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固体与液体一些可以测量的性质 北京课改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03 19:3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固体与液体一些可以测量的性质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各种感官观察不同液体,并根据不同液体的特征猜出是哪种液体
2.能够比较液体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记录观察结果
3.通过比较建构出液体概念
4.能够预测液体与水混合会产生的现象
5.能够做实验验证自己的预测并记录实验结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运用各种感官观察液体
2.通过比较液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建构液体概念
3.做实验混合液体
难点:
1.建构液体概念
2.混合液体时观察不同现象
【教学方法】
实验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六种液体:水,洗手液,植物油,白醋,果汁,牛奶。两杯清水,两个小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物质的学习(0’-3’)
1.复习学习固体属性的方法。观察法和实验法
2.这周我们要根据学习固体的方法,也就是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学习另一种物质。
二、猜测液体,总结属性(3’-18’)
1.介绍实验用具,每一组都有一个小袋和四个小瓶子,这是五种不同的东西
2.发给大家以后,来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
3.除了可以看一看,还能用什么方法来猜呢?尝一尝,闻一闻
4.强调方法:在我们不知道它是什么的情况下,是不能去品尝的,实验室里有许多化学药剂,都是有毒的,所以不能用嘴去尝。可以闻一下,除了闻和看,还可以用手轻轻的晃一晃。
5.提出观察要求:一会我们观察的时候,不可以把盖打开,我们这个小瓶上面有洞,我们不开盖也能闻到。晃得时候,要向老师这样捏住小瓶的底部和上面,轻一点晃动,不能弄洒了。
6.学生观察猜测
7.一个学生说一种,并说出是从什么方面猜到的。总结出五个属
三、观察比较两种液体(18’-28’)
1.告诉学生每组实验盒里的东西不太一样,有的有橙汁,有的有牛奶
2.根据液体的这五个属性来比较一下你们实验盒里的东西,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再找出不同点。
3.举例说明怎样比较:比如水,我们就找它与其它四种东西不同的地方,根据我们的属性表,我们发现水和其它四种东西有什么不同?无味
4.强调要根据属性表,找与其他几种都不同的地方
5.比较时可以打开盖子闻:开盖的时候,每组组长开,把瓶子放。在桌面上一手扶住了一手开,要不很容易洒出来,组长拿着小瓶让每个人闻一下。
6.学生观察记录,教师指导
四、汇报结果,建构液体概念(28’-38’)
1.汇报比较结果,一组说一种东西与其他的不同点
2.汇报时每组都说找到的相同点:流动性
3.建构液体概念:刚才在比较这些东西时,我们发现所有我们观察的东西都有流动性,像这种都有流动性,形状不确定的,我们叫做液体。
4.讲解透明度的比较方法:把小瓶放在实验单上,能够看到实验单上的字就是透明的
5.橙汁是透明的吗?展示三瓶橙汁,透明度不一样,让学生猜测原因。由于装的量不同所以有的透明有的不透明
五、预测混合结果(38’-45’)
1.复习固体在水中的沉浮:我们在学习固体的时候,把固体放入水中都会怎样呢?有的沉有的浮
2.引出液体与水混合:那我们把液体加入水中又会怎样呢?
3.预测结果:现在我们来猜测一下,把它们分别加入水中混合以后会怎么样呢?分别预测
六、讲解实验要求,演示实验(45’-50’)
1.展示实验用具:一会每组只选择两种液体与水混合,我会发给每组两杯清水还有两个小勺
2.讲解实验单的填写方式:我们有三个步骤要观察,首先观察刚放进水中时什么样,然后把它画在第一个表里,再观察过一会后是什么现象,我们就定为一分钟,把它静置一分钟,看是什么现象,画在第二个表里,最后搅拌一下,观察搅拌后的现象,画在第三个表里。
3.演示实验:我选的是牛奶,就把牛奶填在括号里,我们做实验的时候,就用老师刚才教给大家的方法,一手扶住瓶子一手开盖,然后用小勺挖一些放进水中,大家观察一下有什么现象?它沉下去了,你们可以像老师这么画(在黑板上画一下图)你们还可以在图画的下面添加文字说明,然后我们静置一分钟以后,再看加入的液体什么样,你们可以看我们墙上的钟来计时,秒针走一圈是一分钟,我们发现没什么变化,那就还把刚才的图画在第二个格里,最后用小勺搅拌,怎么样了?
4.补充其它现象的画法
5.观察搅拌以后的现象:搅拌以后,如果与水混匀了,我们就在“与水混匀”后面画勾。如果哪种液体不与水混匀,就在下面打上勾。再选出是“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在水底”。
6.强调注意事项:我们在做第二种液体与水混合时,要用另一个小勺,不要用刚才用过的那个,要不两种液体会混在一起。橙汁混入水中的颜色可能比较淡,看不太清楚,所以做橙汁的同学,可以拿小瓶往水中倒,可以多倒些,倒的时候要缓缓地倒入。
七、学生实验,汇报结果(50’-65’)
1.学生做实验,教师指导
2.学生到前面汇报实验结果,如果有异议教师带着重做一遍
八、总结(65’-70’)
1.把液体与水混合会怎样?混匀
2.不混匀的有什么现象呢?浮在水面上
3.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两个新属性“可混合性”和“沉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