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知道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体积越大在水中越不容易下沉;体积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在水中越容易下沉。
2.知道不改变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加物体的质量,可以使原来浮在水面的物体下沉;不改变物体的质量,增加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可以使原来沉在水底的物体上浮。
能力和方法:能够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
情感和态度价值观:通过感受物质沉浮性质的变化,体味科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不改变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加物体的质量,可以使原来浮在水面的物体下沉;不改变物体的质量,增加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可以使原来沉在水底的物体上浮。
教学难点:能够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
教学过程
(一)初步探究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
出示小药球,提问:这是什么?如果把它放到水槽里,你么认为它是浮还是沉?为什么?(意图: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实验结果进行假设和预测)
预设:会沉。追问:为什么?生:因为小药球很重。
师:也就是说质量大,在科学课上我们把重量用质量。
师:还有不同想法吗?
预设:会浮。追问:为什么?生:因为小药球质量小。
师:到底是什么样呢?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师:一个沉在水底,一个浮在水面上,另一个是悬浮在水中。解释悬浮的概念。
什么原因导致小药球状态不同,同学们讨论一下。(5分钟)
预设:我们组认为导致小药球在水里状态不同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质量不同。
师:那我们来打开小药球看一下。(找3名同学来分别告诉我们里边是什么,装了多少?)
师:那我们来看一下小药球什么是相同的?生:体积(板书:体积相同)追问:小药球什么不同?质量大的会怎样?(板书:下沉)质量小的会怎样?(板书:上浮)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板书)
师:既然是改变沉浮,你可以将沉的变浮吗?将浮的变沉吗?
找两个学生到前边来做,将沉球橡皮泥取下放浮球上,立刻就改变原始状态了。
教师取出一块橡皮泥,将它放入水槽里,(沉在水槽底部)在不改变橡皮泥质量的情况下,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橡皮泥浮起来吗?那么,我们现在动手做一下。
实验二
不改变的条件
改变的条件
质量
体积大------上浮?还是下沉?
体积
体积小------上浮?还是下沉?
处理两个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1.把橡皮泥搓成团,体积减小了不可能浮起来
2.把橡皮泥擀成片,进水会下沉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组成功的例子。橡皮泥没有改变的条件是什么?改变的条件是什么?发现了什么?
师:如果再往上放曲别针,最多能放多少个?
学生实验三
找学生汇报本组放曲别针的数量,提问:为什么同样一块橡皮泥,放的曲别针数量却不同呢?
比较两块橡皮泥的不同,预设:体积不同。出示PPT老师也做了两个,发现什么了?预设:体积大的橡皮泥小碗放的曲别针数量多
师:数量多证明它不容易怎样?预设:不容易下沉
出示PPT 质量相同的橡皮泥,体积越大在水中越不容易下沉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在你一个一个加曲别针的过程中什么在改变?(预设:质量)什么没变?(预设:体积)是浸入水中的体积。体积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会怎样?出示PPT:浸入水中体积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在水中越容易下沉。
师:看过泰坦尼克号电影吗?它是怎么沉没的?让我们来看一看。出示PPT
师:想要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可以改变什么?与什么有关?
拓展:潜水艇是怎样浮上水面和沉入水底的?
(三)拓展
能不能利用今天学的知识自制一个潜水艇呢?
板书设计:
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
体积相同,质量 大 下沉,小 上浮
质量相同,体积 大 下沉,小 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