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物质变化的两种形式 北京课改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物质变化的两种形式 北京课改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03 20:1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质变化的两种形式
教学目标
1.体验对各种变化的观察过程
2.认识观察和思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
3.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4.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
5.初步学习观察化学变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
观察的重要性及方法,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演示、练习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常见的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
[引言]取一张白纸,撕开,让同学们思考这个过程中,什么在变化?
同样一张白纸,用火柴点燃,让同学们分析这个过程中,什么在变化?
[演示实验]变化一:火柴被折断
变化二:水的三态变化
变化三:石蜡熔化成液态
变化四:玻璃破碎
变化五:食盐溶解在水中
引导学生分析五个变化的相同点
一、物理变化
1.概念:
学生举例:生活中的物理变化
[演示实验]
火柴燃烧
镁条燃烧
文字表达式
现象:
引导学生分析上述两个变化的相同点
二、化学变化
1.概念
2.化学变化中的现象:
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化学变化
三、两种变化的联系
1.关系
2.判断依据
注意强调:现象不是判断两种变化的标准
[探究活动]喷雾写字
引导学生边观察、边猜想,由学生自由讲述他们猜想出的问题。
回答
观察
思考
对比思考
观察
实验
思考
记忆
理解
观察
记忆
理解
记忆
回答
理解
思考
回答
表述
练习
伴随着化学变化发生的现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能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2.过程与方法: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难点: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教学准备】
每组半杯硫酸铜溶液、一枚铁钉、镊子、碘酒、白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做了很多有关物质变化的实验。下面一起来看一看,我们曾经做过的实验,出现了什么现象,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谁来说一说淀粉与碘酒之间是什么变化,伴随的什么现象出现?
生:淀粉与碘酒之间发生了化学变化,出现的现象是颜色改变了。
师:颜色改变改变又说明了什么?
生:颜色改变说明产生了新的物质。
先出示淀粉与碘酒的实验图片、②颜色改变、③产生新物质)
师:谁再来说说蜡烛燃烧是什么变化?出现了什么现象?
生: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同时出现的现象是发光发热、产生新的物质。
先出示蜡烛燃烧图片、②发光发热、③产生新物质)
师:谁能像他一样,来完整的说一说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是什么变化,出现什么现象?
生:小苏打和白醋之间发生了化学变化,出现的现象是产生气体、产生新的物质。
(①先出示图片、②产生气体、③产生新物质)
师:刚才这几个实验中,物质都发生了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什么?
生:共同的特征是都产生了新的物质。
师:产生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并且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伴随着不同的现象出现。(板书课题: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师: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现象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二、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还要做一个新的实验,看在这个实验中还会出现什么现象?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师:这杯液体是下面实验中要用到的材料。谁认识它?(出示硫酸铜溶液)
生:是硫酸铜溶液。
师:你对硫酸铜溶液了解多少?
生:不知道。
师: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接触到它,所以对它了解的非常少。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硫酸铜溶液是什么样的?
生:是蓝色的。
师:除了是蓝色外,还有什么特点?
生:还是透明的。
师:我们对硫酸铜溶液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通过一段小资料,让我们再来进一步的了解硫酸铜溶液。(出示课件)
给大家30秒的时间来快速的看一下。
(硫酸铜溶液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长期接触可发生接触性皮炎和鼻、眼刺激,并出现胃肠道症状。而且铜离子是重金属,人体吸收多了会重金属中毒。
本品不燃、有毒、具有刺激性)
师:谁来说一下,通过看这段小资料,你知道了什么?
师:你来说一下。
生:硫酸铜溶液对人的皮肤有刺激性。
师:你再来说一说。
生:硫酸铜溶液有毒,对皮肤有刺激性。
师:通过对硫酸铜溶液的了解,我们在实验中要注意什么?
生:在实验中不要把硫酸铜溶液碰到皮肤上。
生:不要把硫酸铜溶液碰撒。
师:所以我们在实验中要注意安全,不要用手直接触摸硫酸铜溶液。
师:除了硫酸铜溶液外,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还有哪些材料?
生:还有两个铁钉和一个镊子。
师:铁钉大家都非常熟悉,请大家来猜一猜,如果把铁钉放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会怎么样?(出示铁钉并做放入的动作)
师:根据我们以往的知识和经验,一会儿,小组内讨论后,把你们的猜想写在实验报告中。
师:同学们一定看到,在你们的实验材料中,有两根铁钉,想一想这个实验中,这两个铁钉怎样来用?
师:这们同学来说一下。
生:用一个铁钉放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一个放在空气中,进行比较。
师:你的方法非常好,便于在实验中对比观察。
师: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我认为一半的铁钉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一半放在空气中进行对比观察。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你们已经完成了一组对比实验的设计,而且方法有所不同,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各个小组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然后开始你们的实验,把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注意:把实验中的现象记录下来,并能根据实验中的现象得出结论,来验证你们的猜测。小组内分好工,大家合作去完成。
开始吧!
(师进行巡视,指导实验和填写实验报告单)
师:各小组都能分工合作,完成实验,都有了很多的发现,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生的汇报略)
师:你们小组的实验报告填写的非常完整,你们能根据刚才观察的现象,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很有道理,并能结论来难自己的猜测。非常好,请回去吧!
师:还有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
(生汇报略)
师:通过这个实验报告单,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小组观察的非常细致,能够把实验中的铁钉和硫酸铜溶液的变化,记录的非常清楚。你们小组的实验报告也写的非常完整。请回去吧
师:(出示上午配制的溶液)同学们看一下,这是上午,老师把铁钉放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我们看到的现象更加明显。由于时间越长,反应越充足。
师:通过刚才的汇报,我们知道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了化学变化。
现在老师有个疑问:你们怎么知道铁钉和硫酸铜溶液之间发生化学变化?
生:产生了新的物质
师:你是根据什么现象来判断有新物质生成?
生:铁钉和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改变了,还有产生了沉淀物。
(板书:颜色改变、产生沉淀物)
师:通过前几节课的小实验和我们今天新做的实验,我们知道化学变化当中,常常伴随一些现象出现。我们一起归纳总结一下,化学变化伴随着哪些现象?
生:有发光发热和产生气体。
(板书:发光发热、产生气体)
三、知识拓展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现象帮助我们初步判断物质是不是发生了化学变化,今天,老师有几道题要考考大家。
师:(出示课件)
蜡烛燃烧与电灯亮了,它们都在发光发热,它们都是化学变化吗?
生:不都是化学变化。
师:为什么?
生:因为电灯亮了是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师:(出示课件)
小苏打与白醋混合产生许多气泡,热开水杯子上方冒出大量的热气。
这两个图片中都有气体产生,它们都是化学变化吗?
生:不都是,开水冒出大量的热气是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师:下面还有几道判断题,要先读题,然后再回答。
师:这位同学来回答第一题: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发光、发热的现象。
生:(读题)不对。
师:你们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不对。
生: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变化都伴随着发光发热的现象。
师:你来回答第二题: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生成了新的物质。
生:(读题)对。
师:你们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没有。
师:这位同学来第三题:生成气体的变化肯定是化学变化。
生:(读题)不对,开水冒气是物理变化。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你来回答第四题:铁生锈是一种物理变化。
生:(读题)铁生锈是化学变化。
师: 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我看到同学们已经能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的一些现象和变化。非常了不起?
师:这节课上到这儿,下课。谢谢大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