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奥地利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
19世纪初
19C中期—19C末
19C末20C初
20C50S以来
时期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交流共融
与时俱进
特征
本专题的知识结构
*
第1课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一、浪漫主义思潮
浪漫主义属于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反映出资产阶级对个性解放的追求。
浪漫主义文艺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普遍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宣扬人的情感至上,追求个性的张扬。
浪漫主义文艺主要表现在文学、音乐和美术方面。
1、含义
材料一
经济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爆发及其在欧洲的迅速延伸。
(动荡的法国)
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
1792—180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1815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帝国)
1815—1830复辟的波旁王朝(封建专制统治)
1830—1848七月王朝
1848—185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1870法兰西第二帝国
(动荡的欧洲)
1820—1823西班牙(反对专制统治)的革命
1820—1821意大利革命
1821—1829希腊独立战争
1825—1826俄国(要求废除农奴制)的革命
1830法国七月革命
1830年比利时革命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材料二
政治方面:法国大革命震荡了整个欧洲 。
材料三:
商业日益变成欺诈。革命的箴言“博爱”在竞争的诡计和嫉妒中获得了实现。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了刀剑,成为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总之,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恩格斯
思想方面: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社会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
2、背景
19世纪上半叶,欧洲革命运动迅速发展,欧洲处于剧烈的变革与震荡之中。
18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迅速向欧美各国扩展。
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理性
王国”失去了实现的可能性。
1、经济:
2、政治:
3、思想:
结论:
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决定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又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 政治、经济状况
二、浪漫主义文学
1、代表人物:
德国:霍夫曼、海涅
英国:拜伦、雪莱和济慈
法国:雨果
俄国:普希金
“自由的使者”——拜伦
”诗坛上的拿破仑”
关于《唐璜》
“伦敦的市民啊,巴黎的市民啊! 想一想,战争是一种怎样的神圣的消遣?
……
不论那巨大的蝗虫,如何地 “毁灭”糟蹋你们碧绿的田野,吃尽你们的庄稼。
面目狰狞的灾荒决不会临近帝王----虽然爱尔兰饿得慌,乔治王却体重二百八十磅。”
揭露了社会中黑暗、丑恶、虚伪的一面,奏响了为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的战歌
《唐璜》
身着阿尔巴尼
亚服装的拜伦
请回答:(1)拜伦诗中最具有代表性、战斗性,也是他最辉煌的作品是( )
A《唐璜》 B 《西风颂》 C 《德国,一个冬天的故事》 D《巴黎圣母院》
(2)结合课本分析,拜伦参加了哪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为此,你应如何全面评价拜伦?
希腊
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位为理想而战斗一生的勇士
“天才的预言家”雪莱
雪莱的《西风颂》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以西风扫落叶象征革命力量扫荡反动统治,表达了他真正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济慈创作的第一首诗是《仿斯塞》。《安狄米恩》、《夜莺颂》等著作是其代表作
济慈诗才横溢,可与雪莱、拜伦齐名。他去世时年仅25岁,可是他遗下的诗篇却一直誉满人间,被认为完美地体现了西方浪漫主诗歌的特色,并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
雨果(1802—1882)是法国作家,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在诗歌、戏剧、小说、文艺理论等方面均有建树。1830年,雨果的剧本《爱尔那尼》的成功演出,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
思考:结合《巴黎圣母院》的内容说说你对美与丑的看法?
丑在美的旁边,
畸形靠近优美,
丑怪藏在崇高背后,
美与丑并存,
光明与黑暗相共。
——《巴黎圣母院》
所谓的美和丑都不仅仅是外在的,更重要的是内在的。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天可怜见,悲惨世界里蜷伏的乞儿!
天可怜见,慈悲施舍!
天可怜见,悲惨世界,人命竟如草芥!
天可怜见,悲惨世界,无望乞儿!
热情歌颂了人类美好的心灵,深刻揭露了复辟后法国封建王朝统治时社会的黑暗和堕落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
19世纪俄罗斯民族的伟大诗人
俄国近代文学的奠基者
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
俄国批评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被高尔基誉为“俄国文学始祖”。
代表作:
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政治抒情诗:《自由颂》、《致恰达耶夫》
小说:《上尉的女儿》
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人物 国家 作品
拜伦 英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 、《唐璜》
雪莱 英 《西风颂》
济慈 英 《夜莺颂》
雨果 法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普希金 俄 《致恰达耶夫 》、《自由颂》
霍夫曼 德 《侏儒查赫斯 》
海涅 德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2、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1)内容上:
揭露现实,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
(2)创作手法:
采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富于奇幻色彩。
(3)发展程度:
各国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英法两国成就最高
三、浪漫主义音乐
2、代表人物:
九部交响曲
1.摇篮和中心:德国和奥地利 特点?
国家 姓名 代表作 备注
德国 贝多芬 承前启后
舒曼
(1810-1856) 《月夜》、钢琴曲《幻想曲》 “诗人音乐家”
奥地利 舒伯特(1797—1828) 《小夜曲》《魔王》 “歌曲之王”
小约翰?施特劳斯 《蓝色多瑙河》 圆舞曲之王
德国波恩明斯特广场修建的贝多芬铜像( 1845年)
德国波恩市的贝多芬巨型头像 ( 1987年 )
1888年,埃米尔·安托万·布德尔创作的《贝多芬》铜像
*
贝多芬(1770—1827),诞生于德意志波恩市一个音乐世家,是西方世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乐圣”),他的作品集古典主义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音乐之先声。
1802年以后,他的耳疾日益严重,以致1809年以后最终失聪,他非常痛苦,一度想自杀,但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耳聋带来的巨大困难,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以此来同命运抗争。
"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
【感受贝多芬】
贝多芬的钢琴
贝多芬的助听器
贝多芬的故居
贝多芬代表作品及特色:
早期
充满时代精神,蕴涵革命力量
艺术特色:
作品:
《第三(英雄)交响曲》
《第五(命运)交响曲》
后期
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艺术特色:
作品:
《第六(田园)交响曲》
《第九(合唱)交响曲》
音乐史上最早在交响乐中加入合唱的作品
“音乐文学上最伟大的杰作”
第三交响曲《英雄》,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本欲献给法国第一位执政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于五月十八日即位皇帝时,贝多芬立刻将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后来出版时他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这部作品于1805年在维也纳初演一举成功,从此贝多芬蜚声于欧洲乐坛。
这部作品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第一部打破维也纳交响乐模式,完全体现英雄性格的作品。作品贯穿着严肃和欢乐的情绪,始终保持着深沉、真挚的感情,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氛。贝多芬本人曾声称他最喜欢的交响乐就是这部第三交响曲。
请回答(1)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贝多芬的作品体现了怎样的特点?
体现了贝多芬向往民主,追求自由、平等,反对专制的革命精神。
(2)他最重要的代表作是什么?试举三例
《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
舒伯特
(1797—1828),出生于奥地利一个教师家庭。他才华超群,却英年早逝世;生前受歧视,死后成为与莫扎特、贝多芬并列的音乐大师,
舒伯特有很强的鉴赏力,能发现优秀的诗作,他的歌几乎每一首都极为优美别致,因此他的音乐比贝多芬更多的流露出诗人般的气质,也更有浪漫主义气息。
舒伯特的代表作品有《春之信念》、《野玫瑰》和《魔王》等。另外舒创作的两部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和《冬日旅程》,被公认为是艺术歌曲创作的最高峰。他是艺术歌曲新风格的开拓者,因而被誉为“歌曲之王”。
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1825~1899),老约翰·施特劳斯长子,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施特劳斯家族的杰出代表。出生在风行跳舞的维也纳一个音乐世家家庭,与父亲同名。被世人誉为“圆舞曲之王”。
1873年奥地利维也纳世博会上,小约翰·施特劳斯演奏了风靡全球的《蓝色多瑙河》。
舒曼(1810-1856)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是浪漫主义全盛时期的代表人物。
19岁起师从维克学钢琴, 1840年与维克之女德国钢琴家克拉拉结婚。1854年精神错乱,后死于精神病院。代表作有《幻想曲》等。
舒曼有着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对歌德、席勒、海涅等人诗歌内涵有极深理解,继承并发展了舒伯特歌曲创作传统。因此他所创作的乐曲无一不散发着诗歌般韵味,故享有“诗人音乐家”的称号。
人物 国家 作品
贝多芬 德 《第六交响曲》 、《第九交响曲》
舒伯特 奥 《小夜曲》、《春之信念》、
《野玫瑰》
小约翰·
斯特劳斯 奥 《蓝色多瑙河》
舒曼 德 《蝴蝶》、《幻想曲》
四、浪漫主义美术
1、代表人物及作品:
籍里柯
德拉克洛瓦
(浪漫主义绘画的先驱)
《梅杜萨之筏》
《自由引导人民》
“浪漫主义的狮子”
《梅杜莎之筏》
自由引导人民 德拉克洛瓦(法)
思考:你如何理解《自由引导人民》内涵的?
这部油画取材于1830年法国人民为推翻波旁王朝而进行的“七月革命”。其中的女性形象象征着自由,她呼唤和引导起义者冲锋。她左边挥舞着手枪的少年和右边戴高筒帽的大学生以及后面高举军刀的工人,都象征着革命的有生力量,他们冲出硝烟,踏着同伴的尸体勇往直前。
这幅作品歌颂了人民群众争取自由的斗争,鼓舞着人们斗争的勇气和决心。整幅作品场面气势磅礴,用生动的人物造型、丰富炽烈的色彩烘托出了一种斗志昂扬的气氛和激情。
人物 国家 作品
籍里柯 法 《梅杜萨之筏》
德拉克洛瓦 法 《自由引导人民》
2、浪漫主义美术的艺术特色:(《同步学案》P129
五、浪漫主义文艺的影响
浪漫主义文学艺术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鞭挞了人世间的丑恶和黑暗,深入发掘了人类的感情世界,歌颂了人世间的美丽、善良、光明、自由和民主,尽情抒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