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单项选择题(60分)
1、以下天体系统中,不包含火星的是( )
A、太阳系 B、河外星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2、下列各组行星中距太阳由远及近排序正确的是 ( )
A、金星、木星、冥王星、天王星 B、天王星、土星、火星、地球
C、水星、小行星带、土星、海王星 D、地球、小行星带、火星、木星
3、对地球影响最激烈的太阳活动是 ( )
A、太阳辐射 B、黑子 C、耀斑 D、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4、下列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的是( )
A、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B、无线电长波通讯受到干扰
C、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气温升高 D、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5人类探索宇宙的目的是( )
A、了解地球表面的变化规律 B、研究、认识、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环境
C、地球人口太多,向宇宙转移 D、保护地外文明
6、下列自然资源中只存在于宇宙中而地球上没有的是 ( )
A、太阳能资源 B、空间资源 C、2He D、3He
7.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能形成物影,且正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地区是( )
A.赤道以南地区 B.赤道以北地区
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D.赤道至北极圈之间地区
8、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
A、二月,海南岛已进入春耕播种时节,而黑龙江仍是一片冰天雪地
B、北半球河流右岸受冲刷,左岸泥沙淤积
C、中国球迷在清晨观看美国当地晚间篮球赛的电视直播
D、一日内学校操场旗杆影子长度要变化
9、地球表面太阳光直射范围的大小是由( )
A、人为规定的 B、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的
C、地球的球体形状大小造成的 D、地球自转造成的
10、北京(北纬40度)某中学,要在楼高为H的楼房背面盖一座新教学楼,欲使新楼底层全年太阳光线不被遮挡,应考虑( )
A、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B、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C、秋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D、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11、某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5点,则该地的经度为( )
A、115°E B、130°W C、75°E D、165°E
12、下列地理现象中,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
A、昼夜现象 B、昼夜更替 C、昼夜长短变化 D、四季变化
13、关于地球自转一周的正确叙述是( )
① 转了360° ②需要24小时 ③转了360°59′ ④需要23小时56分4秒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
A、5月1日 B、 7月1日 C、8月1日 D、10月1日
15、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据此判断该河流位于 ( )
A、北半球 B、赤道上 C、南半球 D、回归线上
16、元旦过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方向是 ( )
A、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 B、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
C、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
17、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直射点在④处时,应是6月22日前后
B、直射点从①处移到⑤处,需要l恒星年
C、直射点位于①或⑤处时,都是北半球的春分日
D、直射点从②处移到④处期间,我国各地白昼逐渐增长
18、当北京白昼时间最短日,再过10天以后,地球在地球公转轨道的 ( )
A、近日点附近 B、远日点附近 C、线速度最慢处 D、角速度最慢处
19、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 )
A、任何时候均有一个交角 B、每年都要重合一次
C、两平面夹角最大为66°34′ D、只有二分日才能重合
20、有关同一纬线上的各地叙述错误的是( )
A、季节变化相同 B、地方时相同 C、昼夜长短相同 D、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21、太阳直射某地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地一定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 B、该地位于热带范围
C、该地一定是一年中日出最早的一天 D、此刻的地方时和区时都为12时
22、地球上正午时刻物体的影子永远朝北的地区是( )
A、北回归线以北,北极圈以南的地区 C、北回归线以南,赤道以北的地区
C、南回归线以南,南极圈以北的地区 D、南回归线以北,赤道以南的地区
23、地球上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
A、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B、南、北回归线分别到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
C、赤道附近地区 D、南北极圈以内的地区
24、某地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该地位于( )
A、北回归线上 B、北极圈上 C、南回归线上 D、南极圈上
25、下图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四地纬度从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 ( )
① ② ③ ④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26地球上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的现象是( )
A.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 B.长江口河道右偏
C.恒星日与太阳日不等长 D.中纬度四季更替
27关于地球上五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能够达到90°的地区,一定是夏季
B.热带地区的太阳高度总是大于温带地区
C.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是赤道上白昼最长的两天
D.假如地轴与黄道面相交成90°,地球上就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28、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29.若在东经160°、南纬28°沿东经160°向北发射导弹,射程为300千米,落弹点将可能在( )
A.东半球低纬度地区 B.西半球中纬度地区
C.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D.北半球热带地区
30.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隔,理论上应比南方更宽,理由是( )
A.北方地形平坦工 B.正午太阳高度角北方比南方小
C.正午时楼房的影子北方比南方短 D.南方气候更温暖潮湿
班级 姓名 座号 分数
单项选择题(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题号
27
28
29
30
答案
二、读图填图(共30分)
31、读“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是 ,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 ,
除 外 ,各地角速度相等。
(2)自转线速度与纬度的关系是 。
原 因是 。
(3)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等于0的地点是 。
(4)当A地时间为6点时,F地 时间为 点,
C地 时间为 点,可见同一经线上 相同。
32、读“地球北极俯视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此日为6月22日太阳光照图,请依据日照方向,绘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时,下列各地的地方时是:A_________点,B_______点,D_________点。
(4)此日,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A、B、C三地昼长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
(5)此日后三个月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选择填空)。
A.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 B.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
C.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增大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3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 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A、B、C、D四点中,公转速度最快的是______,此时,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还是远日点附近? __________。
(2) 地球公转至A时,正午太阳直射__________(纬度)。此时,地球上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___;全年白昼达到最长地区的范围是___________。
(3) 地球由B向C运动时,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南极圈内极昼范围是缩小还是扩大? __________________。
(4) 地球在C位置时,南极圈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昼长时间比赤道上___________________ (多或少几小时)小时。
(5) 地球公转至A、B、C、D四点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点时,南北半球昼夜平分。
四、简答题(10分)
34、根据下表中地理事物的特征,填出相应地理事物的名称。(3分)
地理事物的特征
地理事物的名称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周期性往返移动
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
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
35、按下列各题的要求,排列地理事物的数码代号。(4分)
(1)下列天体与地球的距离,按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
①月球 ②太阳 ③人造卫星 ④北极星
(2)下列天体系统,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①太阳系 ②银河系 ③地月系 ④总星系
(3)下列月相在一个农历月(初一至三十)出现的时间,按由早到晚顺序排列
①满月 ②新月 ③下弦月 ④上弦月
(4)下列地点冬至日的昼长,按由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①长城站 ②漠河 ③曾母暗沙 ④好望角
36、如果黄赤交角扩大1°,地球上“五带”的范围将分别变化几度?(3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1~5 BBCDB 6~10DDABD 11~15CBCBA
16~20 CCADB 21~25BADCA 26---30DBAB
二、填空题(10分)
26、木星和土星 76 27、1°∕天 7月初(远日点) 28、中央经线 20
29、短 短 30、太阳直射点 南北两侧
三、读图填图(30分)
31、共9分
(1)23时56分4秒 15°∕时 南北极点 (3分)
(2)线速度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 纬度越高纬线圈的周长越短 (2分)
(3)南北极点 (1分) (4) 7点 7 点 地方时 (3分)
32、共10分
(1)画图略(2分)(2)23°26′N,90°W (2分)(3)24(0) 6 12(3分)
(4)A<C<B A>B>C (2分) (5)B(1分)
33、共11分
(1)C 远日点 (2分)(2)23°26′N 23°26′N及其以北地区 北半球(3分) (3)向南 扩大(2分) (4)46°52′ 多12 (2分) (5)B D (2分)
四、简答题(10分)
34、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地转偏向力 太阳高度(角)
35、(1)③①②④ (2)④②①③ (3)②④①③ (4)②③④①
36、热带范围扩大2°,北、南温带范围都缩小2°,北、南寒带范围都扩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