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地理 必修1 第一章 第1节宇宙中的地球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地理 必修1 第一章 第1节宇宙中的地球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09-16 20:12:00

文档简介


2008年8月24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1977年10月12日在金牛座发现的国际正式编号为23408号的天体命名为“北京奥运星”。从而将第29届北京奥运会“名镶星空”。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
“北京奥运星”的运行轨道介于(  )
A.地球和金星之间
B.火星和木星之间
C.木星和土星之间
D.地球和火星之间
2.比太阳系高一级,比总星系低一级,且不包含“北京奥运星”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宇宙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和图可知,“北京奥运星”是颗小行星,其运行轨道介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第2题,“北京奥运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小行星。比太阳系高一级,比总星系低一级,又不包含“北京奥运星”的天体系统应是河外星系。
【答案】 1.B 2.C
“It’s not just a planet,it’s our home.”这是对地球在宇宙中地位的恰如其分的评价。据此回答3~4题。
3.材料中所呈现出的地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
A.公转方向与其他七大行星不同
B.质量在八大行星中最小
C.既有自转,又有公转运动
D.地球上存在生命
4.与地球上出现生物无关的条件是(  )
A.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B.地球的体积和大小适中
C.地球只有一颗卫星
D.太阳的光照条件比较稳定
【解析】 考查地球的特殊性及其成因。第3题,地球的特殊性在于地球上存在生命。第4题,选项A、B、D条件的存在使地球上有了适宜的温度、大气及液态的水,有利于生物的繁衍。
【答案】 3.D 4.C
5.
2009年2月,据美国宇航局太空网报道,法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了过去的极端环境是如何影响植被把阳光反射到太空中的。这些结果将为他们寻找远古生命带来希望。右图是太阳系的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行星: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
(2)在图中用箭头标出②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
(3)图中与金星距离最近的行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金星表面温度约470 ℃,其形成原因可能是(  )
A.金星离太阳较近
B.金星上火山活动频繁
C.金星大气中氧气含量少
D.金星质量和体积较小
(5)图中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________(填数码),试分析该星球存在生命的主要原因。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判读小行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小行星带分布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因此,②为火星,③为木星,①是地球,④是土星,⑤是金星。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在图中表现为逆时针方向运动。金星与地球相邻,地球是离金星最近的两颗行星之一。金星表面温度高的主要原因是因离太阳较近,接受太阳辐射多。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地球。
【答案】 
(1)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金星 
(2)略(在图中绘上逆时针运动的箭头)。
(3)A (4)A
(5)① 具有稳定的太阳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具备适宜的温度、供生物呼吸的氧气和液态水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条件。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千万小眼睛……”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童谣。回答1~2题。
1.童谣中所说星星大多属于(  )
A.行星      B.恒星
C.流星 D.星云
2.下列属于第1题所述天体类型的是(  )
A.太阳 B.月球[21世纪教育网]
C.木星 D.陨星
【解析】 地球上的大气动荡不定,遥远的星光穿过大气层时就会受到多次折射,使我们在看恒星的时候,感觉其在闪烁。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答案】 1.B 2.A
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据此回答3~4题。
3.地球具有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并不是因为(  )
A.日地距离适中
B.地球自转周期适宜,昼夜温差较小
C.各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D.日照条件稳定,不断供应地球能量
4.能够证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特殊行星的是(  )
A.地球上形成了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大气条件和液态水
B.地球恰好位于太阳系的中心位置
C.只有地球处在一个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利于生命形成、发展
D.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卫星绕转的大行星
【解析】 本题组考查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就其自身条件而言,包括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和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而适宜的温度与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宜和稳定的光照条件有关,与各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无关,它只是保证了地球具有安全的宇宙环境。
【答案】 3.C 4.A
一批国际科学家预测,地球正面临一场浩劫。一个名为阿波菲斯(Apophis)的陨石可能于2036年4月撞击地球,它撞击的面积非常大,几乎等于整个英格兰。科学家们提醒说,要谨记在日历上圈出2036年4月13日,届时阿波菲斯将非常接近地球。幸运的话,它会与地球擦身而过;不幸的话,它就会撞击地球,而它迎面撞向地球的可能性为1/45 000。读阿波菲斯—99942的运行轨迹图,完成5~6题。
5.图中表示阿波菲斯的序号是(  )
A.② B.③
C.④ D.⑤
【解析】 阿波菲斯会撞击地球,其运行轨道与地球运行轨道有交汇。
【答案】 D
6.小行星带位于图中(  )
A.天体①和②的轨道之间
B.天体②和③的轨道之间
C.天体③和④的轨道之间
D.天体④的轨道之外
【解析】 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与中心天体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
【答案】 D
人民网2007年10月25日西昌电 “嫦娥一号”绕月卫星24日18∶05顺利发射升空,并按照原计划实现了星箭分离、太阳翼展开和定向天线展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
7.图中共有几个天体(  )
A.1 B.2
C.3 D.4
8.“嫦娥一号”到达绕月127分钟轨道时,图中共有几级天体系统(  )
A.1 B.2
C.3 D.4
【解析】 该题组主要考查天体及天体系统的概念。图中有地球、月球、“嫦娥一号”卫星三个天体;这三个天体可以分别以地球和月球为中心天体,组成两级天体系统。
【答案】 7.C 8.B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地球是我们所知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人类相信宇宙中还会有其他智慧生物存在,人类期待地球外智慧生物的发现。据此回答9~11题。
9.关于地球出现生命的原因,以下不是的是(  )
A.存在大气 B.温度适宜
C.月亮绕转 D.液态水存在
【答案】 C
10.地球处于一种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指的是(  )
①太阳很稳定 ②八大行星公转方向一致 ③八大行星公转轨道几乎处在同一平面上 ④小行星的公转方向、绕日轨道与八大行星保持一致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B
11.地球表面水的来源是(  )
A.原始大气的降水
B.太阳辐射的作用
C.宇宙中水分集聚在地球上大气层中再降至地表
D.地球内部的结晶水汽化后逸出,再降至地表
【答案】 D
冲出太阳系,探索地外文明,了解宇宙演化规律,是人类的梦想。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人类近期掀起太阳系“探测热”的目的是(  )
A.了解太阳系的演化过程,解答行星进化及生命存在条件等基本问题
B.向太空移民
C.开展太空旅游
D.开采太阳系矿产
13.宇航员若能在轨道舱内长期停留,需每天进行体育锻炼,下列适用于宇航员进行锻炼的是(  )
A.哑铃 B.弹簧拉力器
C.单杠 D.跑步机
【解析】 人类掀起太阳系“探测热”的目的是了解太阳系的演化过程,解答行星进化及生命存在条件等基本问题。在太空中,由于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最好的体育锻炼器材是弹簧拉力器。
【答案】 12.A 13.B
二、综合题
14.阅读下列有关天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水星与金星的运动特征及结构特征的比较:
行星名称
与太阳距离(106千米)
公转周期(天)
自转周期(天)
大气及成分
表面平均温度
水星
57.9
87.97
58.6
极稀薄,由氦、气化钠等组成
352 K
金星
108.2
224.7
243
浓密,由CO2等组成
750 K
材料二 1772年,德国天文学家波得在提丢斯(德国物理学家)的理论基础上,总结了一条关于太阳系行星距离的定则。其内容是取0、3、6、12、24、48……这样一组数,每个数字加上4再除以10,就是各个行星到太阳距离的近似值(天文单位)。用该定则计算在当时已为人所知的4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会得出惊人的发现:
行星
定则推算数据(天文单位)
实际距离(天文单位)
水星
(0+4)/10=0.4
0.387
金星
(3+4)/10=0.7
0.723
地球
(6+4)/10=1.0
1.000
火星
(12+4)/10=1.6
1.524
材料三 太阳系中部分行星的距日实际距离:
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21世纪教育网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与日距离(天文单位)
0.387
0.723
1.000
1.524
5.203
9.539
19.182
(1)根据材料一表格有关数据判断,金星的表面平均温度明显高于水星,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与太阳的距离 B.公转周期21世纪教育网
C.自转周期 D.大气及成分
(2)根据材料二,用提丢斯—波得定则推算出木星、土星和天王星与太阳的理论距离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上题计算结果理论距离和材料三表格中各行星与太阳实际距离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你有什么发现?请建立一个假设来说明你的发现。(提示:在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有一个小行星带)
【解析】 (1)水星距离太阳比金星更近,但表面平均温度低于金星,主要是金星有浓密的CO2大气,保温作用强。(2)计算时注意第一个数的取值。(3)注意题目中的提示,再通过有关的计算来归纳。
【答案】 (1)D (2)2.8(天文单位) 5.2(天文单位) 10.0(天文单位)
(3)如果把木星、土星和天王星的位置依次向外顺延一个位次,则三颗行星用提丢斯—波得定则推算出的距日理论距离和实际距离基本吻合。由此可以假设火星和木星之间原来有一颗大行星。某种外力导致该行星破裂,形成众多的小行星。(假设只要符合逻辑即为合理)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八大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轨道倾角

3.4°

1.9°
1.3°
2.5°
0.8°
1.8°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偏心率
0.206
0.007
0.017
0.093
0.048
0.055
0.051
0.006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比较数据
(1)八大行星轨道倾角不大,轨道面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特点。
(2)八大行星的轨道偏心率大多接近0,它们的公转轨道同______相当接近,有________特点。
(3)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________,具有________特点。
(4)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结构特征,可以把八大行星分为三大类。其中类地行星包括________、________、地球和________,而地球和它们相比________。
(5)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一颗具有________的行星,其原因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几乎在同一平面 共面性
(2)圆 近圆性
(3)相同 同向性
(4)水星 金星 火星 并不特殊
(5)生命 ①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②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有适宜的温度
③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地球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④地球上有液态水
16.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与其他行星相比较,地球的条件是非常优越的。首先,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加上自转周期(1天)与公转周期(1年)适当,使得全球能够接收适量的太阳光热,整个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约为15 ℃,适于万物生长,而且能够使水在大范围内保持液态,形成水圈。而水星和金星离太阳太近,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分别为地球的6.7倍和1.9倍,表面温度达350 ℃和480 ℃;木星、土星距太阳又太远,所获太阳辐射的能量分别为地球的4%和1%,表面温度是-150 ℃和-180 ℃;更远的两颗行星的表面温度则都在-200 ℃以下,环境条件十分严酷。
(1)由上文看出,生命存在应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温度,这是液态水的温度范围。
(2)为什么水星、金星表面温度很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表面温度很低?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生命形成、发展有什么影响?
(3)地球在太阳系中独特的优越条件是什么?
(4)想一想,如果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过长,对生命活动会产生什么影响?
【解析】 第(1)(2)题,根据生物学知识,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必须有液态水存在,而地球由于距日远近适中,使地球上有适于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能够使大量的液态水存在。如果距日太近,接受太阳辐射能量过多,地表温度过高,不利于生命形成。
【答案】 (1)0 100
(2)主要与它们同太阳的距离有关。水星、金星距太阳近,接受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天王星、海王星则距太阳远,接受太阳辐射少,所以温度低。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产生和发展。如温度过高,则由于热扰动太强,原子根本不能结合在一起,也就不能形成分子,更不用说复杂的生命物质了;如果温度过低,分子将牢牢地聚集在一起,只能以固态和晶体存在,生物也无法生存
(3)日地距离适中,具有适宜的温度;体积和质量适中,具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4)自转或公转周期若过长,则白天或夏季升温过高,夜晚或冬天降温过低,无论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活动的形成和发展。 
课件30张PPT。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美国东部时间2008年5月25日
19时53分,“凤凰号”火星探测
器在火星北极成功着陆。2008年
6月21日,“凤凰号”在着陆地点附近挖到冰冻水,从而证实火星上的确存在水,这是人类通过探测器在地球以外首次获得冰冻水样本。随后在9月份,又探测到火星降雪,降雪来自“凤凰号”着陆点上空大约4千米的火星云层,数据显示降雪在到达火星表面前已经气化,这又是火星上曾经存在液态水的最新证据,这也使人们对于地外生命探测多了一份期待。
探究:人类为什么到火星上探测宇宙生命?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类型: 、星云、 、流星、彗星、卫星。
2.天体系统
(1)概念:天体之间 、 而成。 (2)组成及其他
恒星行星相互吸引相互绕转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太阳系八大行星
(1)名称:图中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a水星、b金星、c 、d 、e木星、f 、g天王星、h 。
(2)公转运动特征: 、 、 。
地球火星土星海王星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3)分类
①依据: 、质量、体积等。
②类型
(填字母)
2.表现:地球的 、 、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特点并不特殊。距日远近质量体积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1.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 的行星。
2.存在生命的条件
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与繁衍天体的物质性和运动性
宇宙中的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它们又是时刻不停地运动的,这就形成了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特点。
1.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并且是多种多样,这表现了宇宙的物质性。具体如下所示:
2.天体除具有物质性外,还具有运动性,正是由于天体间的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才形成了多层次性的天体系统。其关系如下所示:
天体系统的判断方法
天体之间要构成天体系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二要”:一是要相互吸引;二是要相互绕转。只吸引不绕转不能构成天体系统。例如,月球绕地球运转,形成地月系,而北斗七星各恒星之间没有相互绕转关系,就不能形成天体系统。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期间完成了我国首次“太空漫步”、释放伴飞小卫星对飞船进行摄像和照相等多项任务。当航天员返回后,伴飞小卫星将逐步接近轨道舱,并最终实现围绕轨道舱飞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共有天体(  )
A.1个           B.2个
C 3个 D.4个
(2)当伴飞小卫星最终围绕轨道舱飞行时,图中共有天体系统(  )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天体的概念及天体系统的层次性。由材料和图可知,图中共有地球、“神舟七号”、伴飞小卫星三个天体。当伴飞小卫星围绕轨道舱飞行时,图中分别形成了以地球和轨道舱为中心天体的两级天体系统。
【答案】 (1)C (2)B1.读天体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天体形成天体系统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天体系统共有________级,
其中比太阳所在的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________。
(3)哈雷彗星所属天体系统是______图。
【解析】 解题时可依据图中提示的天体系统和常见天体来判断,图中①~④的天体系统名称:①是总星系;②是银河系;③是太阳系;④是地月系。然后可依次解答各题。
【答案】 (1)相互吸引 相互绕转
(2)四 银河系(或河外星系) (3)③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是指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与其他行星相比,尤其与类地行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目前所知的八大行星,按照它们同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我们肉眼可见的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2.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比较
3.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1)同向性:八大行星的公转方向相同。
(2)共面性: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大致在一个平面上。
(3)近圆性: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接近一个正圆。
这三个运动特征保证了地球公转轨道的安全性,从而为地球上生命的存在创造了条件。八大行星物理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可用下图归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天体M可能是(  )
①水星 ②火星 ③天王星 ④金星 ⑤木星 ⑥土星 ⑦海王星
A.②⑥ B.④⑤
C.③⑦ D.①④
(2)图中箭头显示了(  )
A.共面性 B.同向性
C.近圆性 D.同质性
【解析】 M绕日公转的轨道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之内,可能是比地球距离太阳更近的水星或金星。图中箭头表示地球等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这些行星绕日公转时都是自西向东,即具有同向性。
【答案】 (1)D (2)B
2.依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 2005年3月,有两颗小行星分别被国际天文组织命名为“杨利伟星”和“神舟星”,以表彰中国在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1)杨利伟星和神舟星位于下列
哪一级天体系统中(  )
A.河外星系 B.太阳系
C.地月系 D.北斗星
(2)如下图所示,是“神舟星”小行星的轨道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 位于地球运行轨道内的行星还有______星和________星。
②“神舟星”轨道内外侧相邻的行星A是________星,B是________星。
③此图包含________级天体系统,中心天体是________,与地球之间平均距离是________千米。
【解析】 (1)“杨利伟星”“神舟星”是国际天文组织命名的两颗小行星,属于小行星带。(2)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而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排列距太阳由近到远顺序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该天体系统是太阳系,包含地月系及其他行星系,中心天体是太阳,该系统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构成。日地平均距离是1.5亿千米。
【答案】 (1)B (2)①水 金 ②火 木 ③两 太阳 1.5亿地球特殊性的主要表现地球的特殊性在于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地球具备生物生存和繁衍的条件,与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有密切关系,其表现如下所示:
(2008年高考江苏地理卷)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解析】 地球上存在生命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地球自身的条件有关,就地球自身条件而言,包括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和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等。
【答案】 A3.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A.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的理解。题干中明确指示了该天体的类型为行星。而行星是围绕恒星运动的,自然要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这不能作为判断存在生命的依据。一般情况下,行星是由固态物质组成的,其表面的平坦与否也与是否存在生命无关。判断是否有生命存在主要看该天体是否具备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有了生命活动,在生物的参与下,才有可能形成土壤,故该题只有B项正确。
【答案】 B地球上具有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此外还有哪些原因?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是地球上具有适于生命存在的温度条件的最主要原因。除了日地距离适中外,地球的自转周期不长不短,致使地球大部分地区的昼夜交替周期适中,从而使白昼增温不致过高,黑夜降温不致过低;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既使白天的最高气温不致过高,又使夜间的最低气温不致过低,从而减小了昼夜温差。大气的保温效应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提高到15 ℃,形成适于人类生存的温度环境。如果没有大气的保温效应,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将会下降到-18 ℃,那么地球上绝大多数生态系统将不复存在。教材图1.4 太阳系模式图
【问题1】 太阳系是由哪些天体组成的?
提示 太阳系由太阳、八大行星、卫星、小行星带、彗星及星际物质组成,中心天体是太阳,其他天体绕太阳运行。
【问题2】 八大行星是如何分布的?小行星带的位置如何?
提示 按照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八大行星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介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问题3】 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有哪些?
提示 ①同向性。八大行星绕太阳运行的方向一致。
②共面性。八大行星公转运动的轨道倾角相差较小,最大的相差17.1°,近乎位于同一个平面上。
③近圆性。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偏心率都较小,轨道的形状近似圆形。
【问题4】  哈雷彗星的轨道、公转方向、彗尾指向有何特点?
提示 哈雷彗星的轨道是扁长的,公转方向自东向西,且近日点与远日点相差极大;哈雷彗星的形态是拖着长长的彗尾,彗尾背向太阳。离太阳越近,彗尾越长。课时作业
点击进入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