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
一、选择题
目前,我国石油储备一期四个基地(浙江镇海、浙江舟山、青岛黄岛、辽宁大连)已基本建成。正积极推进石油储备二期基地建设,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建立石油储备体系的主要目的是 ( )
①确保国家石油的不间断供给 ②平抑国内油价的异常波动
③加快石油加工产业链的发展 ④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的构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首批石油储备基地的选址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①海运条件优越 ②国防安全的需要
③接近消费市场 ④石油工业发达的城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科研人员对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定了三种方案(如下表)。回答3—4题。
方案
侵蚀量比较(%)
径流量比较(%)
土地利用总收入(万元/年)
3~8年内
8年以后
A
100
100
57
57
B
64
52
50
88
C
50
40
48
112
农业用地构成(%) 经济与环境效益比较
方案
农耕地
苹果园
林地
草地
菜地
A
44.1
2.4
12.9
40.5
0.1
B
18.1
11.6
36.8
33.4
0.1
C
10.1
19.6
36.8
33.4
0.1
3.关于三种方案的选择,正确的是( )
A.选择A方案环境效益最好 B.选择B方案3~8年内的收入最高
C.选择C方案经济效益年年最佳 D.选择C方案环境效益最好
4.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山西 B.江西 C.广西 D.广东
下图是某城市采暖期耗煤量曲线图,室内温度保持16℃。读图回答5—6题。
5.若在采暖时期适当增加室内温度,则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采暖耗煤量增大 B.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减少
C.环境会更加恶化 D.室内外温差会变大
6.为解决采暖期因耗煤而带来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 ( )
A.因地制宜利用地热等清洁能源,使空气洁净
B.大量使用家庭空调制暖,使用方便
C.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集中供热。再送到采暖城市
D.减少煤炭使用量,增加石油消费的比重
读我国南方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据此回答7—8题。
7.该地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地面下沉
8.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结构
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产品基地 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9.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地热 D.油页岩
10.下列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水资源 B.土地资源 C.森林资源 D.矿产资源
二、综合题
11.阅读并分析我国人地关系紧张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40°N一线人地关系紧张度空间特点是 。
(2)汉江平原与长江三角洲平原相比,人地关系紧张度较低,这是因为 。
A.水资源更丰富 B.土地生产力更高
C.自然灾害较少 D.人口密度较小
(3)我国人地关系紧张度最低的地区与哪种自然资源分布较吻合?
(4)分析我国华北地区人地关系最为紧张的原因。
参考答案
1.A 2.D 3.D 4.A 5.B 6.A 7.B 8.B 9.C 10.D
11.(1)东部地区较高,西部地区较低(自东向西降低)
(2)CD
(3)森林
(4)人口稠密;人均耕地面积较小;土地盐碱化较为严重;森林覆盖率较低;水土流失较严重;水资源较为贫乏;洪涝灾害较多;资源开发较为粗放;沙暴等气象灾害较为严重等;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之间冲突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