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新桥中学地理课时训练(选修6):3.3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对策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常州新桥中学地理课时训练(选修6):3.3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对策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09-18 07:4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对策
一、选择题 (1-7单选,8-10双选)
1.关于建设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极大减小了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破坏
  B.最主要的是解决了南部沿海各省区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
  C.用可再生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能源,降低了大气污染
  D.库区可促进渔业的发展,且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为了解决自然资源紧张问题,一要“开源”,二要“节流”。据此回答2~4题。
2.海水淡化可以扩大淡水来源,目前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国家是( )
A.中国  
B.美国   
C.埃及   
D.沙特阿拉伯
3.下列做法属于“节流”的是( )
A.在丘陵地区修筑梯田  
B.植树造林,退耕还草
C.矿产开采中采大弃小,采富弃贫  
D.农业生产中应用滴灌,喷灌技术
4.对非可再生的资源来说,“开源”的最好办法是(  )
A.限制利用  
B.寻找新资源  
C.禁止开采   
D.综合利用
5.我国一些地区要“退耕还牧”或“退耕还林”的原因是(  )
  A.种粮食价格太低,效益不如种草和种树
  B.生活提高了,人们需要更多的林产品和畜产品
  C.生活提高了,要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休闲、旅游场所
  D.这些地方生态失衡,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须用种草、种树的方法加以改善
6.下列有关我国淡水供需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
  B.长江及其以南地区由于河流水污染与湖泊富营养化等原因,存在水质性缺水问题
  C.黄河、淮河、海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
D.内流河区虽然降水少,但因地广人稀、需水量不多,而不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
7.下列关于中国耕地资源面临的压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耕地的地理分布很不均,人均耕地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别
  B.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不大,只有21%
  C.随着经济的发展,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加剧了人均耕地的减少
D.耕地中高产稳产田占1/3左右,低产田也约占1/3。
右图是我国能源保障分布区示意图,完成8~10题。
8.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分布特征是(  )
A.沿海高,内陆低
B.西部高,东部低
C.北部高,南部低
D.东部高,中西低
9.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区能源生产总量
B.地区能源消费总量
C.地区国民生产总量
D.地区国民人口总量
10.M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主要是因为 ( )
A.煤炭资源丰富
B.石油资源丰富
C.天然气资源丰富
D.水能资源丰富
二、综合题
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再生资源利用率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每年大约有价值900亿元的家电、塑料、纸张、建筑垃圾等废旧物资没有得到充分回收利用,且严重污染了环境。
材料二 日本每年产生60万吨电子垃圾,其中的85%得到回收,较好的防止了电子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商品—使用—回收—再生—商品”的良性循环。
(1)据统计,中国废塑料的回收利用率只有20%左右,而约80%被填埋焚烧。简要说明这种利用方式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2)结合我国国情和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谈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措施。
参考答案
 1.B 2.D 3.D 4.D 5.D 6. D 7.B 8.BC 9.AB 10.CD
32.(1)以垃圾填埋方式处理的塑料,会在降解过程中释放出重金属,污染地下水及土壤;以焚烧方式处理塑料,造成大气污染。
(2)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环境意识;加大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