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新桥中学地理课时训练(选修6):4.2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常州新桥中学地理课时训练(选修6):4.2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09-18 07:4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一、选择题
1.有关世界各地牧场退化情况,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欧洲情况较好,载畜量最高 B. 北美和澳大利亚情况最好
C. 中国草场退化严重 D. 非洲、南美洲面临退化的问题
2.我国下列地区及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
A. 西北干旱、半干旱——石漠化 B. 黄土高原——盐渍化
C. 云贵高原——沙漠化 D. 江南丘陵——红漠化
3.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 )
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 ②植被破坏 ③土层疏松、直立性强 ④降水强度大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4.有关我国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
B. 江南丘陵地区的荒漠化主要是物理及化学作用产生的
C. 山西省土地荒漠化发展与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有关
D. 松嫩平原西部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 
5.据研究,5000年前撒哈拉地区主要为草原环境,现在则成为世界最大的沙漠,近50多年来撒哈拉沙漠扩大了平方千米,目前沙漠面积每年仍以6千米的速度向南部草原扩展,其直接原因是 ( )
①人口问题 ②对植被的破坏 ③政治动荡 ④旱灾频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国务院曾发出通告,在内蒙古高原禁止挖发菜、甘草、麻黄草,就通告完成6~9题。
6.地处内蒙古自治区的自然保护区是 (  )
A.锡林郭勒草原 B.博格达峰  C.长白山    D.盐城
7.国务院做出上述通告的原因是 (  )
A.上述植物属于珍稀植物,必须加以保护
B.研究发现食用发菜等有害人体健康
C.甘草、麻黄草属于淘汰使用的药材
D.保护草原植被,防止荒漠化和沙尘暴
8.内蒙古高原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发挥地区优势,发展经济,下列做法最不可取的是
  A.变游牧方式为牲畜合饲、半舍饲方式 B.建设“草库伦”
C.大力植树种草,保护生态 D.增大牧场牲畜数量以增加牧民收入
9.下列各项法规、通告中,惟一与国务院此通告目的不同的是 (  )
A.鄱阳湖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休渔 B.禁止捕杀藏羚羊
C.南方农田禁止捕杀青蛙 D.上海市限制骑摩托车进入主要市内干道
10.半干旱地区牧场退化是一种普遍现象,它本质上是一个 问题 (  )
A.水资源短缺 B.社会经济 C.生态环境 D.人口
二、综合题
11. 读图和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见右图。
材料二 地处黑河中游的张掖地区近50年间,人口由55万增至126万,耕地由10万公顷增加到26万公顷,中游沿岸建成的平原水库27座,截流了几乎全部的上游来水。
材料三 额济纳旗草原过去曾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地方,现在草木枯萎,到处是戈壁沙漠,一片荒凉,已难见草原风光。
(1)额济纳旗草原的气候类型属____________________。
(2)弱水水源的补给源于( )
A. 大西洋上带来的少量水汽形成的雨水
B. 祁连山北坡极地大陆气团带来的地形雨
C. 黑河地区的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D. 祁连山顶的冰川融水
(3)弱水为一条季节性河流,其流量最小时期在( )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4)额济纳旗草原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地区也是华北地区沙尘暴源地之一,沙尘暴大多发生于春、夏、秋、冬的______季(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我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267万平方千米,并以每年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占草地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8.51亿亩。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7年来,全国耕地减少了1亿亩。其中1300多万亩是有灌溉没设施的优良田。右图为近年来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
(1)简要分析我国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
(2)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减少,但从长远的意义来看,生态退耕有利于改善环境的质量。简要分析生态退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
1.B 2.D 3.B 4.B 5.D 6.A 7.D 8.D 9.D 10.B
11.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D
河流上游过度取水,导致下游缺水草原退化(人口增长,工农城市用水增加)
春 气温渐暖,蒸发渐大,缺乏植被沙地无雪覆盖,冷锋活动频繁,西北风强劲
12.
(1)由于人们的浅见和随心所欲地开发,过量垦殖、放牧、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2)①生态退耕扩大森林、草原面积,在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在水土流失地区涵养水源,保护水土。②生态退耕扩大湖泊、沼泽面积,增加蒸发量、降水量、径流量,水循环活跃,保护生物资源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